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制备银杏内酯B自微乳化制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方法测定银杏内酯B在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结合伪三元相图,筛选银杏内酯B自微乳化制剂的处方。考察药物含量和分散介质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经0.1 mol.L-1HCl稀释后形成微乳的形态、粒径和成乳稳定性。结果:自微乳化介质处方为油酸乙酯-(cremophor EL-大豆磷脂-无水乙醇,40∶60),其中cremophor EL-大豆磷脂-无水乙醇(4∶1∶2),GB的载药量为2.5%。乳化介质(H2O和0.1 mol.L-1HCl)对制剂自微乳化效率影响不大。银杏内酯B自微乳制剂经0.1 mol.L-1HCl稀释100倍后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分布均匀,粒径(41.6±1.11)nm,自微乳化时间大约在2 min。8 h内制剂稳定,粒径变化不大,无药物析出。结论:银杏内酯B自微乳化制剂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 Ck4m)、山菕酸甘油酯为骨架材料,制备甘草酸二铵缓释片;使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借助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绘制响应面曲线图,筛选适合的处方;并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按预测处方制备的缓释片,在2、4、8、12 h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均值分别为32.55%、49.94%、73.88%、97.89%。对其体外释药曲线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药物的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二者的协同作用。结论验证试验证实了预测处方与实际处方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可以应用于甘草酸二铵缓释片处方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3.
结核性脑膜炎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伟  王军  施海雁 《重庆医学》2006,35(5):478-478
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因畏寒、发热、头痛13d入院。伴尿频、排尿不尽,无咳嗽、咳痰、盗汗及呕吐、腹泻等。在当地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无效,近6个月有结核接触史。体检:发热貌,神萎,T 39.5℃,BP 155/85 mm Hg(1 mm Hg=0.133kPa),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颈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罗音。HR12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杂音,下腹稍隆,肝脾未及,膀胱区叩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病理征(-)。实验室检查:HGB 120g/L,RBC 4.1×1012/L,WBC 9.8×109/L,N0.85,L 0.10,PLT 160×109/L,E计数为0,血糖4.5 mmol/…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2012~2013年浙江省沿海地区热带气旋对医院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日就诊量的影响。 方法 使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研究,控制气象因素的混杂作用,以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浙江省苍南县2012~2013年夏季(7~10月)热带气旋与医院门诊呼吸系统疾病日就诊量的关系,并按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在热带气旋影响期,全人群、男性和女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风险均上升,分别在滞后第3、4、6天达到最大值。<15岁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风险上升,在滞后第6天达到最大值(RR=1.298, 95%CI:1.016~1.658)。热带气旋对15~65岁人群及>65岁人群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带气旋可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15岁人群为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汶川县、理县部分地区地震后卫生状况及居民灾后卫生与健康教育需求,为地震灾区卫生防疫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地震发生后第14~36天,在四川省理县和汶川县部分城乡居民点进行卫生现状与需求调查,调查访谈受灾居民90人。结果城乡各安置点饮用水供应充足,食品供应基本充足。居民最急需的是帐篷(81.1%)。81.0%的居民认为厕所蹲坑数量能满足需要,66.7%的居民认为厕所比较脏或很脏。92.2%的居民地震后从不饮用生水。8.1%的居民能做到生熟刀板分开。24.6%的居民能将剩菜剩饭煮透后再吃。近一半农村居民没有获得过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82.0%的居民希望获得传染病防治知识,地震后城乡卫生状况与居民卫生需求在多个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震后农村地区厕所卫生、垃圾处理等问题较突出,农村居民卫生防病知识和技能还很欠缺。卫生工作者与村干部在健康教育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耳内镜辅助下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面肌痉挛患者10例,予以耳内镜辅助下行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探查 面神经并分离责任血管,在微血管与面神经间垫入颞肌筋膜。结果 术后面肌痉挛1周内消失,经过1年随访无复发,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耳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使面神经充分暴露,并有效保护面神经提高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信号对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容积测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用Cirrus OCT对109例正常志愿者进行黄斑厚度扫描,测量黄斑部视网膜的厚度和容积。根据扫描信号将受检者分为A1组[双眼信号强度(SS)≥7]、A2组(双眼SS<7)、B1组(双眼SS不同,均≥7)、B2组(双眼SS不同,均<7)和B3组(一眼SS≥7,另一眼SS<7),比较相同扫描信号两眼及不同扫描信号两眼眼底参数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A1组、A2组及B1组双眼黄斑部视网膜的厚度和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B2组,信号较强眼的黄斑容积(CV)稍大于信号较弱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P<0.05);在B3组,信号较弱眼的黄斑容积(CV)及黄斑部平均厚度(CAT)稍大于信号较强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1,P<0.05;t=3.210,P<0.05)。结论 扫描信号能够影响频域OCT对黄斑部厚度及容积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8.
正单纯性脂囊瘤(steatocystoma simplex)是原发性的、无家族史的多发性脂囊瘤,部队中也有类似疾病报道[1]。笔者曾收治1例战士单纯性脂囊瘤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因发现躯干部起囊性结节7年就诊。患者7年前入伍后洗澡时无意间发现胸部起数个绿豆大囊性结节,无自觉症状,后皮疹逐渐增大增多,并蔓延至腹部。患者平素体健,家族中未发现类似疾病者。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突发性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HIV感染患者突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测及疗效。结果 2例患者分别以突发右耳听力下降6小时和12小时入院,无其他症状,全身体检无异常,入院诊断均为"右耳突聋",血清学检测均发现HIV抗体阳性。经给予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听力无明显改善。2例均经北京市疾控中心确诊为HIV感染者后,转至传染病专科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HIV感染患者可以以突发性聋或耳鸣首发起病,临床上易漏诊;对于突发性聋患者,应常规行感染性疾病筛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了解济南市城市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时服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干预活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济南市随机抽取3个社区,497例50岁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基本人口学信息、健康行为、健康知识信息.结果 调查了398例50岁以上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服药率为84.7%.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婚姻状况、高血压患病时间、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等与是否按时服药相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情绪不稳定、在婚、血压测量频率低、患病时间短是影响中老年患者按时服药的主要因素.参与体格检查的人员中有219例按时服药,其中104例血压得到了控制,服药后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47.5%,而不服药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41.9%.结论 济南市城市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时服药的比例较高,影响因素多为个体相关,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相关健康知识普及、综合诊治对于改善中老年患者的服药行为和血压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