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的解剖变异多发生于近颊根管,而腭根数目及腭侧根管数目的变异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5个根管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包括颊侧3个根管(近中根管2、远中根管1)和腭侧2个根管。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仔细进行髓腔内解剖结构的检查及X线片判读,必要时进行锥形束CT检查以防止遗漏根管。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及C反应蛋白(CRP)在烧伤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92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感染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31例)、局部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7天测定并对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及CRP水平,绘制中性粒细胞CD64、CRP及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烧伤感染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其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及CRP水平对比,脓毒症组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均0.05),局部感染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治疗第3、7天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及CRP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但脓毒症组仍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均0.05),局部感染组仍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CD64、CRP及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655及0.872;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46%、87.50%,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CD64的敏感度80.77%、特异度77.50%及CRP的敏感度71.15%、特异度67.50%。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及CRP水平与烧伤患者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在烧伤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3.
汪德海  高楠  于磊 《北京医学》2015,37(8):801-803
目的 建立适合北京地区采供血机构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血液筛查策略.方法 随机抽取2 518份国家强制性血液筛查项目均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CMV-IgG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按照性别、年龄、职业进行分类统计.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采供血机构自身特点,建立献血者HCMV血液筛查策略.结果 2 518份标本HCMV-IgG总体阴性率为10.7%;男性11.8%,女性7.9%;18~25岁13.5%,26~30岁8.7%,31~35岁5.6%,随着年龄的增长HCMV-IgG抗体阴性率逐渐降低;学生15.9%,公务员13.0%,军人11.1%,职员10.8%,其他普通市民9.9%,服务工作者9.4%,医务人员8.8%,农民8.7%,工人7.8%.北京地区献血者HCMV抗体筛查策略包括:优先选择18~35岁的男性合格献血者为筛查对象,采用ELISA方法为HCMV抗体常规筛查方法.结论 针对HCMV感染率较低的目标人群实施HCMV-IgG抗体筛查能有效提高采供血机构的成本效益.通过订制方式为临床提供HCMV抗体阴性的血液,符合采供血机构的特点和临床用血的预期需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MECT治疗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用文拉法辛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用文拉法辛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服用文拉法辛治疗的基础上,联合MECT治疗,治疗2、4、8周后用HAMD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8周后文拉法辛联合MECT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MECT治疗抑郁发作显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检测相关因子,研究卡托普利对大鼠心肌纤维化抑制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5 mg/kg,卡托普利组按5 mg/(kg·d)灌胃卡托普利片悬液;对照组每日给予等体积自来水灌胃,共连续3 d。麻醉取心尖部位,眼球采血,收集血清。心肌组织做HE染色观察,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心肌羟脯氨酸含量,收集的血清进行分组细胞培养。分别对细胞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Vim)、人单丝氨酸蛋白激酶(LIMK)含量。结果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中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变大,心肌坏死灶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卡托普利组羟脯胺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羟脯胺酸含量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卡托普利组α-SMA、Vim蛋白和mRNA、LIMK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上述3种指标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卡托普利可以有效改善大鼠心肌纤维化,且通过下调Vim、α-SMA、LIMK因子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增殖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 115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人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结果 :正常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患者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4 .6 2± 1.87) %、(10 .2 1± 2 .4 9) %、(2 4 .6 3± 35 .19) %、(19.32± 4 .0 7) %、(19.86± 4 .6 1) %。PCNA指数分别为 (3.9l± 1.0 4 ) %、(13.5 2± 4 .71) %、(2 0 ,2 2±4 .83) %、(39.81± 6 .35 ) %、(5 4 .77± 10 .8) %。胃黏膜癌变过程中 ,起初三个阶段细胞凋亡和PCNA同时增加 ,而至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 ,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减少 ,PCNA指数显著增加。结论 :在胃癌演变过程中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 ,PCNA是反映胃癌细胞增殖活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对比研究DSS、TNBS、OXZ诱导的结肠炎动物模型.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一般状态、DAI评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几个方面来评价.结果 DSS组大鼠造模安全性较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大鼠出现死亡,而TNBS组及OXZ组均有2只大鼠出现死亡,DSS组大鼠DAI评分升高较快,于实验第7天时各模型组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BS组组织学损伤最重,但各造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种造模方法均可以成功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各造模组DAI评分和组织学损伤没有显著的差异.DSS造模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9.
背景: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且仍未明确。目的:研究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IB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比例,分析单核样MDSCs与IBD活动性的关系,从而初步探讨单核样MDSCs在IB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IBD患者60例,分为克罗恩病(CD)组(n=33)和溃疡性结肠炎(UC)组(n=27),选取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组、UC组、正常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单核样MDSCs/单核细胞比例,分析单核样MDSCs与IBD患者WBC、PLT、ESR、CRP的相关性。结果:CD组和UC组外周血单核样MDSCs/单核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43.7±23.0)%、(49.1±27.2)%对(10.7±7.4)%](P〈0.01),CD组与U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CD和UC组外周血单核样MDSCs/单核细胞比例均较缓解期组显著升高[(60.3±16.8)%、(66.3±17.6)%对(28.1±16.2)%、(19.9±9.0)%](P〈0.01)。IBD患者外周血单核样MDSCs/单核细胞比例与WBC计数、PLT计数呈正相关(r=0.44,P=0.02;r=0.43,P=0.02),与ESR、CRP不相关(r=0.33,P=0.08;r=0.30,P=0.12)。结论:IBD患者外周血单核样MDSCs比例明显升高,与IBD活动性密切相关。单核样MDSCs在IB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与慢性胃病、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240例受检者分为浅表性胃炎(A组,40例)、胃溃疡(B组,4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组,46例)、胃癌(D组,55例)和正常对照(E组,58例)五组。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值;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Hp-IgG抗体。结果与E组比较,B组血清PGⅠ、PGⅡ明显升高(P<0.01),PGⅠ/PGⅡ比值(PGR)显著降低(P<0.01);C组和D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降低(P<0.01),而PGⅡ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E组、A组、B组、C组和D组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6.9%、65.0%、78.0%、69.6%和76.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PGR在Hp-IgG抗体阳性组和Hp-IgG抗体阴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常血清PG可作为癌前病变及胃癌早期的筛查指标。Hp感染对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血清PG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