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动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热休克及其诱导的热休克蛋白对大鼠离体心肌动作电位的影响 ,以探讨其影响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取SD大鼠 2 3只 ,随机分为 2组 ,热休克组 (n =13)和对照组 (n =10 )。热休克组的大鼠 ,在 2 4h前先予以热休克预处理 ,而对照组则否。取两组大鼠心脏左心室前乳头肌 ,先后以台氏液和模拟缺血液恒温 (36± 0 .5 )℃、恒速 (5ml/min)灌流 ,以常规玻管微电极技术记录和测量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振幅、超射值、0期最大上升速率 (Vmax)等电生理指标。同时 ,用Westernblot法测定两组心肌组织的 70 0 0 0热休克蛋白 (HSP70 )的相对含量。结果 :①缺血液灌流前心肌动作电位显示热休克组Vmax显著降低〔两组Vmax分别为(12 2 .30± 18.87)和 (16 8.13± 5 3.5 0V/s〕(P <0 .0 1)。②经缺血液灌流 10min后 ,热休克组的Vmax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小。③以台氏液复灌后 ,两组心肌动作电位恢复到缺血液灌流前形态的时间分别为 (7± 1.2 5 )min和 (10± 1.5 8)min(P <0 .0 5 ) ,以热休克组为短。④热休克组心肌组织HSP70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热休克对心肌的快Na+ 通道有抑制作用。热休克组心肌对缺血的耐受力增强。这些可能是其抗缺血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2.
高频心电图(HFECG)是在常规心电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新技术,它具有无创、安全、简便和早期预报的特点。由于计算机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使高频心电图的敏感性、可靠性以及实用性也进一步提高[1]。作者用HFECG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以评价其临床...  相似文献   
73.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在妊娠期妇女中应用(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在妊娠期妇女中应用(摘要)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陈君柱,朱建华,徐秋萍,黄元伟编者按患风湿性心脏病的中、后期孕妇,心功能Ⅲ级以上,又不肯终止妊娠者,可考虑试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扩张二尖瓣,以改善心功能以保护母婴,但必须认...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54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远期预后,根据出院前心电图的13个指标进行了分析.以标准生命表法计算累积四年生存率。发现 PTF 异常、SSS、LAHB、QRS 及 Q-Tc 时限延长5个指标有显著统计学的预后意义.上述指标中任一异常,其远期预后较差。各指标内的相对危险度为 PTF 4.6,LAHB 4.9.SSS 5.2,QRS 时限5.3.Q-Tc 2.6。我们还采用生存率模型计算 PTF、LAHB、SSS、QRS 时限4个指际单独或其中二个指标联合存在时的绝对危险度及估计生存率;当上述4个指标均不存在时,四年生存率为88.3%,一项存在时为17.4%~31.0%,二项联合存在时为1.3%~5.9%.故作者认为,心电图改变作为心肌梗塞患者远期预后的指标是很有价值的,且资料获取方便、分析容易,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5.
陈晓亮  黄元伟 《浙江医学》1998,20(3):147-149,156
通过苯那普利和硝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治疗观察,比较两者疗效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AngⅠ,AngⅡ)、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的影响,及两组药物对高血压靶器官的改善情况。结果示苯那普利降压效果与硝苯地子相似(P>0.05)。苯那普利明显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左室心肌重量减轻;硝苯地平明显改善TXB_2、6-keto-PGF_(1α)的平衡,降低血液粘稠度,但对左室心肌重量无改变。  相似文献   
76.
维拉帕米抑制培养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7.
一、心肌K+ 通道有以下几类1.外向整流通道 (Kv)由膜去极化激活 ,产生外向钾电流 ,负责心肌动作电位的各期复极化。在快反应细胞如心室肌中 ,复极 1期是由短暂外向钾电流 (Ito)所产生 ;内向性钙电流 (ICa)和外向性钾电流(IK)的相互平衡是形成 2期平台的主要因素 ;钙电流的失活和IK 的缓慢成分 (IKs)的继续 ,使外向电流超过内向电流而触发 3期快速复极化 ,3期复极化主要为外向钾电流的快速成分 (IKr)所产生。IKr又称钾外向背景电流 (IK1 )。IKs,IKr在细胞外钾浓度增高时增强 ,故称整流通道。2 .内向整流通过 (KIR,IK)保持心脏舒张…  相似文献   
78.
冠心病患者心率和心率变异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24h动态心电图观察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心率、心率变异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显示,冠心病女性患者最低心率高于女性对照组;RR问期24h总体标准差、24h每5min时段平均RR问期标准差、每5min时段RR间期标准差的24h平均值、RR问期总功率、极低频段功率、低频段功率,冠心病男、女性别均低于同性别的对照组;冠心病男性的高频段功率自然对数值也低于同性别对照组;冠心病男性的高危室早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性别对照组。提示冠心病患者交感神经功能过度亢进和速走神经功能减弱,促使高危室早发生。  相似文献   
79.
作者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就1,6-二磷酸果糖(FDP)和卡托普利(CPT)对离休缺血再灌注家兔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OFR)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血后再灌注初期,离体兔心肌中确有大量的OFR形成,FDP和CPT均有清除OFR的作用。从而论证了FDP和CPT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确与清除OFR有关。  相似文献   
80.
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系世界上三大无酒精性饮料之一,历来深受全国内外人们的喜爱。近年来,若干研究在明,茶及茶叶提取物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消除自由基和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等方面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