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予中药热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予口服扶他林缓释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6月后、1年后的WOMAC量表评分结果。结果: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8.4%,对照组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6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8.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1年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4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热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后期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扶他林缓释片。  相似文献   
52.
农碧燕  黄桂忠 《微创医学》2004,23(2):240-241
为了探讨高血压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变化,现将百色市人民医院1998年以来诊治的10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黄桂忠 《广西医学》2002,24(3):429-430
动态心电图是监测病人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高血压病人由于血压明显增高 ,心脏负荷加重 ,可产生各种心律失常〔1〕。为探讨高血压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我们对高血压病人在使用降压药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得到了初步结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高血压病人 98例 ,按 2 0 0 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标准〔2 ,3〕 分级 ,1级高血压 6 1例 ,2级高血压 35例 ,3级高血压 12例。年龄 36~ 72岁 ,平均 (5 3± 12 )岁。经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先心病、风心病及心肌炎等除高血压以外引起的心脏病…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短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50例椎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采用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行支架成形术,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支架成形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程度0~20%,平均1.9%,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1/50);短期随访再狭窄率4%(2/50)。结论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椎动脉狭窄中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5.
为阐明瓦氏动作在终止室上速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法 ,测定 1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在瓦氏动作和安静时房室不应期和最大房室传导时间 ,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 :1室上速组房室不应期在瓦氏动作时延长 (12± 16 ) m s,与安静时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对照组房室不应期在瓦氏动作和安静时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瓦氏动作终止室上速是通过延长房室不应期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56.
黄桂忠 《右江医学》1994,22(3):120-12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进展百色地区人民医院黄桂忠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心脏电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心律失常的起动、持续、终止及其预防发作的机理逐渐明了;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问世;抗心律失常技术日趋完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治疗取得了...  相似文献   
57.
总结208例风心病人,二尖瓣病变占98.5%,主动脉瓣病变占8.7%,其中房颤114例(54.8%),窦律94例(45.2%)。房颤组年龄、病史、左房内径与窦律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二狭与二狭二闭的房颤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的房颤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8.
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笔者采用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5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研究,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2003~2005年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治疗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25岁~65岁,平均42.1岁。病程为2个月~7年,平均为3.5年。对照组51例  相似文献   
59.
2001年3月-2004年4月,我们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93例中,男54例、女39例,年龄14~79岁,病程3小时~8年。有腰部外伤史60例,无明显外伤史33例。诊断根据文献和CT检查,突出部位在L3、4 11个,在L4、5 582个,在L5S1 17个。1个椎间盘突出60例,2个椎间盘突出24例,2个以上椎间盘突出9例。首次发病56例,复发者37例。伴有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28例。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自制脊柱定点旋转椅配合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在脊柱定点旋转椅上进行端坐整脊,然后配合电针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随访6个月至2年。治疗前后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定2组患者腰部的疼痛程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疼痛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制脊柱定点旋转椅配合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恢复脊柱正常解剖结构,有效缓解局部肌肉疲劳和疼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