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333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1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核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基因表达对直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Runx2 mRNA的表达。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转染48 h细胞中Runx2 mRNA、蛋白表达;CCK-8检测增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Runx2对LOVO的的影响;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Runx2表达联合X射线照射对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Runx2 mRNA在人直肠癌细胞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83±0.31,癌旁组织为0.43±0.25(P0.05)。与对照组(0.88±0.09)相比,下调组细胞Runx2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0.23±0.04)显著降低,上调组细胞中的Runx2 mRNA表达水平(1.47±0.09)显著升高。Runx2下调组直肠癌LOVO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Runx2上调组放射敏感性升高(P0.05)。下调组增殖被抑制,凋亡率(58.16±0.92)%增加(P0.05);Runx2上调组LOVO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率(13.23±0.37)%降低(P0.05)。20 Gy X射线照射后,Runx2下调组瘤体平均体积(2.53±0.23)cm~3较对照组(3.82±0.31)cm~3明显减小(P0.05),上调组平均体积明显变大(5.21±0.21)cm~3(P0.05)。结论:下调Runx2表达能抑制人直肠癌细胞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强瘤体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2.
韩梅  楚若鹏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646-164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单核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及其对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ACS患者分为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2例,另选正常人20例作对照组。AMI组中接受溶栓治疗者共26例,其中再通者15例。未通者8例。死亡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单核细胞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单核细胞IL-1β表达水平ACS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MI组与UA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未通组与再通组相比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作为单核细胞表达的主要细胞因子。不仅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的启动机制,还促进斑块破裂后血栓的形成,因此在ACS的发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因其致栓作用而对AMI的溶栓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的变化规律,比较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4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偶测血压值均高于动态血压均值(P〈0.01),而健康人动态与偶测血压比较无鼎著差异(P〉0.05)。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人24h血压节律均显示出两峰一谷及昼高夜低的特点,但高血压病患者第1峰更为突出。结论 动态血压较偶测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更为准确,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护理指导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84.
拇趾及第二趾供血系统的彩超检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得拇趾、第二趾供血系统彩超检查的资料 ,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彩超对正常人 10 0只足的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进行超声探测并给予分型 ;且应用于临床 2 6例。结果 足背动脉平均内径 ( 2 .0 0± 0 .44 )mm ,按其口径可分为粗大型、中间型、纤细型 ,出现率分别为 46%、5 2 %、1% ;第一跖背动脉起始处距体表距离 ( 9.12± 3 .10 )mm ,中点距体表距离 ( 7.14± 2 .3 4)mm ,中点处内径 ( 1.17± 0 .3 6)mm ,按与第一背侧骨间肌的关系可分为浅表型、肌内型、肌下型 ,出现率分别为 46%、45 %、7% ;按口径可分为粗大型、中间型、纤细型 ,出现率分别为15 %、69%、4% ;第一跖底动脉出现率为 92 % ,口径与第一跖背动脉有互补关系。临床应用 2 6例 ,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彩超检查完全吻合 ,血管变异病例做了相应处理 ,再造 3 8指均成活。结论 彩超对拇趾、第二趾供血系统的检查结果与解剖学资料相似 ,是准确的、可信的、可靠的 ,术前应用可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指导术中操作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目的:构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护理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序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居家护理服务计划和干预措施,干预12周后,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营养风险、自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及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12周后,2组吞咽障碍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营养风险、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干预前后比较除营养风险和抑郁评分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护理模式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实现医院-社区-家庭的无中断长期护理服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重庆市2002年艾滋病疫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  凌华  韩梅  钱天学 《疾病监测》2003,18(9):341-343
艾滋病的严重危害不仅在于致死性和难以治愈 ,其潜伏期长和无明显症状更导致它的隐蔽传播和快速蔓延。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监测有助于掌握艾滋病流行动态 ,预测其流行趋势 ,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2年我们加强对本市各类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 ,共检出HIV感染者 92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来源于我市强制戒毒所、女子教育所、医院就诊者、自愿来检者等。采集静脉血 2ml,分离血清待检。用ELISA(HIV1 + 2 )试剂检测血清中HIV抗体 ,操作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阳性结果用 2个不同厂家的试剂复核 ,复核结果…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探讨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对于检测大鼠急性肝衰竭(ALF)和指导预防性用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8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即对照组(8只)、模型组(8只)、乳果糖组(6只)和美常安组(6只)。实验第1~8天,对美常安组予以美常安稀释后灌胃,乳果糖组予以乳果糖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6、7天,对模型组、乳果糖组和美常安组大鼠均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第8天,采用2D-SWE技术测量4组大鼠肝脏硬度值(LSM)。构建ROC曲线,根据AUC选出准确率最高的LSM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第9天,取大鼠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模型组主要病理表现为炎症、坏死;美常安组及乳果糖组炎症坏死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对照组表现为正常肝组织。根据模型组LSM构建的ROC曲线中,平均值诊断效能最佳;以8.44 kPa为截断值,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68、100%和62.50%。模型组LSM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ALF大鼠LSM增高。2D-SWE对检测ALF及预防性用药后疗效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9.
三种乙肝病毒检测方法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指标不同模式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率;不同模式下前S1抗原的阳性率;乙肝核酸值;前S1抗原结果与HBV-DNA拷贝数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的模式中,HBV前S1抗原的检出率较高(72.97%),e抗原阳性组最高(88.89%),乙肝病毒DNA的拷贝数也较高。乙肝病毒DNA的拷贝数与Pre-S1的酶免检测结果的吸光度值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590)。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指标有较好的互补性;利用Pre-S1的酶免检测结果结合e抗原可以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数量。  相似文献   
90.
肝炎科护士职业防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护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的严重损失.现将肝炎科护士自我防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