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35岁。火车撞伤头部 ,碾压双前臂 ,5h后入院。查体 :神志不清 ,血压为 0 ;右前臂中段毁损离断 ,断面参差不齐 ,皮肤、肌肉、肌腱广泛挫伤 ,骨折碎块外露 ,污染重 ,前臂远端及左手外形完整 ;右前臂远段毁损离断 ,断面不齐 ,软组织广泛损伤 ,骨质外露 ,右手外形尚完整 (图 1)。头颅CT示 :左侧脑挫裂伤。双前臂X线片示 :左尺桡骨中段粉碎骨折 ;右尺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近排腕骨缺失。诊断 :失血性休克 ,左侧脑挫裂伤 ,双前臂完全离断。入院后即行抗休克治疗 ,待血压升至 11 0 /8 0kPa后行清创再植术。采用静脉复合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施行不同麻醉方式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急诊收入行剖宫产术的40例妊娠合并重度PAH患者,根据患者术前的不同麻醉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椎管内麻醉组23例(其中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患者为联合组13例,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患者为硬膜外组10例)、全身麻醉组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产史、孕周、孕期合并症、心脏病史、心功能等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和术后住院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产史、孕周、孕期合并症(心律失常、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心脏病史、心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值为0.006 ~ 0.774,均P>0.05).全身麻醉组的ICU入住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组(t值分别为-3.474、-3.752、-3.636,均P<0.05).联合麻醉组患者死于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7.69%),硬膜外组患者无死亡病例.联合麻醉组患者有12例妊娠满28周,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3.08%),新生儿死亡1例(7.69%),死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硬膜外组患者中有9例妊娠满28周,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0.00%),新生儿死亡1例(10.00%),死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全身麻醉组患者15例妊娠满28周,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3.53%),新生儿死亡1例(5.88%),死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两组患者的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758、0.018、0.112,均P>0.05).结论 妊娠合并重度PAH患者施行椎管内麻醉的ICU入住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施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患者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椎管内麻醉.  相似文献   
33.
患者 女性,18岁,因机器辗压伤致右手拇指皮肤合并手背皮肤、虎口及大鱼际皮肤脱套伤5小时入院(见图一)。Ⅰ期行清创、脱套皮肤原位缝合,术后右手拇指皮肤及手背部分皮肤坏死、甲床坏死,拇指指骨与关节及肌腱完好。手术后16天行带足背皮瓣的母甲瓣移植修复术。手术步骤:受区常规清创,于拇指掌倒近端伤口内显露和分离拇指尺侧指掌侧固有神经。  相似文献   
34.
艾司洛尔在围麻醉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司洛尔(esmolol)为超短效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全麻下气管插管及手术刺激可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尽管这对心功能正常患者不会造成多大危害,但对于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却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严重者可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而艾司洛尔的药理学特点决定了其在此应用的特殊位置,现结合国内外近几年有关文献对该药在围麻醉期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小儿Wilson’s病亲属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围术期处理的特殊性。方法:1例Wilson‘s病患儿在全麻下行亲属活体部分原位肝移植,术中连续监测体温、血流动力学、血气、生化、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结果:与术前相比,术中血钾、血糖、凝血功能、血红蛋白、心率、体温均有显著变化。结论:在确保供体安全的同时维持受体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随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加强血气、生化及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复杂性上肢离断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快速清创、简单有效的骨折固定及无创血管神经修复进行断肢再植。结果:24例再植上肢中,1例存活12个月因并发慢性骨髓炎及神经功能无恢复而截肢,1例术后早期因全身情况恶化,于第4天截除再植肢体,1例术后1个月并发移植血管破裂出血而截除肢体。其余再植上肢全部成活,经6个月~6年随访,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均有一定恢复。结论:对复杂性离断上肢,只要肢体远端较完整均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植,术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再植肢体可恢复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37.
新阿片类药物雷米芬太尼 (remifentanil,REM)于1996年 8月首次在德国上市 ,同年在美国被批准用于临床 ,国产制剂的安全性也已得到了证实[1] 。其独特的药理学特点 ,使其应用于临床麻醉显示出突出的优点 ,被誉为 2 1世纪的阿片类镇痛药。现结合国内外近几年有关文献对该药在围麻醉期应用综述如下。1 REM在围气管插管期的应用REM由于作用迅速 ,可用于麻醉诱导插管 ,但即使剂量高达 2 0 μg/kg时 ,并不能使所有患者的神智消失 ,反而有高百分率的肌僵 ,而且很难断定神智消失的真正终点 ,并且单次剂量的REM不能持续足够时间以缓解喉镜和插…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于8个时点测定2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血浆ET-1、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结果:血浆ET-1水平从开放主动脉后即刻(T3)开始明显升高,至CPB停机后6h(T6)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手术前(T1)水平(P<0.01);TXB2水平在阻断主动脉即刻(T2)时逐渐升高,在T3时点达到最高峰,之后水平逐渐下降,至CPB停机后12h(T7)降至正常水平;血浆6-Keto-PGF1α水平从T2时点起急剧升高,T3时点时达最高峰,之后水平逐渐下降,至CPB停机后24h(T8)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在CPB期间及CPB后动态监测病人血浆ET-1、TXB2及6-Keto-PGF1α可帮助综合判断病人情况,并可根据不同的激素代谢水平变化进行相应处理,如加入内皮素、血栓素A2拮抗剂或前列环素合成剂等,削弱缩血管效应,利于病人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42岁,因(L4-5、L5,S1)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拟行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术。术前常规用药,上午8∶00入手术室,取右侧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于L1、L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术,穿刺成功指征明显后向尾端置管3cm,置管时稍有阻挡感,穿刺过程较困难,但无神经根刺激征象。患者平卧后注入2%利多卡因5ml,观察5min无脊麻及其他异常现象,追加2%利多卡因10ml,15min后麻醉平面固定在T10~S3,拔除硬膜外导管,改俯卧位开始手术。手术经过顺利,历时75min,术毕麻醉平面基本消退,返回病房平卧,Bp130…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停跳冠脉搭桥(Off-pump coronaryArtery Bypass,OPCAB)手术病人常规经验麻醉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麻醉意识状态的临床价值,同时探讨OPCAB手术常规经验麻醉意识水平的规律,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