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1.
目的观察榄香烯(Ele)、姜黄素(Cur)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的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60μg/mlEle,20μg/ml Cur与LECs共同孵育24、48、72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LECs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Ele和Cur作用不同时间的LECs均出现核染色质凝集、固缩、边集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呈时一效依赖关系。超微结构研究显示,Cur诱导凋亡的同时,也诱导发生细胞胀亡。结论Ele和Cur具有明显诱导LECs凋亡或胀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五味子乙素对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Ca^2+、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角度揭示天然药物防治白内障的细胞和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牛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原代和传代培养,以含有过氧化氢(H2O2)的培养液孵育LEC复制氧化损伤模型,并加入五味子乙素单体共同孵育。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比色测定法观察在不同时间和浓度条件下LEc活性变化,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时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以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LEC内cAMP、cGMP的含量变化。结果:①H2O2组可引起LEC吸光度值(A)明显下降(P〈0.01),五味子乙素能明显增强氧化损伤的LEC活性,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②氧化损伤的LEC[Ca^2+]i升高(P〈0.01);五味子乙素可以降低由H2O2引起的细胞[Ca^2+],的升高,并呈时间一效应关系。③H2O2组cAMP浓废升高;cGMP浓度下降(P〈0.01);五味子乙素使cAMP水平下调,cGMP水平上升(P〈0.01),并呈时间一效应关系。结论:五味子乙素可明显抑制LEC氧化损伤及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钙信号系统、cAMP信号系统、cGMP信号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来调节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后发性白内障是目前白内障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发现并提纯了许多细胞因子 ,并发现其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机制、细胞因子的概况以及细胞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关系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猕猴眼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猕猴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寻求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15只猕猴30眼,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猕猴眼手术与人眼手术相近。结论 猕猴为眼科最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芎芍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新生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芎芍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血管新生因子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和体外干预培养HUVEC的方法,通过MTF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观察芎芍胶囊低、中、高剂量对HUVEC的体外增殖和分泌Ang、Ang-2、VEGF、bFGF、EGF和TGF-β1的影响。结果芎芍胶囊各剂量组均有促HUVEC增殖的作用。低剂量组有促进HUVEC分泌Ang、Ang-2、EGF和VEGF的作用,而对bFGF、TGF-β1分泌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中剂量组有促进HUVEC分泌Ang、Ang-2、EGF和bFGF的作用,抑制TGF-β1的分泌,对VEGF的分泌无明显影响;高剂量组有促进HUVEC分泌Ang、EGF和bFGF的作用,并抑制VEGF与TGF-β1的分泌,而对Ang-2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芎芍胶囊能促进HUVEC的增殖,增加HUVEC分泌促血管新生因子和降低抑血管生成因子表达,且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对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凋亡有无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在终浓度3×10^-4mol/L H2O2培养液中复制HLEC凋亡模型,并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HLEC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FCM结果显示:H2O2组HLEC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E2和Gen组凋亡率均低于H2O2组(P〈0.01)。H2O2组线粒体膜电位比对照组显著下降;E2组和Gen组的线粒体膜电位均比H2O2组升高(P〈0.01)。结论:Gen可减轻实验性氧化损伤的HLEC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17.
18.
近视眼的防治是一个全球性的医学难题。据 1995年的统计表明[1] ,我国约有 3亿近视眼患者 ,占全世界近视患者总数的 33%。近视眼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 ,迄今为止 ,尚无有效治疗手段[1]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2 ,3 ] ,视网膜神经递质多巴胺、血管活性肠肽、阿托品及一氧化氮等与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未见近视眼形成是否与神经递质有关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近视眼患者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从临床角度探讨近视的发病机制。1 资料和方法 :(1)对象 :选择福州市第一中学患有单纯性近视眼的学生 2 8例作为实验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两组:对照(绝经后健康妇女)组、绝经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组。放射免疫检测法检测绝经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和对照组血清雌二醇(β-Estradiol,E2)的水平。结果:绝经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E2水平较绝经后健康妇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缺乏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对白内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蜕皮甾酮(ecdysterone,ECR)保护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亚细胞水平的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组、雌二醇(B—Estradiol,E2)和ECR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HLEC线粒体,透射电镜观察HLEC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正常对照组线粒体双层膜结构完整,嵴结构完整,线粒体几乎未受损伤;H2O2组线粒体双层膜结构不完整,嵴结构断裂消失,线粒体受损伤;ECR组和E2组线粒体双层膜结构稍完整,嵴结构断裂,线粒体受损伤,但较H2O2组情况好。结论植物雌激素ECR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HLEC线粒体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