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因左侧踝关节隐痛4年,加重2个月,于2010年12月9日入院.4年前因滑雪运动足部外伤后,出现左侧外踝前下方及内踝下方疼痛,局部伴有轻度肿胀,关节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32.
老年性缺血性肠炎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老年性缺血性肠炎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老年性缺血性肠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照综合分析本院近年来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老年性缺血性肠炎的X线、CT和DSA的影像资料和病理结果。结果:9例老年性缺血性肠炎者X线立位、卧位摄片,均见腹部肠腔扩张,积气、积液,8例CT均显示肠腔广泛扩张,积气、积液,并见节段性肠壁增厚、粘膜下水肿呈靶征,4例可见大量腹水。4例行肠系膜动脉CTA多平面重组(MPR),显示局部肠系膜动脉分支狭窄变细;2例行DSA示肠系膜上、下动脉纤细、远端分支显示不清。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局部肠管呈暗红或暗黑色,粘膜广泛糜烂、坏死。组织病理片示肠系膜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血管壁间质纤维化;4例经保守支持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出院。结论:对老年人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要考虑肠系膜血管缺血的可能,应及时作CT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及恶性淋巴瘤的MRI和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 172例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及 2 1例恶性淋巴瘤的MRI和CT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172例咽部淋巴组织增生可发生于双侧咽扁桃腺、腭扁桃腺或舌根部、软腭等 ,也可沿咽壁弥漫肥厚、增生 ,引起口咽腔狭窄 ,其中 5 5例伴有睡眠时呼吸暂停综合症 (OSAS)。CT表现为增生组织或咽部弥漫性增厚 ,边界锐利 ,平扫为均匀等、高密度 ,可轻度均匀强化。MRIT1WI表现为等信号 ,T2 WI为高信号 ,颈部无肿大淋巴结。 2 1例恶性淋巴瘤有 10例发生在腭扁桃腺 ,3例在舌根部 ,均表现为向咽腔突出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5例鼻咽和 3例咽侧壁淋巴瘤均表现为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 ,病变范围较大 ,向四周弥漫生长 ,但无颅底及周围结构损害。MRI和CT可见肿块的密度和信号均匀 ,可轻度强化。 2 1例恶性淋巴瘤有 13例发现颈部淋巴结受侵。结论 :MRI和CT能清楚显示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和恶性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受侵和周围组织的侵犯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4.
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腰背部不适伴疼痛10年,加重3个月就诊.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背部隐痛,弯腰困难.经检查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未作规律治疗,仅在疼痛发作时服用止痛片处理.近3个月来背部疼痛加重,胸腹部有束带感,双下肢酸痛,行走时明显,弯腰时疼痛加剧,翻身困难,大小便功能正常.为进一步诊治于2009年12月31日收住入院.院放射科  相似文献   
35.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方法 应用SLT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前外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用穿刺针插入椎间隙中心,然后插入光导纤维,激光输出能量为500~1 000 J.结果 共治疗32例患者,有效率为87.5%,无一例出现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6.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骨成形术(POP)治疗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11例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患者作经皮骨成形术.对于术前未明确病变性质者,骨成形术前先给予活检.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使用简明疼痛问卷表(BPI)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使用SAS 6.1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外溢,未出现严重临床并发症.术前及术后2周BPI评价显示患者疼痛明显缓解(P<0.05),疼痛影响的日常活动、情绪、行走、睡眠、生活乐趣等方面均有改善(P<0.05),工作、社交方面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POP治疗椎体外恶性溶骨性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内听道(IAC)斜矢状位MRI在人工耳蜗置入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斜矢状位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MRI技术对15例(30耳)拟行人工耳蜗置入术患者的IAC进行扫描。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IAC内神经结构显示清楚。13例蜗神经正常的患者行人工耳蜗置入术并已成功开机,2例双侧蜗神经异常者未行耳蜗置入。结论:IAC斜矢状位MRI能清晰显示IAC内蜗神经的形态、大小及IAC的大小,是人工耳蜗置入术前判断蜗神经发育状况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8.
中医药降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Ig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IgE抗体介导产生.近年来中外学者对于应用中医药降低本病的IgE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此作一简单回顾和评价.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保守治疗对慢性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方法 81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施行PVP(n=41,A组)或保守治疗(n=40,B组)。患者均经MRI证实患有慢性压缩性骨折,且疼痛持续在3个月或以上。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1、3、6个月和1年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有71例(A组37例和B组34例)完成了1年随访评估。通过在1周,1、3、6个月和1年的视觉模拟评(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欧洲基金会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生活品质问卷评分和罗兰莫里斯残疾评分显示,A组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B组,各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最终的临床随访评估中A组有30例、B组13例患者疼痛达到完全缓解(P<0.01)。结论 PVP在治疗慢性压缩性骨折和持续性疼痛的缓解及功能恢复方面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究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患儿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恢复情况及呼吸、循环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64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43例,总有效率80.6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困难消失及循环不良消失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LHIE安全有效,宜早期加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