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121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观察芪葛合剂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用芪葛合剂灌肠治疗;中药对照组36例,用芪葛合剂口服治疗;西药对照组34例,用替硝唑、地塞米松、锡类散混合均匀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中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3.3%,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6.5%,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复发者,治疗组1例,中药对照组5例,西药对照组6例;1年后复发者,治疗组2例,中药对照组9例,西药对照组9例,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腹泻、腹痛、肛门坠胀、黏液便或脓血便时间均短于两对照组。结论:芪葛合剂灌肠给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有较好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快,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2.
黄浩  焦雨晨  嵇艳 《中华护理杂志》2023,58(9):1096-1103
目的 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并进行初步验证,为评价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研究小组会议及专家咨询法确定急诊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并于2022年5月使用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满意度问卷对无锡市某三级综合医院4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初步验证指标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1、0.89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09、0.535(P<0.01),最终形成了18个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条目及说明,并确定各指标在不同年限的预期置信级别。急诊科护士对置信职业行为评价指标较满意,满意度得分为(22.25±3.04)分。结论 该研究形成的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评价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炎症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模型饮控组(C组)、模型电针组(D组)、模型饮控+电针组(E组)各10只。干预60d后,测定血脂含量及ICAM-1、MCP-1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浆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明显上升(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下降(均P0.01);C、D组大鼠血浆TC、LDL-C与B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0.01),但较A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E组大鼠血浆中TC、LDL-C含量均较B、C组明显降低(均P0.01)。除E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0.01),且B、C组增加更为显著(均P0.01);与B、C组比较,E组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浆中的TC、LDL-C、巨噬细胞及ICAM、MCP-1的含量,从而达到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丹皮酚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检测丹皮酚利用率、包合率2个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含量,优选出最佳包含工艺。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丹皮酚: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1h,丹皮酚利用率为93.26%,包合率为75.26%。结论3批验证性试验表明丹皮酚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碘定量参数判定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萧山医院收治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5例HCC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微血管侵犯组(38例)和无微血管侵犯组(2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接受上腹部能谱CT增强扫描,获得动脉期及静脉期碘基图,测量并记录各期病灶碘浓度和腹主动脉碘浓度,计算各期病灶标准化碘浓度,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微血管侵犯组病灶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明显高于无微血管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OC曲线显示,以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判定HCC微血管侵犯的诊断效能最大, AUC=0.889,取临界值=0.2225,灵敏度=83.80%,特异度=82.10%.结论能谱CT可定量分析HCC碘定量参数特征,从一定角度反映其微循环灌注情况,可为术前无创评估HCC微血管侵犯提供一种全新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调查“引江济淮”工程运行前巢湖地区人群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4年5-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安徽省合肥市居巢区部分学生、渔民、船民和村民进行血防知识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差异,不同职业人群接触江、河、湖水情况,以及血防知识教育途径和人粪处理情况。 结果 共发放问卷1 140份,回收1 096份,其中有效问卷1 032份,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1.72%~71.71%,其中“是否听说过血吸虫病”知晓率最高,“是否知道血吸虫病传播的中间环节”知晓率最低。生产性接触江、河、湖水的主要方式是捕鱼捉虾(39.05%),生活性接触江、河、湖水的主要方式是下河游泳或玩水(63.18%)。血防知识平均受教率为41.47%,其中血防人员下乡宣传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49.53%)。在接受调查的渔、船民中,船上粪便直接排入水中占91.14%。结论 “引江济淮”工程运行前有必要在巢湖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以增强人群预防血吸虫感染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7.
目的了解梧州市与禽类动物有接触史的职业暴露人群和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场地的禽类粪便、污水及笼具表面等环境标本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梧州市与禽类动物有接触史的职业人群进行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标本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职业人群中的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环境标本H5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0.83%。结论 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场地的环境存在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58.
黄浩 《河南中医》2011,31(2):156-157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消导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96例仪服自拟益气消导健脾汤治疗,28d为1个疗程,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消导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制作氧气湿化瓶清洗消毒架,以解决湿化瓶自动清洗机清洗问题。方法根据氧气湿化瓶大小形状自行设计制作清洗消毒架,并进行了实际使用观察。结果经实际使用证明,将大量湿化瓶固定在清洗架上进机实现自动化清洗消毒,使每个氧气湿化瓶内外都充分与清洗剂和水流接触,确保了清洗消毒质量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人工清洗时工序多、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该清洗消毒架基本解决了氧气湿化瓶自动清洗消毒的问题,经实际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同时行妊娠黄体剥除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142例输卵管妊娠施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术中同时行黄体剥除77例(A组),未行黄体剥除65例(B组),评价2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40±16)min与B组(35±15)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909,P=0.058);A组术中出血量(50±30)ml与B组(48±30)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396,P=0.693);A组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12±2)d显著短于B组(21±7)d(t=-10.656,P=0.000);A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1.3%(1/77)显著低于B组12.3%(8/65)(χ2=5.461,P=0.019)。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同时行妊娠黄体剥除有利于清除残余滋养细胞,使血β-hCG值下降,是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另一种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