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7‰~8‰[1]。既往开胸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唯一方法,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材的改进和操作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得到广泛开展,技术日趋成熟,疗效不断提高。我院自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开展以来,介入数量和病种逐渐增多,本文旨在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主要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淫羊藿苷(ICA)是从淫羊藿总黄酮中提取的主要单体成分,是温阳补肾中药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它不仅具有补肾壮阳,促进造血功能,抗血栓形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骨质疏松,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而且对心脑血管,肾功能,生殖功能,免疫调节等都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对血管内皮细胞也具有抗氧化凋亡,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NO,进而增加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现就将淫羊藿苷对血管内皮细胞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参附强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对血管紧张素Ⅱ和脑钠素的影响。方法: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强心丸。疗程12周。观察两组心功能分级、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在降低LVEDD及增加LVEF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NT-proBNP、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强心丸能使CHF患者LVEF上升,减小LVEDD,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NP和AngⅡ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4.
例1:患者男性,43岁,教师。1天前工作时突感胸痛及两手指麻木,持续10余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即刻缓解,遂作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_(Ⅱ、Ⅲ、aVF)及V_2~V_6抬高,胸导联T波高尖。经急诊吸氧,口服硝酸酯类药物,静滴扩血管、抗凝药物及能量合剂等处理,症状缓解。以非Q波心肌梗塞(NQAMI)于1990年4月28日收住入院。既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治疗前后对血脂变化情况的检测,探讨痰瘀同治颗粒防治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入选符合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64例,包括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血运重建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瘀同治颗粒,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脂四项。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痰瘀同治颗粒能降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sLR11)、髓系相关蛋白8/14复合物(MRP8/14)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5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LR11、MRP8/14及ECP的水平.所有入组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计数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与血清sLR11、MRP8/14及ECP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LR11、MRP8/14及E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sLR11(30.50±10.48 ng/L比22.13±6.33 ng/L)、MRP8/14水平(40.30±12.59 ng/L比29.12±10.27 n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均P<0.05),ECP水平略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但差异无显著性(29.47±7.16 μg/L比23.73±5.67 μg/L,P>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血清sLR11、ECP水平明显高于2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均P<0.05),而2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R11、EC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而MRP8/14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sLR11、EC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相关,ECP与斑块的生长稳定有关,MRP8/14水平的提高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冠心病患者sLR11、MRP8/14及ECP水平明显升高,对判断冠心病的类型及病情演变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冠心病患者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PCI治疗的ACS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因子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45例患者PCI术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炎症因子IL-6、Hs-CRP表达浓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且于术后24h达最高(P<0.01),而术后72h、96h则呈现出降低趋势(P<0.01),至96h已降至术前30min水平(P>0.05)。结论 PCI治疗ACS过程中,可能因介入操作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功能活化与炎症因子表达增多,可增加血栓形成与再狭窄(R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类型及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11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63例,非冠心病患者8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与非冠心病患者相比明显升高(55.18±11.75 ku/L比68.15±16.70 ku/L,P<0.01),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相比升高更为显著(62.63±11.92 ku/L比71.32±18.07 ku/L,P<0.01);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浓度明显升高,其水平可能与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稳定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冠心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9.
大豆异黄酮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F)因其与雌激素受体(ER)有较高的亲和力,又称作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是大豆中的一类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由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大豆苷元(daidzein,DAI)等多种苷类成分组成[1],约占全大豆0.2%~0.4%.过去,在大豆制品加工过程中,常将SIF作为抗营养因子除去,其特殊生理功能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普遍以大豆及豆制品为食品的日本人冠心病发病率要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并证明了SIF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保护作用,从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SIF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体内、外研究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近期结果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0.
我院自 1 998年 6月~ 2 0 0 1年 1 0月对收住 3 0例高血压危象病人采用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盐酸地尔硫治疗 ,与同期采用盐酸乌拉地尔治疗的2 8例患者作对照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按JNCVI标准[1] 选择新入院或住院期间发生的高血压危象患者 5 8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 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5 0~ 82岁 ,平均年龄 64± 1 1岁 ,平均收缩压 2 1 5 .5± 3 2 .1mmHg,平均舒张压 1 1 8.3± 1 2 .2mmHg ;对照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5 2~ 80岁 ,平均年龄 63±1 0岁 ,平均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