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检测椎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正常成人椎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为正常对照组,回顾性总结分析32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椎动脉异常二维声像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分别与其MRI或DSA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323例异常椎动脉中,内径狭窄76例,闭塞伴斑块26例,走行明显扭曲43例,超声与MRI或DSA检查结果一致;彩色多普勒显示峰值流速明显减低216例,Vmax<25cm/s,椎动脉血流方向与颈动脉部分相反、流速曲线显示以收缩期部分反向血流9例,MRI或DSA检查未能做出诊断;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与颈动脉完全相反、流速曲线显示以收缩期完全反向血流11例(SSS),MRI未能做出诊断,DSA确诊1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测椎动脉对临床脑血管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胸腺肽α1对人淋巴细胞抗感染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基因微矩阵技术研究胸腺肽α1作用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后,细胞内与抗感染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的基因表达谱变化。方法 取正常外周血600m1分离淋巴细胞,实验组加Tα1(0.1μg/m1)刺激,对照组不加Tα。培养48h后,收获细胞、抽提细胞总RNA并纯化mRNA。逆转录反应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cDNA分别标记上荧光分子Cy3和Cy5,与信号转导表达谱基因微矩阵杂交后激光扫描、图像分析。结果 筛选出61种Cy5/Cy3比值大于2或小于0.5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与感染相关的有cAML,P13-K,TSP2,HM74,PIAS,PTP,PSTP等7种基因表达上调,MEK2,MAP3K,Lok等3种基因表达发生下调。结论 Tα1的直接抗感染作用与这些信号转导分子的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莲须的酸水解提取条件及其水解苷元槲皮素和山柰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分析不同来源莲须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莲须样品经体积分数为25%的盐酸-甲醇溶液(1∶4)水解提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水解液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Scientific Syncroni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2 5%磷酸溶液(60∶40),等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70 nm,柱温30℃。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槲皮素和山柰酚进样量分别在0.013 99~0.279 8μg(r=0.999 9)和0.028 70~0.574 2μg(r=0.999 9)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它们的低、中、高3个加入水平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102.4%(RSD=1.9%)和100.1%(RSD=1.7%)、101.2%(RSD=0.87%)和96.0%(RSD=0.18%)、101.8%(RSD=1.7%)和95.5%(RSD=1.6%)。15批不同来源的莲须样品中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0.07~0.76 mg·g-1和0.24~2.40 mg·g-1。其中1号样品(福建福州1)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最高,而14号样品(福建永春)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最低。结论:酸水解提取HPLC法可用于莲须药材中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的测定;15批不同来源莲须的含量测定结果为进一步修订莲须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4.
老干部进入"两高期"后,患大病、重病、急病日益增多,医疗保健已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首要需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老干部提供"全维"优质服务,促进他们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颈髓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收集2005年收治的1例颈髓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例为儿童,确诊后在显微镜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肠源性囊肿,患儿神经根痛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颈髓肠源性囊肿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 MRI特征,其最佳治疗方法是采取显微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6.
杏丁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4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杏丁注射液20ml 5%葡萄糖液(GS)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一疗程。结果 杏丁注射液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有明显差异,临床疗效的改善与血液流变性改善一致。结论 杏丁注射液可显著改变血液流变状态,并能提高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7.
当归红花液的制备和疗效观察何君亚,王扬,何文经,陈建忠,高永伦(空军杭州医院,杭州310004)当归红花液是治疗跌打损伤、腰腿酸痛的口服液。它是根据骨伤科内治法的基本原则组成的方剂。我院自一九九三年二月起作为医院制剂用于临床,收到了非常明显的疗效。现...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与总结自体人工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本院4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钛轮钉血管吻合法和外科血管缝合法进行桡动脉和头静脉端端吻合。结果 40例人工内瘘术中,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36例(90%),外科血管缝合法4例(10%),吻合成功率100%。1例吻合后血管杂音小,第2天杂音消失,改作长期皮下留置导管进行血透;1例鼻咽窝内瘘因伤口肿胀,术后第2天发生内瘘堵塞,重作前臂内瘘成功;1例切口感染,但血管仍保持通畅,经抗感染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轻度手背肿胀18例(25%),数天后肿胀自行消失。结论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成功率高,内瘘成熟快,血管通畅率高,不易形成动脉瘤和静脉血管曲张。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病例的皮肤病理,为探讨TCE引起人类变态反应的免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临床住院病例的皮肤活检标本采用病理常规切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4例多形红斑类型的TCE药疹样皮炎住院患者,皮肤表皮、真皮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皮肤表皮过度角化或角化不全,真皮乳头层淋巴细胞浸润,4例均有免疫复合物小体沉着。结论TCE药疹样皮炎皮肤病理符合变态反应所致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80.
正交设计优选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选择活性炭用量,中间品的pH值,微孔滤膜孔径,活性炭吸附温度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安排四个水平,按L16(45)安排正交实验,用2个指标的加权评分值判定工艺优劣,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实验证明,活性炭对甘草酸二铵有明显吸附作用;影响该药成品率的主要因素为活性炭及pH值;在主药浓度、吸附时间固定的条件下:加炭0.025%、中间品pH值为7.5、吸附温度为70℃、滤膜孔径为0.45μm的优化条件下,活性炭对甘草酸二铵吸附最小、热原检查合格、澄明度、成品率最高。结论配制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要对上述各因素进行控制,避免原料损失,提高成品率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