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09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肺癌为中老年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临床易诊断,而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诊断较困难,我科近10年收治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2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上半年我们对象州县境内的腐竹、干米粉、湿米粉3类食品的加工场所和销售摊店抽样检测 ,以了解这3类食品中添加“吊白块”的情况 ,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共抽查干米粉生产厂10家 ,湿米粉生产厂23家 ,腐竹生产厂3家 ,米粉、腐竹零售摊店97个。抽检样品131份。1.2用“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和“甲醛定性试剂包”2种方法检验。先用“甲醛定性试剂包”初检 ,阳性样品用“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复检。2结果与分析2.1抽检的131份样品中 ,初检与复检结果均相符 ,检出含“吊白块”41份 ,阳性率31.30%,具体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BL 教学模式联合3D打印在骶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至2018年在本院学习的本科实习生和住培学员共108名,按在院学习时间分为CBL教学组(n=53)和CBL联合3D打印教学组(n=55)。其中联合教学组在CBL的基础上,使用CT数据重建并打印出骶骨肿瘤的3D模型,对肿瘤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进行术前教学。分别评估两组在学生成绩、批判思维能力测评、学生进行自我鉴定问卷调查(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结果:CBL联合3D打印教学组在学生成绩、批判思维能力测评方面、学习兴趣、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优于CBL模式教学组。在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结合3D打印的CBL教学模式在本科实习生和住培学员教学中,能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骶骨肿瘤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探究SIX2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及其对细胞血管生成与阿霉素耐药逆转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行骨肉瘤手术切除的105例患者的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骨肉瘤组织中SIX2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检测骨肉瘤组织中SIX2 mRNA表达水平。将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分为MG-63组、si-NC A组、si-SIX2 A组,将通过阿霉素耐药得到的骨肉瘤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G-63/R分为MG-63/R组、si-NC B组和si-SIX2 B组。分别用MTT法、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耐药性、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侵袭。结果 在骨肉瘤组织中,SIX2阳性表达会随着MVD值升高而增加(P<0.05)。骨肉瘤组织中SIX2阳性表达与TNM分期、软组织浸润和淋巴结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MG-63组相比,si-SIX A组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MG-63/R组相比,si-SIX2 B组细胞IC50、细胞克隆数和细胞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加,细胞耐药指数逆转倍数为2.51倍(P<0.05)。结论 SIX2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随着SIX2表达的升高肿瘤血管生成能力也增加;抑制SIX2表达可有效抑制骨肉瘤组织的生成,逆转骨肉瘤细胞阿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寡核苷酸芯片平行分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区S、前核心抗原pre C区、X区、聚合酶P区 12个已知的突变位点。方法 针对S、pre C、X、P区的 12个突变位点 ,设计位于乙肝病毒反义链的 2 4条寡核苷酸探针和两对PCR引物 ,探针长度为 14~ 18bp ,其 5′端连有氨基己烷和T15间隔子 ,合成后经点样仪点到醛基化玻片上。两对PCR引物分别用于扩增S与P区内的 5个突变位点和X、前C区内的 7个突变位点 ,其中上游引物含有荧光标记。不对称PCR扩增所得到的荧光标记的单链DNA与寡核苷酸阵列杂交、清洗后经扫描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在对 12个乙肝阳性样品前核心抗原C和X区的突变检测中 ,存在 176 2A→T ,176 4G→A联合突变的有 2例、1896G→A突变的 3例、同时存在 176 2A→T、176 4G→A联合突变和 1896G→A突变的 1例、未存在任何突变的样品 6例。在 12个乙肝阳性样品的表面抗原S的突变检测中 ,未发现有突变出现。部分样品的随机测序结果与寡核苷酸阵列杂交结果一致。结论 寡核苷酸芯片适于快速、平行、大量检测突变  相似文献   
16.
检测HSV等5种病原体抗体的微阵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抗原微阵列技术检测多种病原体抗体。方法 将病原体的基因工程抗原,以电脑操纵的机械手将其点在赖氨酸修饰的玻片上.制备抗原微阵列,与血清反应后随之与Cy3标记的二抗反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扫描玻片,检测血清中相应病原体的IgG,并进行了灵敏度和重复性的检测。结果 5种抗原的最低检测限度为HSV1-gG 1.56μg/ml,HSV2-gG 3.125μg/ml,CMV-p150 1.56μg/ml,RV-E1E2 3.125μg/ml,MT-EAM 31.26μg/ml;抗原微阵列与ELISA检测的结果相比有较高的符合率;检测IgG和IgM的灵敏度分别为50pg、10pg;不同批次2张玻片间总体变异系数为IgG 6.52,IgM 18.89。结论 抗原微阵列可用于平行检测血液中病原体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7.
病例报告例1:女,27岁,结婚8年,足月顺产1女孩,现7岁,走路不平稳,生活不能自理,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至今只能叫姐,不会叫爸妈,为查明原因而到我院就诊。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患者外周血2ml做细胞培养,常规制备中期染色体,G显带,分析30个中期核型,其核型为:46,XX,t(5;22)(5qter→5p  相似文献   
18.
黄海燕 《海南医学》2001,12(3):78-78
院前救护是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科在院前救护中 ,采用静脉留置针抢救多种危重症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项技术在提高抢救成功率 ,确保途中运送安全 ,减轻病人痛苦 ,提高工作效率等多方面均优于普通静脉穿刺法。1.临床资料1999年 3月到 2 0 0 0年 3月间我科院前救治的急危重症病人中 ,随机抽样2 30例 ,其中静脉留置针穿刺法 138例 ,年龄为 5~ 72岁 ;普通静脉穿刺针法 92例 ,年龄为 1~ 78岁。2 .应用2 .1 根据不同年龄输入的溶质选择针的型号。儿童输液、输血 :2 4G、2 2 G;成人输液 :2 2 G、 2 0 G;成人输血 :2 0 G、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和再灌注模型中环氧合酶-2(COX-2)基因的表达。方法原位杂交方法。结果缺血30min再灌注组,血流再通4h后缺血区的大脑皮层有很强的表达并持续24h。缺血90min再灌注组和持续缺血组在缺血区以外的广泛大脑皮层显著表达,在海马的齿状回两侧及纹状体也发现表达。COX-2mRNA的表达可被MK-801抑制。而NBQX和倍他米松对其表达没有影响。结论在缺血区、缺血周边部、缺血远隔区有NMDA受体介导的COX-2表达,阐明上述区域花生四烯酸代谢活性化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新药ZLR-8原料中9种残留溶剂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法首次同时测定ZLR-8[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4-(4-苯基-1,2,5- 二唑-2-氧化物-3-)甲氧基苯甲脂]原料药中乙醚、石油醚(60℃~90℃)、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醇、二氯甲烷、乙腈及吡啶9种有机溶剂的残留含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串联的石英毛细管柱EC-1000(酸改性聚乙二醇20 M,30 m×0.536 mm×3.00μm)和AC-5(5%-二苯基-95%-聚二甲基硅氧烷,30 m×0.53 mm×1.0μm)为色谱柱,程序升温,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甲醇为内标,FID检测器,气化室温度为200℃,进样口温度为250℃。结果 9种有机溶剂基本实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r均在0.9996以上),3批样品中9种有机溶剂的残留含量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