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黄科 《微创医学》2005,24(6):1048-1049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发病率约为1‰,男女之比约为3:1,双侧发病者约占45%.主要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踝跖屈、跟骨内翻、胫骨远端内旋等继发性改变.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以往对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该病与骨骼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病变、软组织挛缩、血管异常及遗传、宫内发育阻滞有关.最近一些研究认为受孕月分及出生季节与该病有关[1,2].但大多学者均支持神经肌肉病变学说及骨骼异常学说.由于该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本文就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ies,PRA),探讨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患儿体液致敏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临床确诊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患儿,共计15例,男性患儿9例,女性6例;年龄为(6.15±4.01)岁。抽取外周血3ml,离心分离血清,依据ELISA原理,采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提供的莱姆德混合抗原板(LATM)和莱姆德抗原板(LAT)检测本组患儿的PRA水平及其特异性。结果本组15例血液标本中,检出PRA呈阳性标本6例(PRA阳性组),阳性检出率为40%,PRA强度为14%-75%,中位PRA强度为47.5%。PRA阳性组的输血总次数高于检测PRA呈阴性的9例标本(PRA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PRA阳性组患儿的年龄、接受输血总时间高于PRA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两组的输血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本研究的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RA定性、PRA强度与输血总次数、患儿年龄、接受输血总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输血开始时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反复输血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PRA阳性率及强度较高;输血总次数越多、年龄越大、接受输血总时间越长的患儿,出现PRA呈阳性的几率越高,出现PRA强度高的几率越高;PRA可能是导致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植入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特点及临床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临床特点及临床分型。方法2003-01—2005-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确诊儿童再障50例,年龄2~15岁,其中37例接受免疫抑制治疗(IST),观察再障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变化特点、临床分型及治疗转归。结果86%的儿童再障为特发性,70%患儿病程≤6个月,按疾病严重程度分型,临床诊断重型再障(SAA)38例,轻型再障(MAA)12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除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外,还与取材部位、病程及是否接受IST等因素有关。特发性再障患儿强化IST(IIST)及单用环孢菌素A(CsA)治疗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8.3%(18/23)和40.0%(4/10,χ2=4.59,P<0.05),多数患儿于IIST后2~3个月起效,仅1例病程2年余的SAA于IIST后7个月达部分缓解。结论儿童再障多数为特发性,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及血象改变严重程度与骨髓增生减低程度相关,特发性再障患儿IIST疗效显著优于单用CsA治疗者,宜按国际标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和轻型。  相似文献   
14.
重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急性免疫性溶血——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52例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评价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IAA)发病时淋巴细胞免疫异常的特点,以探讨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病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发病时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型、Th1/Th2和Tc1/Tc2水平,以及CD25^+及CD4^+CD25^+T细胞的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的比较。结果表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组40例,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MAA)组12例。SAA组和MAA组患者的CD3^+CD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MAA组CD3^+和CD3^+CD4^+T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SAA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SAA组和MAA组CD3^-CD19^+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SAA组和MAA组CD3^-CD56^+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A组和MAA组Th1和Tc1水平明显增高(P〈0.05),Th1/Th2和Tc1/Tc2比值也明显增高(P〈0.05);SAA组伴Th2增高;SAA组Th1和Tc1水平、Th1/Th2和Tc1/Tc2比值明显高于MAA组(P〈0.05).SAA组、MAA组CD25^+T细胞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SAA组、MAA组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和CD4^+CD25^+/CD4^+比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时淋巴细胞免疫异常,Th1/Th2、Tc1/Tc2极化平衡向Th1、Tc1偏移,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以及CD25^+T细胞表达增高,均提示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在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发病的危险因素对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有重要应用意义。 目的:观察小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病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 设计:病例分析。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对象:选择1998—10/2004-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HSCT中心88例接受脐血移植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男49例,女39例,年龄2-18岁,平均8.0岁。所有患儿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 方法:①患儿预处理方案主要有环磷酰胺(120~200mg/kg)和马利兰(Bu,14-20mg/kg)组成为主的化疗方案。以及环磷酰胺联合全淋巴照射(2—8Gy)或全身照射(2.8Gy)组成的放疗方案。②按文献[7]及[8]标准诊断及对出血性膀胱炎分类:观察患者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分析年龄、性别、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移植病种、移植类型、移植方式、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①患儿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②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③治疗与转归。④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纳入患儿8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16例(18.2%,16,88)患儿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其中轻度11例(68.7%),重度5例。②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患儿均有血尿,其中典型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8例(50.O%);肉眼血尿10例(62.5%):11例蛋白尿(+~+++),7例白细胞增高。③治疗与转归:所有出血性膀胱炎患儿均痊愈,病程2~53d。④出血性膀胱炎发生危险因素:受者移植年龄?  相似文献   
17.
背景: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发病的危险因素对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有重要应用意义. 目的:观察小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病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对象:选择1998-10/2004-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HSCT中心88例接受脐血移植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男49例,女39例,年龄2~18岁,平均8.0岁. 所有患儿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方法:①患儿预处理方案主要有环磷酰胺(120~200 mg/kg)和马利兰(Bu,14~20 mg/kg)组成为主的化疗方案,以及环磷酰胺联合全淋巴照射(2-8Gy)或全身照射(2-8Gy)组成的放疗方案.②按文献[7]及[8]标准诊断及对出血性膀胱炎分类;观察患者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分析年龄、性别、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移植病种、移植类型、移植方式、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患儿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②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③治疗与转归.④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纳入患儿8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16例(18.2%,16/88)患儿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其中轻度11例(68.7%),重度5例.②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患儿均有血尿,其中典型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8例(50.0%);肉眼血尿10例(62.5%);11例蛋白尿( ~ ),7例白细胞增高.③治疗与转归:所有出血性膀胱炎患儿均痊愈,病程2~53 d.④出血性膀胱炎发生危险因素:受者移植年龄≥6岁、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阳性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高于年龄<6岁、GVHD阴性及巨细胞病毒未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01).结论:①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预后多良好.②受者移植年龄≥6岁、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阳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非血缘供者脐血移植治疗14例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HLA不全相合非血缘供者脐血移植(UD—UCBT)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疗效,我们于2000年11月至2003年12月对14例白血病患儿进行了UD—UCBT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分析他克莫司+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对他克莫司+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在临床中的价值展开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盲选6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常规组30例接受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接受他克莫司+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对常规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在肾功能指标的分析和对比之中,治疗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BUN、Scr、24小时尿蛋白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血脂水平的分析和对比之中,治疗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TG、TC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血浆白蛋白的对比和分析之中,治疗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ALB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分析对比之中,治疗组在本次治疗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和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相比较,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接受治疗时应用他克莫司+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的血脂和肾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及其培养上清&#65380;融冻产物对脐血CD34+ 细胞扩增及分化的作用&#65377;【方法】 分离纯化人骨髓MSC,收集纯化三代的MSC培养上清,采用反复冻融法获得MSC融冻产物,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纯化脐血CD34+ 细胞&#65377;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含MSC滋养层组&#65380;MSC上清组&#65380;MSC融冻产物组及单纯造血生长因子(HGFs)对照组&#65377;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脐血CD34+ 细胞在这四种培养体系中第6天和第12天有核细胞数及CD34+&#65380;CD34+CD38-&#65380;CD41+&#65380;CD19+&#65380;CD3+ 细胞含量&#65377; 【结果】 ①MSC滋养层组对脐血有核细胞和对脐血CD34+&#65380;CD34+ CD38- 的扩增能力最强,MSC培养上清组和MSC滋养层相比具有类似的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减弱(P < 0.05)&#65377;②MSC培养上清和MSC均具有抑制脐血CD34+ 细胞分化为CD3+ 和CD19+ 细胞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 > 0.05)&#65377;③MSC培养上清和MSC均具有促进脐血CD34+ 细胞向CD41+ 细胞分化的作用,MSC滋养层的作用强于MSC培养上清(P < 0.05)&#65377;④MSC融冻产物已完全丧失对脐血CD34+ 细胞扩增和分化作用,与单纯因子对照组相似(P > 0.05)&#65377;【结论】 MSC培养上清对脐血CD34+&#65380;CD34+ CD38- 细胞均具有扩增作用,而且可促进脐血CD34+ 细胞向CD41+ 细胞分化&#653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