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1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322篇
口腔科学   161篇
临床医学   744篇
内科学   892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87篇
综合类   2195篇
预防医学   872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750篇
  8篇
中国医学   1366篇
肿瘤学   26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胃癌10和11组淋巴结转移及其清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胃癌脾门淋巴结(No.10)和脾动脉周围淋巴结(No.11)转移规律,进一步探讨No.10和11清扫的必要性和方法。方法:1991年-2000年132例行全胃切除,D2以上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回顾性研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其他淋巴结转移等对No.10和11转移的影响,比较全胃切除和全胃联合脏器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胃癌具有较高的No.10或11淋巴结转移率(18.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胃癌部位、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和大小弯淋巴结转移五项临床病理指标影响No.10和U转移率。联合脏器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32%)明显高于单纯全胃切除(11.2%),联合肢体尾切除增加肠下脓肿发生率,而脾切除并不增加全胃切除的危险性。结论:No.10和11在胃癌有较高的转移率和特定的转移规律,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清扫实属必要,联合左侧肢体尾加脾切除增加手术危险性,应严格掌握的适应证。而保留胰腺,切除脾血管和脾清扫No.10.和ll淋巴结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42.
叶酸阻断胃癌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酸阻断胃癌机理的初步研究房静远朱舜时萧树东李蓉蓉施尧江绍基周怡和夏德凰金冠球谢宇野水溶性维生素叶酸抗消化系肿瘤的报道较多,但多为动物干预实验。我们观察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病人血浆叶酸情况,叶酸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结果,并分析相应的DNA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43.
作者对本组18例支气管平滑肌瘤进行分析.发现本病以青年为多(72.2%).发生部位右侧多于左侧(2.6:1).胸片早期无阳性发现,后期继发肺炎或肺不张掩盖病情.气管断层和CT检查有利于病情的诊断.支气管镜检查时活检较少(占33.3%),认真活检及随后痰涂片检查,可以明显提高术前确诊率.本病无复发,术中以切除病变为主,应尽可能保留可恢复功能肺组织.  相似文献   
44.
云芝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反应体外实验体系,通过测定电泳相对迁移率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研究云芝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REM定性和LPO定量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均表明云芝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5.
46.
近几十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CT、超声、纤维内窥镜及各种电生理检查仪器的应用,使临床诊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国内外医院仪器诊断学科的管理模式及科室建制颇不一致,甚至在一个医院内部,管理体制也不尽相同;此外,由于国内医学教育中尚无此方面专业教育,中、高级仪器诊断专业人才严重缺  相似文献   
47.
作者介绍曾在青海,分别用足背皮瓣(带伸趾肌腱)、前臂皮瓣、肩胛皮瓣、下腹部皮瓣和腹直肌皮瓣,治疗严重手外伤和经久不愈的小腿硬红斑、足背蔓状血管瘤及小腿火器伤后瘢痕形成共5例。随访10年,疗效可靠。特别是应用足背带伸趾肌腱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之病例,因一期吻合肌腱和皮神经,术后伤手运动和感觉恢复好.作者讨论了手部脱套伤、小腿和足部顽固性灶性皮肤病及局部血管病等应用显微外科治疗的体会,并指出了在高原地区开展显微外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15只狗的急性止血试验观察,证明复方旱莲叶碳化剂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优于传统的止血中成药─云南白药,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止血药物。:与实验对照组比较P<O.005对小血管破裂的止血作用列于表2。在28对创口中,采用复方旱莲叶碳化剂者,其平均止血时间不到4分钟,而云南白药组则需将近7分钟。在这一组28对创口中,复方旱莲叶碳化剂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云南白药的有20对(>1分钟),占71%,两者相似(<1分钟)的7对,占25%;相反者(即云南白药优于复方旱莲叶碳化剂)仅有1例,占4%。表2复方旱莲叶碳化剂对小血管破裂后止血作用两种药物对切断腋静脉后的止血效果也不一致。复方旱莲叶碳化剂组止血时间平均约7分钟,而云南白药组则需10分钟(详见表3),但由于数据变动范围太大,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意义。表3复方旱莲叶碳化剂对大、中血管横断后的止血作用表3还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股动脉横断后,两种药物都能止住这种大出血,其中复方旱莲叶碳化剂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云南白药。在15对数据中,绝大部分呈现这种规律,但亦有1例相反。与丧失血量综合分析,一般说来,采用复方旱莲叶碳化剂止血者,由于所需止血时间短,故失血量通常比云南白  相似文献   
49.
50.
本文报告了23例口腔粘膜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资料。介绍了发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理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化验检查及恶变情况。并对发病情况,诊断与鉴别诊断,红斑狼疮细胞检查与临床体征符合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