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10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改变了以往经典式、局限的Halsted理论。乳腺癌外科治疗进入到以乳腺癌生物学特性指导乳腺癌治疗方式的时代。乳腺癌外科治疗已取得很大的进展,缩小手术范围成为当今乳腺癌手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2.
应用肝干细胞治疗难治性肝病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肝干细胞具有多源性、增殖能力强等特性,使得肝干细胞移植有望成为治疗各种难治性肝病的一种高效手段;近年来,关于肝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依然存在众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笔者对肝干细胞治疗难治性肝病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3.
Tru-Cut针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Tru-Cut针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91例可疑性乳房肿物的患者,行Tru-Cut针乳腺肿物穿刺活检(TCNB);标本送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癌者行乳房根治性切除;而TCNB结果阴性乾,行肿物切除冰冻活检后决定手术方式。结果 91例患者中,TCNB阳性结果54例,阴性37例,假阴性8例,没有假阳性结果。TCBN诊断的敏感性87.1%,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78.4%。总的准确性91.2%。TCNB的准确性与肿物的大小有关,肿物越大,准确性越高。结论 TCBN诊断乳房可疑性肿物的准确率高,没有假阳性结果报告;且操作简单和不需要特殊的训练,适合于临床实践中推广,尤其是广大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4.
"两步评估法"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步评估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价值。方法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评估可分两步进行:首先对67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进行改良T分期,并分析T分期对肿瘤切除率、手术方法的指导作用及与预后相关性;再采用改良T分期结合Bismuth分型方法分层,分析两者结合后对可治愈性手术方式选择及切除率的指导价值。结果改良T分期与肿瘤切除率、切缘阴性率及预后相关。随着T分期的增高,切除率及切缘阴性率显著下降(P= 0.032),T3期手术切除机会很小并且不能行治愈性切除;随T分期的增加,1、3年生存率下降(P<0.001)。但不同T分期的可治愈性手术方式无差异(P>0.05)。再结合Bismuth-Corlette分型表明T1/Bismuth-Ⅰ型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分期/分型(P<0.05),T1及T2期治愈性手术方式符合Bismuth-Corlette分型手术原则。多普勒彩超联合MRI和MRCP对肿瘤的T分期、Bismuth分型最有价值。结论"两步评估方法"能较好地评估肿瘤可切除性、根治切除率及预后情况,并能指导具体的治愈性手术方式的选择,是一种理想的胆管癌术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总结严重肝外伤的处理经验.方法 对1991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治的32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肝外伤Ⅲ级16例,Ⅳ级11例,V级5例.行单纯修补缝合6例;大网膜填塞加缝合9例;明胶海绵填塞加缝合6例;纱布填塞3例;不规则肝段切除7例,规则右半肝切除1例.痊愈25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大血管破裂失血性休克4例,死于颅脑外伤、肝创面再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8例发生近期并发症,其中再出血2例,均再次手术止血.膈下感染2例,胆漏1例,肝脓肿1例,应激性溃疡1例,急性肾衰1例.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尽快救治失血性休克,是降低严重肝外伤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病理微环境体外诱导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表达肝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悬滴培养ESC发育5~7d的拟胚体,将其离散细胞种植于不同的分化体系,观察ESC在自主分化、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或5%淤胆血清 HGF诱导下每天的分化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以及细胞的糖原、甘油三酯、白蛋白及尿素氮合成功能,细胞吲哚氰绿(ICG)和荧光二乙酯(FDA)染色的情况。结果ESC自主分化难以控制,分化为3个胚层的细胞。HGF促进ESC向内脏内胚层和中胚层(心肌)分化,但两者仅能表达低水平的肝细胞特异性功能。引入淤胆血清的HGF诱导体系中ESC能分化为较为均一的多角形细胞,具有较高水平的糖原、甘油三酯、白蛋白和尿素氮合成能力,ICG和FDA染色阳性。结论自主分化和HGF诱导ESC表达肝细胞代谢的能力有限。体外模拟病理性微环境可诱导ESC定向分化为肝系细胞,并具有较高水平的肝细胞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07.
108.
微创外科的发展使腹腔镜在胰腺癌的姑息性治疗 ,胰腺切除术及胰腺囊肿内引流术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仅对腹腔镜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一、腹腔镜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Castillo等[1] 首先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 ,以发现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结节 ,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探查。国外学者制订了胰腺癌腹腔镜探查的基本步骤 :腹壁戳孔分别局部麻醉 ,腹腔镜伸入腹腔后首先系统地探查结肠 ,次之探查小肠及胰腺原发病灶 ,接着探查肝门、门静脉及腹腔干周围淋巴结 ,然后通过胃结肠韧带探查Treitz氏韧带根部。…  相似文献   
109.
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硬化模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通过对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cle,TAA)诱导浓度的改进拟探讨有效缩短大鼠肝硬化模型诱导时间的方法,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与分组 纯系SpragueDawley(SD)大鼠80只,雄性,体重180~220g,由中山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在动物实验中心按标准方法饲养。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只):用改进的诱导方法进行诱导;对照组(40只):用传统的诱导方法进行诱导。2.试剂 硫代乙酰胺(TAA,北京朝阳区红星制药厂生产,批号:930805)用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0.
开腹胆总管探查并放置T管引流是国内外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常用术式.而微创外科的发展为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提供了多种途径.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并在胆总管中置入专利的"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应用胃镜将内引流管拔除的方法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满意.现将该术式与常规开腹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关资料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