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2019年5月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全面启动,引起公立医院高度关注。本文首先对我国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政策和相关工作进行了梳理;其次对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主要特点、《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主要内容、几项特殊指标进行了解读;最后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评价,包括指标体系逻辑性、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数据质量、指标数值导向性、考核结果可比性、指标体系信效度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孕产妇首次剖宫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TOLAC)引起子宫破裂的重要因素及预防。方法 选取2015-10至2017-10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在孕30周首次筛查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无试产绝对禁忌证者共412例,分析样本的分娩方式及导致子宫破裂重要因素。结果 经过回顾性分析得出,共有215例进行了TOLAC,试产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成功率为72.56%(156/215),剖宫产率为27.44%(59/215),完全子宫破裂发生率仅为0.47%(1/215)。根据试产结局将样本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及再次剖宫产组,其中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再次剖宫产组(P<0.01);对13例发生子宫破裂的孕产妇样本数据进行比对,探究共同特征,得出胎心及宫缩异常等指标是共性因素。结论 TOLAC绝对危险性很小,产妇年龄、巨大儿及瘢痕厚度等均不是绝对禁忌证,但在做最后决策时,必须考虑本文推断出的共性因素,即胎心和宫缩情况,以提高TOLAC的成功率,降低子宫破裂发生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移位骨折的效果。方法:24例(26足)跟骨粉碎移位骨折,按Sanders分型II型16足,III型10足,采用跗骨窦间隙切口行锁定钛板螺钉内固定,恢复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跟踪随访6~48个月,术后患足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16足,良10足,无1例发生软组织并发症。结论:跗骨窦切口入路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后关节面显露满意,临床疗效良好,是SanderII、III型跟骨移位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4.
95.
眼睑癌是指发生在眼睑及其附件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恶性黑色瘤等,发病率占眼部恶性肿瘤的39%,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由于眼睑所处的位置特殊,手术切除的深度和广度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彻底的手术切除是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我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在外院诊断眼睑癌并单纯局部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掌握本社区内各年龄段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了解影响本社区内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主要因素,为将来针对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制订干预措施以及更有效的管理社区高血压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 选取本社区内3 0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的年龄分成A组(35~54岁)、B组(55~64岁)、C组(≥65岁),采用自制的问卷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血压总控制率为36.89%,A、B、C 3组人群血压控制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5,P<0.05).超重和肥胖、服药依从性差是影响3组人群血压控制率共同的危险因素,而低钠饮食是影响3组人群血压控制率的共同保护性因素.吸烟是影响A组和B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共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94[95%CI(1.16,2.570)]和1.496[95%CI(1.360,1.683)].良好的睡眠质量及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090[95%CI(0.059,0.138)]和0.058[95%CI(0.411,0.819)].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具有不同的社区特点以及影响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在高血压的社区综合干预中应对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利用电击转染技术将pEGFP-N2基因导入神经干细胞的条件。方法:取SD胎鼠(14 d)的纹状体,将细胞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N esti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并将pEGFP-N2基因分别在100 V、80μs,200V、80μs,300V、80μs以及400V、80μs的4种不同电击转染条件下,导入神经干细胞。结果:N estin免疫荧光染色后呈阳性,确定为神经干细胞。在200V、80μs条件下,转染效率达80%以上,是4种条件下的最高转染效率。结论:在200V,80μs的电击转染条件下,基本无细胞死亡,达到80%以上转染效率,实现了4种不同条件中的最高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98.
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根据全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肾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5)/10万,死亡率约为1畅5/10万左右[1]。在过去的数十年中,RCC的诊疗方式已有很大改变,不再依赖于血尿、腰疼、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肾癌预后较之前明显好转,死亡率明显下降。由于肾肿瘤的发现时间提前,创伤较大的根治性肾脏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 ,RN )不能适应处于早期阶段的肾肿瘤,且根据大量询证医学证据证明,早期的RCC特别是肿瘤直径<4cm (T1a N0 M0)行保留肾单位肾脏部分切除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 ,NSS )能够取得与 RN 相当的效果[2‐4],并可以保留一部分肾功能。除了开放性手术以外,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laparo sc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 ,LNSS)以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c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RALPN)已成为主流的手术方式。但 LNSS手术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一个客观的肿瘤术前评价系统。本文主要对现有的3种主流NSS术前评价系统进行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目前居全球疾病死亡原因第4位,是当今危害人民健康主要疾病之一。气道重构(mrwayremodeling)是COPD主要病理特点之一,可引起气道阻塞和肺的弹性回缩力下降,在气流受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患者,男,40岁,主因活动后气促1年余,加重伴咳嗽、咳痰20 d于2014年8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有吸烟史30年,约20支/d,饮酒史30年,2~3两白酒/d。患者于入院前1年余出现活动后气促,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可平卧,无咳嗽、咳痰,无咯血、胸痛,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多家诊所,予以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仍反复发作,未进一步诊治。入院前20 d患者气促程度明显加重,并出现咳嗽、咳痰症状,为黑色黏痰,易咳出,无咯血、发热,于当地县医院住院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2014年7月30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胸部CT示:气管内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最大截面约1.1 cm ×1.4 cm,考虑气管内异常密度影,痰栓?建议复查或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提示:声门下主气管约3 cm处可见新生物(图1-A),触之易出血,取活组织送检病理。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入院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哮鸣音,未闻及湿性啰音,心脏及腹部未查及异常。进一步完善检查:胸部增强CT提示:胸廓入口水平气管左前壁可见突向腔内的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病灶中等强化,气道明显变窄。血沉、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血癌胚抗原、角质蛋白CYFRA21-1在正常范围,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20.82 ng/mL,稍高于参考值范围。2014年8月4日门诊支气管镜病理结果回报:腺样囊性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