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阐述近7年来高职中医药专业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紧扣职业能力需求,做到专业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习与岗位需要零距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它是一种病理学诊断,目前临床上对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确诊仍以肝穿活体组织检查为主,如何寻找一种非损伤性诊断途径,是国内外肝脏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血清标志物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文就近年的内容概要介绍如下:1反映胶原蛋白代谢改变的指标反映的类型较多,迄今已发现14型[1],在肝组织中有Ⅰ、Ⅲ、Ⅳ、Ⅴ和Ⅵ型,其中含量最多的是Ⅰ和Ⅲ型[2],见表1.资料表明[2],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ⅢP)与肝脏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并且在肝纤维化胶原合成时,早…  相似文献   
14.
分层强化教育对高血压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层强化教育对高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0例,依据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高血压并发症的强化教育。对照组380例,只进行传统的常规高血压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降压效果,高血压并发症也有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结论:分层强化教育优于常规传统教育,并使患者学习到高血压病知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良好控制血压,减少了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降压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记录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优于对照组57.14%(χ2=4.27,P<0.05);观察组术后止血时间及肢体制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2.16、4.73,均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压疮、局部出血、腰背疼痛发生率、睡眠障碍及排尿困难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25、4.26、4.81、4.15、4.32,均P<0.05).结论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快速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不同。方法将85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例;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2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44例。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比较组间差异,检测结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102.15±32.48)μg/L,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为(148.62±80.99)μg/L,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为(206.28±92.99)μg/L,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组与合并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浓度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明显升高,这可能与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有关,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监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能对于预防血栓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观察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柴疏四君汤对肝郁脾虚证模型GYPX大鼠表观效应群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郁脾虚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四君子汤组、柴疏四君汤组,共5组,每组10只。后4组大鼠采用慢性束缚+饮食失节+过度疲劳的方法,连续造模4周,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于造模第15 d,中药各组大鼠分别给予柴胡疏肝散4.2 g ·kg-1,四君子汤4.53 g ·kg-1,柴疏四君汤4.27 g ·kg-1ig,1次/d;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14 d。观测实验期间各组大鼠的外观行为、体重及体温的变化。 结果 :较之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大鼠出现外观行为的异常变化和体温与体重的显著降低。较之于模型组,3方给药组大鼠的外观行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柴胡疏肝散组大鼠在活动和情绪方面有所改善,四君汤组大鼠在毛发、饮食、大便方面有所改善,柴疏四君汤组大鼠外观行为的诸多方面均有明显改善;3方给药组大鼠的体重和体温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柴疏四君汤组大鼠的体重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给药组大鼠的体温均明显升高(P<0.01),较之于柴胡疏肝散组,柴疏四君汤组大鼠体温升高更明显(P<0.05)。 结论 :柴疏四君汤对模型大鼠的外观表征的干预效应优于柴胡疏肝散和四君子汤;疏肝方、健脾方、疏肝健脾方与肝郁脾虚证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性,疏肝健脾方与肝郁脾虚证的关联性最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泻热化痰法对急性脑梗死痰热证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痰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分为2个阶段共21 d.观测指标为血流变学、sICAM-1及安全性指标等,并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泻热化痰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且能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流变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sICAM-1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泻热化痰法对痰热证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丰富了泻热化痰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