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1.
正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源性的肿瘤,自1983年被Mazur[1]首次提出后逐渐被熟悉。GIST可以表现从良性至恶性各种难以预测的生物学行为,找到能够准确评估GIST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研究致力于探讨影响GIST预后的因素,但由于GIST发病率低,缺少大样本研究。有些影响GIS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葛根素、白藜芦醇单体与二者的复合药物对大鼠峰值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雌性SPF级Wistar大鼠40只,体重109.45~119.44 g,平均115.87 g,大鼠适应3 d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每日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葛根素组(PR组,每日灌胃15.4 mg/kg葛根素),白藜芦醇组(RES组,每日灌胃8.4 mg/kg白藜芦醇),复合药物组(P+R组,每日灌胃8.4 mg/kg白藜芦醇+15.4 mg/kg葛根素复合药)。每7 d监测1次大鼠体重,每月检测1次大鼠全身骨密度。3个月后处死全部大鼠。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和椎骨离体骨密度;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分析骨生物力学;采用VG染色分析骨形态计量学;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用Micro-CT扫描仪扫描股骨微结构。结果:各组大鼠在实验期间的体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其余3组股骨和椎骨骨密度均显著升高,且R+P组显著高于PR组和RES组。股骨三点弯曲和椎骨压缩试验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其余3组股骨和椎骨最大载荷值均显著升高,且P+R组高于PR组和RES组,而各组间弹性模量值无统计学意义;股骨VG染色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其余3组骨小梁数目显著增加,分离度明显减低,且R+P组明显优于PR组和RES组,而各组间骨小梁厚度无显著变化。Micro-CT扫描重建图结果显示:与CON相比,其余3组股骨骨小梁结构紧密,数目较多,分离度小,连续性好,且R+P组显著优于RES和PR组;Micro-CT扫描指标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其余3组股骨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显著增加,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P组显著优于RES和PR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其余3组血清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水平均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 5b)含量均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且P+R组显著高于PR组、RES组,而TRACP 5b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葛根素与白藜芦醇单体按1∶1比例组合而成的复合药在提高青年大鼠峰值骨密度和骨质量,增强骨生物力学性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成熟,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方面的药效显著优于葛根素和白藜芦醇单体的作用,表明中药复方或复合药将作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osthol)是否通过激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 sGC)/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信号通路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 ROBs)矿化成熟。方法检测蛇床子素处理ROBs后,成骨性转录因子RUNX2、OSX以及AKT/eNOS/sGC/PKG信号途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信号通路下游蛋白核易位;检测碱性磷酸酶(alk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用AKT特异性抑制剂MK-2206阻断AKT功能后,检测MK-2206对AKT/eNOS/sGC/PKG信号途径活性及对ROBs矿化成熟的影响,进一步评估蛇床子素促进成骨细胞矿化成熟的潜在机制。结果 蛇床子素处理ROBs后,成骨性转录因子RUNX2、OSX蛋白及AKT/eNOS/sGC/PKG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均增加,ALP活性上升;加入AK...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抗切除卵巢大鼠发生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6月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淫羊藿苷组(I)和白藜芦醇组(R)。I组给予25 mg/(kg·d)的淫羊藿苷灌胃,R组给予8.4 mg/(kg·d)的白藜芦醇灌胃,Sham和OVX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根据体质量每两周进行一次灌胃剂量调整。8周后待各组间骨密度出现显著性差异后立即处死,统计大鼠体质量并计算大鼠器官指数,检测离体骨密度、骨生物力学、血清生化指标,观察骨组织形态并测量分析骨小梁相关静态参数。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并未出现统计学差异,除子宫系数外其他器官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OVX组的子宫指数显著低于Sham组(P0.05),I组和R组子宫指数显著高于OVX组(P0.05);与OVX组相比,I组和R组的骨密度、最大载荷、弹性模量、骨形成指标OC以及Tb.N、BV/TV均显著升高(P0.05),而骨吸收指标TRACP-5b含量和Tb.SP均显著降低(P0.01);骨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也显示I组和R组骨小梁网状结构呈致密性增加,骨小梁数目明显变多。R组与I组相比,其各指标平均值略低于I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增加骨密度、提高骨强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量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对其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作出初步判断。方法 1月龄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组[11 mg/(kg·d),n=10]、淫羊藿苷组[阳性对照,25 mg/(kg·d);n=10]和正常对照组(相同体积蒸馏水,n=10)。每两周称取一次体重,每月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全身骨密度;若组间全身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死所有实验动物。测定椎骨和右侧股骨的离体骨密度;品红-苦味酸染色(van-gieson,VG)进行骨形态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TRACP 5b)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水平。结果大鼠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月全身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第2个月给药组全身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和淫羊藿苷组大鼠全身骨密度、椎骨骨密度、股骨骨密度、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面积和血清OC均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小梁间隙和血清TRACP 5b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组和淫羊藿苷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提高大鼠骨密度及骨质量来预防与治疗OP,对探索抗骨质疏松中药单体新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s)促进成骨细胞矿化成熟作用是否与初级纤毛及定位于初级纤毛的多囊蛋白2(PC2)和sAC/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检测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OBs)经50 Hz 0.6 mT PEMFs分别处理0、5、15、30、60、90、120 min后PC2、sAC、PKA、CREB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盐酸阿米洛利阻断PC2功能,检测sAC/PKA/CREB信号通路活性变化及ROBs矿化成熟是否受到影响;用RNA干扰法敲低PC2表达水平后做同上检查;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PC2、sAC、PKA、CREB及其磷酸化蛋白与初级纤毛的共定位情况;用RNA干扰法抑制初级纤毛发生后检测PC2和sAC/PKA/CREB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OBs经PEMFs处理0、5、15、30、60、90、120 min后,PC2、sAC、p-PKA和 p-CREB表达水平均增加(P<0.01)。阻断PC2功能或敲低PC2表达水平后,sAC/PKA/CREB信号通路未被激活,成骨细胞的矿化成熟受阻(P<0.01)。PC2、sAC、p-PKA和 p-CREB可被定位于整根初级纤毛或其根部,但PKA和CREB在初级纤毛内没有分布。干扰初级纤毛后,PEMFs处理未提高PC2表达量(P<0.01),未激活sAC/PKA/CREB信号通路,也不再能促进成骨细胞矿化成熟。结论 存在于ROBs初级纤毛表面的PC2可感知并传递PEMFs发出的物理信号,通过激活PC2/sAC/PKA/CREB信号途径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50 Hz不同强度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SEMFs)对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24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等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0.1 mT SEMFs组;0.6 mT SEMFs组。除对照组外,分别给予各SEMFs组3h/d的磁场干预,8周后双能X骨密度仪检测全身骨密度后处死,分离骨组织于AG-X系列台式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左侧股骨和椎骨生物力学指标,micro-CT扫描并分析右侧股骨骨微结构形态改变。剥离心、肝、脾、肺、胃、肾、肾上腺和子宫称重,计算器官指数,并做常规病理学检测。结果 各组大鼠脏器的器官指数均无明显差异,病理学观察未见异常改变。与对照相比,50Hz 0.1mT正弦交变电磁场组全身骨密度、股骨最大载荷、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第4腰椎最大载荷、弹性模量以及micro-CT扫描股骨得出的骨形态参数中相对骨体积、骨小梁数量和厚度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骨小梁分离度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0Hz 0.6mT正弦交变电磁场组与对照相比无统计差异。结论 说明50 Hz 0.1 mT电磁场能增加SD大鼠骨密度,改善骨组织微结构,有效提升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 国内外学者对中药淫羊藿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加速骨折愈合的机制做了一系列研究,目前研究结果显示, 淫羊藿苷加速骨折愈合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 Wnts、BMP、MAPK、ER 等相关信号通路促进 BMSCs、ASCs 的迁移归巢,进行成骨性分化为成骨细胞,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成熟、矿化以形成骨痂,并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本文从淫羊藿苷对相关细胞以及对血管重建的作用方面对淫羊藿苷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做一回顾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被定义为一种系统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恶化、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 目前有2亿多人患有骨质疏松症,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延长,受影响的人数仍在急剧增加,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开发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药物治疗并不能逆转骨丢失,且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毒副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作用、成骨分化和细胞因子作用在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新方法,不仅能避开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而且能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应用价值,但许多问题也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炔雌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PF级C57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炔雌醇组,炔雌醇组每天ig炔雌醇100 μ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ig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12周后取材,分别观察脏器系数、主要脏器和骨组织病理学切片,分析Micro CT、生物力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炔雌醇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0.01)。炔雌醇组的脏器系数除了子宫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主要脏器未发现明显的病变。骨组织脱钙切片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炔雌醇组骨小梁结构致密,脂肪细胞较少。与模型组相比,炔雌醇组生物力学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炔雌醇组小鼠的骨小梁骨密度(Tb.BMD)、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体积分数(Tb.BV/TV)水平均显著增加,骨小梁分离度(Tb.Sp)数值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炔雌醇组血清骨钙素(OCN)和I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的平均水平显著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I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I)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炔雌醇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质量同时对小鼠主要脏器没有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