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正>患者,女,25岁,65kg,因不孕症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输卵管探查再通术。术前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BP 135/75mm Hg,SpO298%,HR 70次/分。麻醉诱导:依次静注丙泊酚130mg、舒芬太尼20μ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5mg、瑞芬太尼50μg,面罩加压控制呼吸3min后肌松完善行气管插管。诱导过程未见BP和HR剧烈波动。听诊双肺呼吸音清,行IPPV,VT10ml/kg,RR 14次/分,气道压12 cm H2O,PETCO237mm Hg。1%丙泊酚20ml/h+0.004%瑞芬太尼20ml/h持续泵入维持麻醉。诱导后约30min HR由75次/分减慢至  相似文献   
83.
<正>患者,女,28岁,72 kg,妊娠39+6周,G2P0A1L0,LOA,头盆不称,拟行剖宫产术。患者既往体健,术前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具体不详)。患者入室后监测BP 120/90 mmHg(1 mmHg=0.133 kPa),HR 65次/min,RR 12次/min,SpO2100%。建立外周静脉通路,输注平衡盐溶液。2%利多卡因3 ml局部麻醉,于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穿刺过程顺利。回抽无血、脑脊液后硬膜外注射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价七氟醚预先给药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择期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S组于主动脉阻断前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0%,维持30 min.于切皮前、主动脉阻断即刻、主动脉开放即刻、主动脉开放后30 min、术后2、6、12、24 h(T1~8)时抽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及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并记录主动脉开放后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S组T3~8时血浆TNF-α、IL~6、IL8浓度降低,T4~8时血浆ICAM-1及cTnI浓度降低,T8时CK-MB活性降低,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预先给药可抑制炎性反应,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CIPA)是一种以痛觉丧失、无汗、反复发热、自残、发育迟缓、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周围神经病,这是一种因编码酪氨酸激酶受体A(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A,TrkA)蛋白的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1型(neurotrophic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type 1,NTRK1)基因失活突变造成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文章报道1例痛觉丧失、无汗、智力低下,外伤后胫骨骨折的先天性无痛无汗症6岁男孩,该患儿仅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即得到了满意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未发生显著波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高危因素、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全凭静脉麻醉患者4786例发生术中知晓18例。结果 18例术中知晓患者中,女性患者、高ASA评分、手术时间<1 h、大失血手术、诱导时未使用咪达唑仑、长期口服"安眠药"或长期饮酒的患者发生率高。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期间发生术中知晓女性、短小手术和长期使用安眠类药物AsA分级ⅢV是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BIS监测、预防性使用苯二氮类药明显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7.
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腹腔镜手术时麻醉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人工气腹和特殊体位对患者的病理生理造成的干扰,常使麻醉管理复杂化。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麻醉选择以快速、短小、能解除人工气腹不适,避免气腹性生理变化为原则,同时要求一定的麻醉深度。本文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89.
高成杰  谢连凤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3):444-444,452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具有高度传染性 ,流行广泛 ,对人民健康危害严重。而乙肝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医务人员特别是手术室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接触并处理合并乙肝患者、疑似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及环境 ,且自身易被器械误伤 ,而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此 ,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本着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原则 ,自 1998年底开始积极地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周密的消毒隔离制度。1 预防措施1.1 术前采取下列措施预防感染1为了提高对肝炎患者手术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 ,组织全体人员特别是新上…  相似文献   
90.
高成杰  隋波  田昭涛 《重庆医学》2003,32(9):1237-1239
目的 通过3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生心肌梗死的成功抢救提供本急症围麻醉期管理方法。方法 2000年3~7月我院短期内发生3例老年患者手术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其中男2例,年龄均为73岁;女1例,年龄76岁;ASA分级均为Ⅲ~Ⅳ级。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经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确诊为AMI。结果 3例患者由于发现及时、抢救得力,均获成功,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过程中的AMI,及时发现,做好围麻醉期处理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