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7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50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41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623篇
预防医学   59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57篇
  5篇
中国医学   316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4年   7篇
  1962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9 毫秒
61.
[目的 ] 建立应用微流芯片检测甲 1型、甲 3型、乙型流感病毒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RT -PCR)产物的方法 ,在mRT -PCR扩增核酸的基础上自动化灵敏的定量检测扩增产物 ,快速检测甲亚型、乙型流感病毒 ,帮助临床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 ,以及明确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感染、流行情况。  [方法 ] 采用经MDCK细胞分离培养的甲 1型、甲 3型、乙型流感病毒毒株病毒液 ,使用 3组特异引物经mRT -PCR扩增核酸 ,扩增产物分别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经Caliper10 0 0微流芯片分析仪自动化检测和经 2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 [结果 ] 设计三组引物对相应甲 1型、甲 3型、乙型流感病毒靶基因的mRT -PCR扩增产物片段分别为 43 0bp、2 10bp、3 91bp ,本实验mRT -PCR扩增产物经 2 %琼脂糖凝胶电泳 ,与Marker比照 ,DNA条带基本在此位点附近 ;产物采用毛细管电泳法经Caliper10 0 0微流芯片分析仪后 ,分别于 413bp、2 0 3bp、3 79bp处出现陡峭的峰 ,如图所示。 [结论 ] 应用微流芯片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可对流感病毒mRT -PCR产物进行定位及相对定量 ,有助于快速诊断流感病毒感染 ,有助于对流感的监测。  相似文献   
62.
云南中医学院贫困学生实习前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贫困医学生综合性心理干预模式的实施和效果,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将实习前贫困生分为干预组(47名)和对照组(45名),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模式,对干预组进行了为期8周的综合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3种心理量表对2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测试.结果干预后,2组学生SCL-90量表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差异有显著性;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康奈尔医学指数总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预后心理测试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综合干预模式是提高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一、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个新型的疾病吗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感课题组在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HA片段的进化速率和进化分歧时间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分离的人源性和猪源性H1序列的进化速率相似,快于中国大陆、慢于欧洲;起源时间也相似,均短于中国大陆和欧洲.  相似文献   
64.
多重填充方法评估日本血吸虫病感染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粪检感染率进行评估。方法 从全国12个先经血检过筛后再用粪检进行确诊的监测点中随机抽取一个。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居民与血吸虫病感染有密切关系的因素,采用多重填充方法对血吸虫病粪检感染率进行估计。结果 监测点居民粪检感染率约为20%,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阴性者415人中有8%左右的居民被漏检。结论 居民血吸虫病粪检感染率被低估了5%左右。  相似文献   
65.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与无菌性脑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ho enteroviruses,NPEV)是除脊髓灰质炎病毒(pohovirus,PV)外所有肠道病毒的总称。NPEV感染多数情况下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有时也会引起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多种多样,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都能使感染者发生无菌性脑膜炎。但研究表明,NPEV是目前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爆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为此,本文拟就NPEV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病原分型、鉴定诊断及流行概况作一综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6.
饮水与上消化道癌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饮水类型与上消化道癌症(肝癌、胃癌、食管癌)发病危险度的关系。方法 在江苏省泰兴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病例各204、206、218例,对照415例。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及95%可信区间。结果 所有饮水类型中,浅井水和河水所占比例最高,平均饮用年限最长。饮河水史与胃癌、食管癌上升的危险度有关,而饮浅井水显示与胃癌下降的危险度有关,均呈明显剂量一效应关系;将只有自来水饮用史而无河水饮用史的人群作为参照组进行比较,河水饮用在3种癌症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剂量效应关系;当饮用年限大于37年时,肝癌、胃癌、食管癌调整的危险度分别上升到3.37(95%可信区间:1.36~8.39),5.41(95%可信区间:2.24~13.11),5.93(95%可信区间:2.35~14.93)。此外,肝癌危险度随个体饮生水频率的增高而上升,剂量-效应关系显著,经常饮用肝癌危险度上升到3.4。结论 河水暴露可能与当地胃癌、食管癌的高发有关,饮生水可能增高个体患肝癌的危险度,自来水则对3种癌症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2004年7月上海市闵行区某塑料制品厂发生一起聚集性急性戊型肝炎(戊肝)疫情,25名共同就餐职工中出现3例病例,罹患率为12.0%。该单位某职工分别于2004年6月28、29日在两家餐厅设婚宴宴请同厂管理人员19名和同车间同事6名共计25人,其中男21人,女4人,年龄为18~59岁(32.0岁±11.3岁)。7月30日对25名共同聚餐职工和3名餐厅厨师,询问近2月内健康、考勤和聚餐当日食品食用情况,采集5ml静脉血,进行ALT和HEV-IgM/IgG(新加坡GENELABS公司产品)的检测。本次疫情全部发生在25名共同就餐职工中。首发病例出现于7月2日(ALT1536U/ml,SB211.8μmol…  相似文献   
68.
目的开发使用方便的野外宿营地虫害防制技术。方法按配方将药物附着在市售包装纸上,检验合格后进行实验室和现场灭臭虫试验,并作稳定性观察。结果实验室试验,接触药纸1~15 m in,臭虫24 h杀灭率100%,现场试验,20 d臭虫密度下降率97%以上,对其他爬行昆虫也有一定的作用,药纸有效期1年。结论简易灭虫药纸可以有效地防制野外爬行昆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9.
肥胖学生血脂变化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肥胖学生血脂变化的特点,为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88名肥胖和88名对照组学生进行血脂检查,并分析血脂与体重、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肥胖学生存在血脂紊乱的占47.73%、胆固醇(TC)异常的占29.55%、三酰甘油(TG)异常的占19.3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的占19.3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的占5.68%,对照组学生分别占15.91%,1.14%,5.68%,2.27%,9.09%。其中血脂,TC,TG,LDL-C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和对照组的HDL-C均数分别为1.28,1.4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学生中,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随着体质量增加而上升。结论肥胖学生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表现为高TC,TG,LDL-C,而且血脂紊乱与体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70.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7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7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药物基础上给予静脉点滴参麦注射液30~40m l/d,治疗2~3周,并设对照组48例,治疗前后进行多项指标对比,察观心功能、心率、临床症状、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经等指标变化。结果参麦注射液对改善心功能、降低心率,心胸比及左室舒张末内经有明显作用(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