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社会支持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健康素养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3—7月选取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30例,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2份,其中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5.28%。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与健康素养成正相关(r=0.359,P0.05)、与社会支持成正相关(r=0.277,P0.05);健康素养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3%。结论社会支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健康素养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关注社会支持不足的高血压患者,努力提升其健康素养,对促进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素养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方便抽样抽取230例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HLSCP)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与健康素养成正相关(P<0.01)、与社会支持成正相关(P<0.01);健康素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且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31.3%。结论 关注和提高健康素养对促进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牛膝多糖硫酸酯体外和体内抗艾滋病病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膝多糖硫酸酯(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 sulfate,ABPS)为牛膝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获得的产物,其结构清楚、理化性质稳定及分子质量小,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作用。本文研究其在体外和体内的抗艾滋病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活性。体外采用 3H掺入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BPS对HIV-1逆转录酶和整合酶的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s,IC50)分别为(2.948±0.556) μmol·L-1和(0.155±0.030) μmol·L-1, 但25 μmol·L-1 ABPS对HIV-1蛋白酶无效。ABPS在MT-4细胞培养内对HIV-1实验病毒株IIIB和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内对AZT耐药病毒株的急性感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但在HIV-1 IIIB慢性感染的H9细胞培养中则无效。血清药理学研究表明,单次腹腔注射大鼠ABPS 125 mg·kg-1或连续腹腔注射小鼠ABPS 3 mg·kg-1(qd×20)后鼠血清在MT-4细胞培养内对HIV-1 P24抗原都有抑制作用,但口服ABPS生物利用度低,灌胃大鼠ABPS 2 g·kg-1或灌胃小鼠ABPS 300 mg·kg-1无效。实验结果提示ABPS有抗HIV-1作用,有可能用于防治HIV-1感染,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本文发展一个实用改进方法以合成具有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天然产物的类似物11-去甲胡桐素A[(±)-1],方法改进包括以间苯三酚为起始原料与正丁酰乙酸乙酯在饱和氯化氢甲醇存在下,经过Pechmann反应生成5,7-双羟基-4-正丙基香豆素(3),再与巴豆酸用多聚磷酸作溶剂及催化剂进行酰化,同时分子内环合得到收率为70%关键中间体苯并二氢吡喃酮(4),并与缩醛1,1-二乙氧基-3-甲基-2-丁烯用微波辅助催化得到苯并吡喃(6), 最后用Luche还原以CeCl3·7H2O作催化剂, 在低温下经NaBH4选择性还原化合物(6)得到目标产物即消旋11-去甲胡桐素A (±)-1。上述4步反应总收率32%, 比原方法提高1倍。体外研究表明(±)-1对HIV-1(野株)及耐药株均有明显抑制逆转录酶和P24抗原的活性, (±)-1在细胞培养内分别与作用机制不同的3种治疗艾滋病药物(AZT、 T-20、 Indinavir)都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小鼠急性毒性, (±)-1的LD50灌胃给药为735.65 mg·kg-1, 腹腔给药为525.10 mg·kg-1。小鼠灌胃给与(±)-1血浆峰浓度(Cmax)与药时曲线面积AUC0-∞分别为0.54 μg·mL-1及1.08 (μg·mL-1)·h。为了初步观察(±)-1的体内药效,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小鼠腹腔注射1次(±)-1或临床有效对照药奈韦拉平,30 min和60 min后血清有相似的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实验结果提示去甲11-胡桐素A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鼠尾草属是唇形科植物,全世界约900种,中国约29种,药用的近30种。药用的鼠尾草属植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除抗氧化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外,随着对该属植物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成分被分离和鉴定,并发现有良好的抗肿瘤、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等活性。现主要对近5年国内外有关该属植物分离的新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对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民间验方实用价值高,并具备简、便、廉、验四大特点。许多民间偏方有它的优势,针对性强,只要对症,一用就灵。但受到传统的影响,民间秘方正在失传,作者呼吁发掘利用民间秘方。  相似文献   
27.
治疗乙型肝炎新药肝龙胶囊的药效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肝龙胶囊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效果和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以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静脉注射感染雏鸭为模型,于感染第7天后分组灌胃肝龙(GL)胶囊浸膏0.5,1.5,3.0 g.k-g1.d-1,阳性对照组给予无环鸟苷(ACV)或磷羧基甲酸钠(PFA)。采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鸭血清DHBV-DNA,以病毒抑制率为疗效指标;(2)以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CC l4肝损伤为模型,给予GL浸膏(200 mg.kg-1)。测定SGPT值,并取肝脏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1)GL三个不同剂量组对DHBV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2)GL降低CC l4肝损伤小鼠血清SGPT值并减轻肝细胞损伤。结论肝龙胶囊可抑制雏鸭体内DHBV-DNA的复制并能保护CC l4所致的小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28.
茂名市地处粤西亚热带,属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高发区.历史上散发流行从未间断,爆发流行时有发生。实行计划免疫后,“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为摸清实行计划免疫七年后人群中脊灰病毒携带状况,为进一步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3年进行了健康人群脊灰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29.
银藤丸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藤丸系我市名中医赖玉琴主任医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经验方,在我院临床运用多年.2004年5月~2006年9月,笔者采用银藤丸治疗慢性盆腔炎20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小肠间质瘤(SIST)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辅助检查、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影响复发和生存的因素,以期提高SIST的诊疗水平。方法 分析接受手术切除的原发S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辅助检查检出率;应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绘制Nomogram图及校正曲线检验模型预测能力。结果 本研究纳入132例SIST患者,首发症状以腹痛最常见,其次为消化道出血。术前辅助检查中以腹部增强CT检出率最高(阳性率为90.7%)。免疫组化显示CD117和DOG-1阳性率为97.0%和94.7%,CD34阳性率为68.9%,基因检测显示KIT和PDGFR-α突变率分别为91.2%和2.7%。术后口服3年伊马替尼的高危SIST患者的5年复发率、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5.6%、87.2%和70.7%,5年累积复发率、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24.2%、81.1%和64.7%。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男性、肿瘤最大径>5 cm和核分裂像>5/50 HPF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