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炎症反应(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炎症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及反应活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粘附分子的表达来实现的,其机制主要是竞争性抑制花生四烯酸产生的类二十碳烷酸化合物。目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已开始在严重创伤、感染中应用,初步显示具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开腹肝脓肿置管引流并门静脉置管术后经门静输入消炎药物治疗肝脓肿效果。方法分析12例细菌性肝脓肿直径〉5cm,采用开腹肝脓肿置管引流并门静脉置管术后经门静脉输入抗生素方法及疗效。结果 8例术后伤口感染经换药痊愈。术后6例患者出现少量胆漏,1周内胆漏停止。1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分隔性细菌性肝脓肿直径〉5cm,采用开腹肝脓肿置管引流并门静脉置管术后经门静脉输入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患儿,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对护理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儿科门诊护理的态度、职业素养、健康知识宣教和护理操作规范度的评分分别为(8.29±0.58)分、(8.51±0.47)分、(8.71±0.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0.37)分、(7.01±0.29)分、(6.74±0.50)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名患儿家长对护理非常满意,13名基本满意,仅有2名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08%;对照组28名患儿家长对护理非常满意,13名基本满意,有10名不满意,总满意率80.39%;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护理中开展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儿科门诊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4.
载α-干扰素的聚-L-乳酸片层粒子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晶性聚-L-乳酸(PLLA)以非溶剂沉淀技术制得粒径均匀的片层粒子(简称片粒),其粒径为3-5μm,呈菱形或阶梯状不规则外形,PLLA片粒在无任何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的条件下制得,表面清洁,不含有任何杂质,十分有利于以吸附方式携载蛋白,从而避开有害的有机溶剂环境及机械搅拌,有效地保护蛋白分子,以α-干扰素(IFN-α)为模型蛋白,发现当IFN与PLLA片粒的质量比小于1%时,IFN的吸附效率可超过95%,所携载IFN的释放可延续10d以上,释放的IFN完好地保留了原有的生物活性,PLLA片粒具有易被巨程式细胞吞噬的特性,该特性对于激活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进一步增强人体的免疫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免疫调整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功能状态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机体免疫状态的调整已成为当前MODS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胸腺肽在MODS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125I粒子瘤内植入治疗肝癌已经在临床广泛采用并显示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放射性微球肿瘤内直接注射是除经肝动脉放疗栓塞外肝癌内放射治疗的另一重要途径,其操作简便,可以有效地避免放疗栓塞中核素泄露带来的异位放射并发症。本文就肿瘤内125I粒子植入和放射性微球注射治疗肝癌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常用免疫抑制剂对急性胰腺炎免疫异常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已经证实,免疫功能异常是急性胰腺炎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1,2].推测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其免疫调节作用,而对急性胰腺炎有普遍治疗效果.为证实这一假说,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氟尿嘧啶,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和氨甲喋呤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及其治疗效果. 1.材料和方法:(1)动物:10~12周龄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由华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2)急性胰腺炎模型和细胞因子检测:SD大鼠,共分6组,实验前16 h禁食不禁水.1组:正常对照组(n=6).2组:采用5%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开腹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0.6 ml/kg.制成胰腺炎模型;不治疗(n=8).余下各组在胰腺炎诱导成功后0.5 h分别经阴茎背静脉注射氟尿嘧啶40 mg/kg(3组n=6);甲泼尼龙30 mg/kg(4组n=6);环磷酰胺20 mg/kg(5组n=6);氨甲碟啶1.2 mg/kg(6组n=6),所有动物术后皮下输液6ml/kg-1@h-1).24 h后处死动物;抽血采用Bioassay法测定血TNF-α,IL-1,IL-6水平;采用标准商用试剂盒ELISA法测定血IL-10,TGF-β水平及胰淀粉酶,胰腺湿重.  相似文献   
28.
肝内胆管结石症行肝脏移植(附1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症作为肝移植指征之一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对1例28岁男性患广泛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汁性肝硬变的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移植后恢复良好,已出院,无术后感染发生。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作为肝移植指征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29.
大黄对小鼠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黄对小鼠小肠 型磷脂酶 A2 ( 型 PL A2 )、溶菌酶分泌的影响。方法  4 0只健康 ICR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大黄汤剂、生理盐水灌胃 ,每 8h一次 ,每次 0 .3ml。 2 4 h后处死小鼠 ,切取小肠。用 10 0 g/ L 乙酸溶液冲洗肠腔、收集灌洗液及制备小肠组织匀浆。分别测定灌洗液和组织匀浆中 型PL A2 活力、溶菌酶含量。结果 小肠灌洗液中的 型 PL A2 活力和溶菌酶含量实验组比对对照组明显高 (P<0 .0 1) ;小肠匀浆中的 型 PL A2 活力、溶菌酶含量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低 (P<0 .0 1)。结论 大黄能刺激小鼠小肠肠壁分泌 型 PL A2 、溶菌酶 ,使肠腔内的 型 PL A2 、溶菌酶含量增加 ,增强肠粘膜屏障。  相似文献   
30.
大黄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为探讨大黄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的效果和机理,作者采用脱氧胆酸胰管注入法制备成大鼠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术后每8小时分别经口饲喂10%的大黄汤剂1.5ml或生理盐水1.5ml.模拟手术组大鼠仅胰管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术后48小时处死动物。分别测定肠运动,血内毒素和淀粉酶水平,并做肠系膜淋巴结和胰腺的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中5只大鼠(5/9),治疗组中1只大鼠(1/8)在实验期内死亡,模拟组无死亡,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