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考察6种不同来源的注射用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的致敏性和体外溶血性.方法 分别以豚鼠和家兔为受试动物,给予6种不同来源的注射用吐温80,观察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中是否有过敏反应;以家兔红细胞为标本,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该6种注射用吐温80是否有体外溶血作用.结果 6种不同来源的注射用吐温80的ASA试验和PCA试验均呈阴性;3种注射用吐温80在观察的时间内溶血率超过5%,其余3种注射用吐温80的部分高浓度试管在观察的时间内溶血率亦超过5%.结论 本实验的条件下,6种不同来源的注射用吐温80不引起免疫介导的过敏反应,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溶血性.吐温80的溶血性可能并不完全是由杂质所引起,产品本身的理化特性和使用浓度失当与溶血性的产生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及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长期静脉给药肝、肾毒性的影响,探讨聚乙二醇修饰小分子技术的减毒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维黄杨星D组及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药物组大鼠尾静脉注射5mL/kg,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8d。测定大鼠体重,眼眶取血测定血液生化学指标,并取大鼠肝脏和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环维黄杨星D组尿酸含量较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差异。提示环维黄杨星D组可能对’肾功能有影响。环维黄杨星D组及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组对肝脏有病理学改变,同等剂量下环维黄杨星D组肝毒性作用大于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组。结论聚乙二醇修饰环维黄杨星D后可降低环维黄杨星D在体内的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23.
黄文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20-342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患者58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经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并进行随访,一组行常规手术治疗。对手术中失血,伤口的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状况,有无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失血量少,创口愈合速度快,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均无并发症出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时,有很好的疗效,术中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此技术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4.
对野玫瑰根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分别作了成分预试实验,同时对野玫瑰根中的总多糖和总黄酮进行了分离,并对总多糖的组成进行了分析。为野玫瑰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术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0~58岁,平均39岁。其中车祸伤2例,井下砸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TILE分型:Ⅱ型2例,Ⅳ型2例,Ⅴ型1例。有4例合并失血性休克,3例合并右侧髋关  相似文献   
26.
异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 3个从怀槐 (Maackia amurensis)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异黄酮单体化合物 (染料木素genistein、芒柄花黄素 form ononetin、鸢尾种苷元 tectorigenin)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效应。方法 采用 MTT法将不同浓度的异黄酮单体化合物分别对 2种肿瘤细胞进行生长抑制实验。结果 三者在浓度为 10 μg/m l和10 0 μg/ml时对人胃癌细胞 (BGC)和人淋巴样白血病细胞 (HL- 6 0 )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三者中染料木素 genistein对 BG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 ,鸢尾种苷元 tectorigenin对 HL- 6 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7.
基于5S-rRNA 基因间区碱基序列鉴定繁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鉴定民间药繁缕(Stellariamedia)的方法。方法首次利用DNA分子鉴定技术对繁缕及混淆品牛繁缕(Myosotonaquaticum)进行了5SrRNA基因间区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DNA序列和限制性酶切谱可以用于鉴定繁缕及牛繁缕。同时对石生繁缕(S.vestita)、长叶繁缕(S.longifolia)及垂梗繁缕(S.radians)进行了5SrRNA基因间区的PCR扩增和测序,认为上述5种植物各自的DNA序列和限制性酶切谱可用于繁缕属分子系统学研究。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药用植物繁缕的鉴定及繁缕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相似文献   
28.
怀槐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怀槐心材有明显的促肝等作用,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部分分得6个异黄酮类成分,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染料木素、芒柄花黄素、雷杜辛、大豆甙元、阿夫罗摩辛,其中化合物Ⅲ和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抑制蛋白激酶活性试验表明晶Ⅰ对Fyn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29.
决明子中降血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决明子的降血脂有效万分中提取分离得到三种单体H1、H2、H3。根据这三种单体的定性反应结果和红外光谱数据,认为它们可能是羟基蒽醌的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30.
目的:考察β-蜕皮甾酮的体外降脂活性。方法建立油酸诱导肝癌细胞( HepG2)产生脂肪堆积体外模型,分别以噻唑兰染色吸光度( MTT值)、甘油三酯( TG值)、细胞内脂滴的形态为指标,考察β-蜕皮甾酮对模型细胞的影响。结果β-蜕皮甾酮能够显著抑制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累积作用,25μg? mL-1β-蜕皮甾酮对TG的清除率高达29.50%。结论β-蜕皮甾酮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脂活性,推测其对具有较好的降脂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