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17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自东北淫羊藿(EpimediumkoreanumMakai)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数据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金丝桃甙(hyperin)(1),淫羊藿甙-Ⅱ(icarisidⅡ)(2).淫羊藿甙-Ⅰ(icarisidⅠ)(3)和淫羊藿甙(icariin)(4).其中,金丝桃甙在本种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同时,我们又利用1H-1Hcosy和13C-1Hcosy谱,对原文献中化合物2部分C信号的归属进行了修正,另外,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甙(icarrin)对氢化可的松造成的小鼠阳虚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2.
眼内炎的超声诊断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杨文利,董东生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胡士敏,陈英杰眼内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多继发于内眼手术、球内异物潴留、眼内容脱出等疾病。由于病原体进入眼内,首先在前色素膜产生化脓性炎症,随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侵入玻璃体内,形成玻璃体脓肿。...  相似文献   
93.
人参单体成分药理活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举世瞩目的珍贵中药材。关于它的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国外始于70年代,国内始于80年代初期。特别是80年代开始,由于药理研究的细胞分子水平不断提高,少量样品即可进行实验,所以发展很快,逐渐揭示出人参多种药理  相似文献   
94.
太子参化学成分的研究(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太子参[Pseudo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Hoffm)]中分离出一种新化合物,用IR,FAB-MS,~1H-~1H COSY,~(13)C-1H COSY光谱以及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O-β-D-葡萄糖醛酸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棉根皂甙元-28-O-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95.
96.
<正> 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叶中分离出十七个单体化合物。用IR,FD-MS,~1H-NMR,~(13)C-NMR及化学方法等鉴定了两种微量成分:20(R)—PPD(Ⅰ)和3β6α、12β—三羟基—20(22)、24—达玛二烯—6—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Ⅱ),前者是从人参叶中得到的已知成分,后者则是一个新化合物,命名为人参皂甙—Rg_4(Ginsenoside-Rg4)。化合物(Ⅰ)为白色针晶,熔点:243~245℃,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性。~(13)C-NMR谱示有三十个碳,表明为三萜类化合物。经与已知化合物的~(13)C-NMR谱比较,鉴定该  相似文献   
97.
胃癌患者临床病理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腹腔游离癌细胞的关系 ,为腹腔化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学方法检测 74例胃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 ,并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结果 当肿瘤浸透浆膜、浆膜受浸面积大于 10cm2 、肿瘤为低分化腺癌、弥漫型生长时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腹腔游离癌细胞与肿瘤的低分化、弥漫型生长、浸润浆膜的范围等临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国内外文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急性脑外伤所见的心电图(ECG)改变报进甚多,而关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简称 CNS)疾病所见的心电图改变报道甚少.本文分析了我们两院儿科1980~1988年141例因 CNS 疾病住院患儿的 ECG 改变.  相似文献   
99.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人参和西洋参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人参和西洋参各自的特征性成分,并且鉴定人参特征成分RC为人参皂甙Rf,西洋参特征成分RA为24-(R)-假人参皂苷F11。而且比较了它们的主要人参皂甙在量上的差异,为区别人参和西洋参提供了 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揭示栀子黄色素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与多酚、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含量的关系,明确栀子黄色素中主要的抗脂质过氧化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HPD100和乙酸乙酯纯化栀子黄色素,用福林-酚法测定多酚含量,HPLC法测定栀子苷含量,UV法测定西红花苷-Ⅰ含量,并采用硫氰酸铁法评价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结果抗脂质过氧化能力随绿原酸(0.001~0.006 7mg·mL~(-1))、栀子苷(0.002 5~0.013mg·mL~(-1))和西红花苷-Ⅰ(0.001 5~0.004mg·mL~(-1))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质量浓度为0.002mg·mL~(-1)时,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绿原酸>西红花苷-Ⅰ>栀子苷。结论栀子黄色素中多酚、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都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