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血府逐瘀汤源出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该方组成为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赤勺二钱,甘草二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主治头痛、胸痛、夜睡梦多、不眠等症.笔者根据高原地区高海拔、缺氧等自然环境,在临床中探索出该方在高原地区的应用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后出现束支阻滞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出现束支阻滞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心电图改变为A型预激合并右束支阻滞5例;A型预激合并左柬支阻滞1例;B型预激合并右束支阻滞2例;其余2例A型预激合并右束支阻滞为射频消融术中的机械性损伤造成。结论旁路与束支阻滞位于同侧时,束支阻滞的心电图特征可被掩盖;旁路与束支阻滞位于异侧时,束支阻滞的心电图特征一般不会被掩盖,但并非绝对,这可能与旁路附着心室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水浴振荡法提取蛇床子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温度(A)、提取时间(B)、乙醇浓度(C)为主要因素优选提取条件,并以蛇床子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为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柱温为2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结果:C因素(乙醇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因素影响不显著。结论:蛇床子水浴振荡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3B3C3,即55℃,95%乙醇,每次提取3h,含量可达10.5mg/g。  相似文献   
65.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跨世纪医学人才的重要责任,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改革涉及到"教"与"学"两个环节,以往的改革,多偏重于"教"法。为此,我们从"学"法这一环节入手,以学生模拟讲课为主要方法,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深化教改的力度,取得了积极的效果。1.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理性思考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动脑、动口、动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从…  相似文献   
66.
VEGF在前列腺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潜在生物学作用及其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ABC技术,对31例前列腺有和17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分布状况及其与肿瘤细胞分级的关系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前列腺痛和前列腺增生中均有表达;在前列腺上皮细胞浆,基质细胞和间质中呈弥散分布,血管上皮细胞及其周围基质细胞呈强阳性表达。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强度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未发现其表达强度与前列腺癌细胞分级(或分化程度)有统计学关联,结论:该研究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分布广泛,并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性 ,5 7岁。于 2 0 0 2年 4月 6日上午佩戴动态心电图记录器 ,19:5 5在家猝死。死后用美国博利屋 880 0Ⅱ型动态心电图机回放全过程 ,显示出患者自心律失常至死亡全过程的心电图记录。 10 :5 5 (图 1A)为心房颤动 (房颤 ) ,心室率平均为 70次 min。 19:4 0 (图 1B)为房颤伴快速心室率 (2 14次 min) ,19:4 0 :0 8(图 1C)出现室性早搏诱发心室颤动 (室颤 )。 19:4 9:5 8出现粗大室颤波 (图 1D) ,持续 1min后出现心室电机械分离致心脏完全停搏 (图 1E、F、G)。讨论 室颤是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已得到公认 ,但心脏性猝死的室颤…  相似文献   
68.
目的:基于ITS2序列检测市场药材白花蛇舌草,为白花蛇舌草药材鉴定提供一种新的分子手段。方法:实验获取白花蛇舌草及其常见混伪品基原植物ITS2序列,结合Gen Bank下载序列共7个物种53条序列。经Codon Code Aligner V3.7.1拼接,利用MEGA 6.0软件进行变异位点分析,遗传距离计算和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聚类树。同时随机检测37份市场药材白花蛇舌草,经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确定物种,鉴别真伪。结果:白花蛇舌草基原植物ITS2序列种内K2P平均遗传距离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种间K2P平均遗传距离,NJ树结果表明白花蛇舌草基原植物可与其混伪品明显区分;市场药材中正品29份,伪品8份,其中半枝莲和远志为新发现的伪品。结论:基于ITS2序列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准确鉴定白花蛇舌草及其混伪品,为其用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9.
背景 银杏内酯B(GB)具有明确的神经保护和抗凋亡作用,可以有效拮抗视网膜内感光细胞的凋亡,达到治疗视网膜变性类疾病的目的,但GB的高疏水性和低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自微乳化释药系统(SMEDDS)能有效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因此可能提高GB在视网膜中的生物利用度. 目的研究自制GB-SMEDDS灌胃后在SD大鼠视网膜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时变化.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只SD大鼠分为GB混悬液组和GB-SMEDDS组2个组,每组40只,分别给予40 mg/kg自制质量分数2.5% GB-SMEDDS或GB混悬液(质量分数0.1% DMSO溶解)灌胃,并于给药后15、30、45 min和1、2、4、8、12h分别处死5只大鼠,解剖显微镜下分离大鼠视网膜,制备大鼠视网膜上清液,经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质谱联用(HPLC-ESI-MS)法检测GB的质量浓度,并与标准曲线对比换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实用药物动力学程序3p87中的统计矩方法计算,计算出视网膜中的最大药物质量分数(Cmax,mg/g)、药物达峰时间(Tmax,h)、清除率(Ke/h)、吸收半衰期(t1/2)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mg/(g·h)]. 结果 GB在1~ 32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32X+0.056(r=0.992).GB-SMEDDS组和GB混悬液组大鼠灌胃后有着相似的药时曲线,但是除了给药后15 min视网膜中的药物质量分数两者一致外,其他各个时间点GB-SMEDDS组视网膜内药物质量分数均高于GB混悬液组.两组大鼠视网膜中Cmax分别为(15.83±1.84) mg/g和(2.65±0.10) mg/g,AUC0-∞分别为(15.30±0.11)mg/(g·h)和(6.42±0.19)mg/(g·h). 结论 HPLC-ESI-MS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GB制剂在SD大鼠视网膜中药代动力学的研究.SMEDDS可以显著提高GB在视网膜中的含量,可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0.
起搏源性室房文氏传导伴心室回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7岁,临床诊断为病态窭房结综合征。6年前植入VVI起搏器.近日自觉心慌来院就诊。心电图(图1)未见明显窦性P波,基本心律为起搏心律,频率75次/min.在起搏脉冲信号后继以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后有一相关的逆行P′波,R—P′呈进行性延长,当连续2~3次起搏后,R-P′达0.43s时,可见P′下传夺获一个QRS波,形成心室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