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66篇
  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目的探讨应用半腱肌肌瓣修复坐骨结节难治性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坐骨结节难治性褥疮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1~76岁,平均46.5岁;病程3~26个月,平均8.6月;按褥疮程度分级:III级8例,IV级13例。全部病例在清创病灶清除后应用半腱肌肌瓣填塞修复创面。结果 21例肌瓣全部存活,无坏死。其中18例切口一期愈合,3例切口部分坏死愈合不良,经过换药后切口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2年,其中2例由于护理不当长时间压迫致褥疮再发,经过换药后切口愈合。结论应用半腱肌肌瓣修复坐骨结节难治性褥疮具有成活率高、复发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手术适应证在不断扩大。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手术方法及手术材料,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35例37眼,核硬度为Ⅰ~Ⅱ级16眼,Ⅲ级15眼,Ⅳ级6眼,巩膜隧道切口,原位超声乳化晶体核,超声能量设定60%~80%,超声乳化时间45s~3min45s(平均1min52s),植入5mm×6mm椭圆形人工晶体。结果:30眼(81.1%)原位超声乳化成功,术后1周视力≥0.5和≥1.0分别为73.0%≥和54.1%;术后1~3月随访视力≥0.5和≥1.0者分别为83.8%和70.3%。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内皮水肿(16.2%)和瞳孔缘损伤。结论:原位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188Re血管内照射对新西兰白兔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188Re血管内照射对预防再狭窄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 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照射组(n=30),均行腹主动脉球囊内皮拉伤术.照射组球囊损伤内膜后行188Re照射治疗,管腔下0.5mm处累计吸收剂量为15Gy;对照组则不行血管内照射.分别于术后1、3、6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组织学标本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照射组第3、6周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小(2.11±0.17mm2 vs 3.02±0.71mm2,P=0.003;2.63±0.84mm2 vs 3.80±0.99mm2,P=0.023),管腔面积明显增加(5.87±0.57mm2 vs 4.96±0.64mm2,P=0.009;4.74±0.59mm2 vs 4.16±0.40mm2,P=0.037),管腔周径明显增大(4.61±0.78mm vs 3.64±0.93mm,P=0.040;3.85±0.65mm vs 3.12±0.56mm,P=0.031),管腔狭窄程度明显降低(23.04±4.85mm2 vs 33.44±6.47mm2,P=0.003;30.82±7.18mm2 vs 41.46±10.95mm2,P=0.038).结论 188Re血管腔内照射能有效抑制损伤血管的新生内膜增生,改善血管重构,为预防临床PTCA术后再狭窄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5.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45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非骨性腰椎管狭窄症患采用腰椎管蝶形减压术予以治疗,随访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6.
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k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75例妊娠10~16wk妇女用2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组Ⅰ25mgbid×3d,总量150mg;组Ⅱ200mg单次用药),合并米索前列醇(最大剂量不超过1.6mg)口服。结果:2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89%和84%,P>0.05。组Ⅰ胎儿排出时间(7h)明显短于组Ⅱ(9h),P<0.01。组Ⅰ米索前列醇用量(0.7mg)明显少于组Ⅱ(1.0mg),P<0.01。结论: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k妊娠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以米非司酮小剂量多次给药法更可取。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经小切口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组24例单纯胸腰椎骨折、无需进行椎板减压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下定位病椎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根部,作4个1.5cm长的切口,固定与复位均在这4个小切口内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伤椎平均高度(百分比),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s角,椎管堵塞指数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约1.5小时,出血量约70ml。结论经小切口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且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国产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43例PAH患者(包括先天性体肺分流导致的PAH 25例,特发性PAH 12例,结缔组织病相关的PAH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国产阿托伐他汀钙组(A组,21例)及常规治疗组(2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加用国产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者右心导管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超声心动图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1)A组治疗6个月后MPAP(78.48±14.56)mm Hg、PCWP(10.67±6.82)mmHg,均较治疗前[MPAP(78.71±12.25)mm Hg,PCWP(11.81±8.12)mm Hg]及常规治疗组6个月时[MPAP(78.91±13.72)mmHg,PCWP(10.81±7.26)mm Hg]有所降低(P>0.05)。(2)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两组均有所延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6个月后(416.62±16.70)m,治疗前为(412.90±18.59)m(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415.81±24.90)m,治疗前为(412.14±16.47)m。(3)所有病人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肌肉痛、肌酶及转氨酶升高等)。结论国产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能使PAH患者MPAP、PCWP有所下降,此结果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治疗观察时间过短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介入治疗可行性和近中期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1月施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成人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23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9例),年龄19~44(28.1±8.4)岁。行介入封堵术前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压力,应用国产PDA封堵伞行封堵治疗,术后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 (1)对2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年PDA患者进行试封堵,其中22例封堵成功,释放封堵伞;1例未能完成封堵,收回封堵伞。(2)在22例成功封堵患者中,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SPAP)较封堵前明显降低:封堵前SPAP为(95.27±23.28)mm Hg,封堵后为(53.41±18.35)mm Hg(P<0.05);封堵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较封堵前亦明显降低:封堵前MPAP为(72.05±15.62)mm Hg,封堵后降至(37.9±13.93)mm Hg(P<0.05)。(3)4例患者术后1天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少许残余分流,其中1例随访至术后1个月无残余分流,1例随访至3个月无残余分流,1例随访至3个月仍有少量残余分流(6~12个月未回院复查),1例随访至1年仍有少量残余分流,但均无血流动力学意义,均无溶血发生。(4)封堵成功的患者随访1~52个月,平均为9个月,随访时复查超声心动图。与术前相比,左心房室不同程度缩小,封堵前左心房前后径(LAD)为(44.58±10.62)mm,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LAD分别为(38.00±8.45)mm、(35.13±9.16)mm、(37.35±10.73)mm、(32.4±6.43)mm(P<0.05);封堵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为(65.00±13.34)mm,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后LVD分别为(57.05±10.49)mm、(54.44±9.73)mm、(53.14±14.38)mm、(47.8±8.38)mm(P<0.05);封堵前肺动脉内径(PA)为(41.95±9.00)mm,随访6个月时PA为(31.07±9.00)mm(P<0.05)。(5)1例放弃封堵者,临床可见轻度紫绀,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情况下)氧分压77.9 mmHg,血氧饱和度96.1%,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为右房室增大,左心房室小,封堵前、后肺动脉压分别为158/86(103)、148/74(93)mm Hg;主动脉压分别为128/85(97)、63/25(33)mm Hg,试封堵时患者出现一过性心动过缓,神志模糊,回收封堵伞后主动脉压力上升,心率、神志恢复,重复试封堵仍有上述表现,遂放弃封堵。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大部分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人PDA,近中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放化中间体fac-[188Re(CO)3(H2O)3]+的合成条件,并对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参照Schibli介绍的方法进行放化中间体fac-[188Re(CO)3(H2O)3]+的合成,分别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BH3.NH3的用量对合成fac-[188Re(CO)3(H2O)3]+产率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合成放化中间体fac-[188Re(CO)3(H2O)3]+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为70℃,BH3.NH3的用量为5mg;pH值〈2。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产物的放化产率为85%,经Sep-Pak(硅胶柱分离后,放化纯度〉95%。结论:本文结果为放化中间体fac-[188Re(CO)3(H2O)3]+标记生物分子作为新一代治疗药物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