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例1,男,65岁,反复胸闷5年,因胸痛伴大汗2 h入院.体检:R 24/min,P 60/min,BP 95/55 mmHg(1 mmHg=0.133 kPa),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底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界正常,HR 60/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0岁。反复胸闷、心悸、头晕、乏力5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胸闷、心悸、头晕、乏力,休息后缓解。门诊多次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但未行进一步检查。体格检查:血压156/92mmHg,心浊音界位于右侧胸腔,心右缘位于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内0.5cm,心左缘位于胸骨左缘0.5cm处,心率45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胃泡鼓音区位于右侧,余无异常。辅助检查:三大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显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交接区逸搏心律,aVL P-QRS-T波均倒置,aVR P波直立,V1-V6 QRS波群均呈rS型且振幅逐渐降低;校正后心电图(左右手反接、V1-V6电极依次置于右侧相应位置)正常。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交接区逸搏,最长R-R间期4.2s。X线胸片示右位心;64排螺旋CT示心脏结构、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左右完全转位呈镜像右位心,冠状动脉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脏镜像右位,其它正常。临床诊断:内脏转位,镜像右位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血压病2级(高危)。行DDD永久起搏器(美敦力公司KD701)植入术。术后X线胸片示电极导线位置良好,起搏器工作状态正常(图1、2),1周后拆线出院。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8年6月~2001年10月对收住30例高血压危象病人采用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盐酸地尔硫治疗,与同期采用盐酸乌拉地尔治疗的28例患者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中医辨证分型与胰腺素抵抗(ISR)的关系。方法:将50例CHD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和气阴两虚3型,测定3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浓度和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及相关的血脂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与2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D组FBG、Ins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IAA阳性率(40%)较健康对照组(5%)升高(P<0.01);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的ISI较健康对照组和气阴两虚型降低(均P<0.01),IAA阳性率(50%,47.37%)则较健康对照组(5%)和气阴两虚型(15.38%)增高(P<0.05,P<0.01),而Ins浓度仅在心血瘀阻型增高(P<0.05);此外,CHD及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结论:部分CHD患者存在ISR,且主要与心血瘀阻和痰浊壅塞两型有关,其原因部分系血清中存在的IAA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舒心方缺氧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模型,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舒心方能够明显促进缺氧环境下内皮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的数目。结论:舒心方对缺氧环境下内皮细胞增殖和DNA合成有促进作用,提示舒心方在缺血心肌新生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病死率有增高的趋势。2003年2月以来笔者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心绞痛15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6岁。因胸闷、胸痛2d入院,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史17年(诊断依据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标准),一直服用泼尼松20mg/d维持治疗,发病前3d自行减量至10mg/d。体检:T38.3℃,P110次/min,R24次/min,BP165/98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唇无发绀,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两肺可闻及中等量湿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双脚趾可见干性坏疽。实验室检查:WBC4.3×109/L、N89.6%,PLT100×109/L,尿蛋白,血沉113mm/h,血清ANF效价≥1∶160,dsDNA( ),AST126IU/L(10~42IU/L)、CK1038IU/L(22~26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中可溶性髓样细胞促发因子受体-1(sTREM-1)表达的变化,并探讨了其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另取同期有类似冠心病症状但冠脉造影或CTA检查未见斑块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A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sTREM-1的检测使用ELISA法。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患者sTREM-1的表达水平为(1.84±0.35)ug/L,对照组sTREM-1的表达水平为(0.76±0.18)ug/L,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粥样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sTREM-1表达水平分别为(1.32±0.28)和(2.31±0.56)ug/L,统计学分析显示不稳定组sTRE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结论sTREM-1表达的升高是冠脉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水平的变化可用于冠脉病变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附强心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对血管紧张素Ⅱ和脑钠素的影响。方法:8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强心丸。疗程12周。观察两组心功能分级、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在降低LVEDD及增加LVEF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NT-proBNP、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强心丸能使CHF患者LVEF上升,减小LVEDD,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NP和AngⅡ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