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14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372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39篇
  5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究ICU护士术前访视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行心脏搭桥术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ICU护士术前访视)各37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BP、DBP、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ICU护士术前访视,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心脏搭桥手术的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因消化系统疾病行相关手术、术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主观整体营养评估工具(SGNA)结果,将患儿分为营养良好组、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儿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纳入患儿310例,男191例、女119例,中位年龄20.7(6.1~80.6)月。310例患儿中,营养不良124例(40.0%),中度营养不良99例、重度营养不良25例。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之间年龄与疾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校正1个月~3岁比例较高,短肠综合征和食管裂孔疝比例较高。在124例营养不良患儿中95例(76.6%)获得营养支持。中度营养不良组中73例获得营养支持,重度营养不良组中22例获得营养支持,两组之间营养支持方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营养良好组患儿相比,术前营养不良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延长,住院总费用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患儿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尤其...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重度血瘀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10例冠心病重度血瘀证行PCI术后伴有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抑制率和残余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1%,高于对照组的8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小板抑制率及残余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残余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重度血瘀证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血小板抑制率,减轻氯吡格雷抵抗。  相似文献   
54.
麻丽娜  郭泉滢 《新中医》2021,53(1):194-197
从中医病因病机、体质学说、辨证理论、中西医理论联系和中医治疗几个方面分别对高血压和糖尿病进行阐述。可知情志、劳逸、饮食不调及先天亏虚均可引发这2种疾病,痰湿和瘀血为两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病理产物,临床辨证中痰湿内蕴型、瘀血阻络型、阴阳俱虚型在两病中均为常见证型。此结论可为中医临床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辨证论治,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治疗量利多卡因导致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34例发生精神障碍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利多卡因导致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兴奋多语、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嗜睡,感觉异常发生在精神障碍的早期。结论 在应用利多卡因时一定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滴注速度.护士要做好护患沟通和宣教,了解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做好预见性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症状,在保护好躁动患者的同时要做好自我保护。在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同时要注意预防利多卡因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内镜介入加中药治疗疣状胃炎2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镜介入和中药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胃镜诊断明确的220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110例,两组均采用内镜介入方法,共治疗疣状隆起病变536枚,术后分别给予西药和中西药结合治疗,1~2个月后观察镜下病变形态学变化、幽门螺杆菌(Hp)转阴及腹痛、烧心、反酸等症状变化.[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后疣状隆起消失率达94.7%,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分别为93.6%及94.6%,Hp转阴率分别为93.6%及95.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缓解率西药组为78.6%,中西药组为91.8%,中西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疣状胃炎采用内镜介入方法治疗安全、有效、可靠;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中西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57.
朱明福  麻小圆 《职业与健康》2014,(14):1892-1894
目的了解昌吉州水泥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方法对昌吉州某水泥生产厂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原料系统、烧成系统、制成系统、包装粉尘检测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岗位是石灰石破碎、煤破碎、石膏破碎、打包装车,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岗位是石灰石库底巡检、生料磨、煤磨,其他检测点粉尘、噪声、高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水泥厂关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点在原辅料的破碎作业岗位产生的粉尘,磨机作业岗位产生的噪声,应在控制点加强除尘、降噪等卫生防护措施,保护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规范化治疗方案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8-12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产科12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资料,对其病因、规范化治疗方案、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以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regnancy-related thrombocytopenia,PAT)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居多,构成比分别为62.20%和19.69%,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regnancy hypertensive disorders,PHD)、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根据具体病情及病因选择监测观察、治疗原发疾病、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输注、血小板输注等治疗。分娩方式主要由产科指征决定。结论 正确诊断并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是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巴曲亭与低分子肝素的相互作用,观察巴曲亭用于骨科低分子肝素抗凝全髋置换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按照1 ∶ 1 比例纳入ASAⅠ~Ⅲ 级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240 例,试验组(低分子肝素+巴曲亭组)120 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12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检测术前、术中及术后24h 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 天行下肢静脉多普勒彩超检查,并记录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最终试验组119 例、对照组120 例纳入数据分析。试验组术中出血量(422.64 ml)明显低于对照组(667.67 ml)(P<0.01),两组患者术毕PT、APTT均较给药前有所延长(P<0.01),红细胞(RBC)、Hb、红细胞比容积(Hct)、血小板水平均较给药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天下肢多普勒彩超检查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不良事件,且实际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中使用巴曲亭不受低分子肝素的抑制,且安全有效,术前5~10 min静脉注射2 U可明显减少患者出(渗)血量。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