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目的研究地龙2号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SMA、TGF-β1、MMP-13及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5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龙2号大剂量组和地龙2号小剂量组,8周末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TGF-β1、MMP-13及TIM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地龙2号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α-SMA、TGF-β1、及TIMP-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MMP-13表达显著升高.结论地龙2号抑制大鼠肝脏纤维组织的形成可能与其降低α-SMA、TGF-β1、TIMP-1蛋白表达并促进MMP-1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利凡诺对来源于不同胚层的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形态学观察法观察细胞在经不同浓度利凡诺(3.13、6.25、12.5 μg·ml-1)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后形态学的改变,同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利凡诺的荧光强度.用噻唑蓝(MTT)法以及核仁组织区银染法(AgNOR)检测利凡诺作用后各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利凡诺作用24 h后,肝细胞(BRL-3A)及成纤维细胞(L929)的形态无明显变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突起变细甚至消失,细胞生长速度变慢;伴随药物浓度的增大,单位面积细胞数逐渐减少;3种细胞内利凡诺自发荧光随着药物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而增强.MTT结果显示利凡诺对3种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HuVEC细胞增值能力的抑制强于另外两种细胞(均P<0.01).在不同浓度利凡诺作用下,HuVEC核仁组织区减少幅度较另外两种细胞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利凡诺对来源不同胚层的3种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HuVEC的抑制尤其显著,提示该药对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较为特异.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缺氧肝细胞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方法:缺氧培养肝细胞BRL-3A(氧浓度5%)12 h后取其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培养肝星状细胞HSC-T6,设6、12、24 h 3个时间点,RT-PCR、酶图法分别检测HSC-T6 MMP-2 mRNA表达及其酶活性。以无血清DMEM培养肝星状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随条件培养时间的延长,缺氧条件培养组HSC-T6 MMP-2活性均升高(30.74±8.22、31.71±8.10、49.79±13.61),且高于对照组(18.58±1.62、25.98±2.73、32.14±3.76),但扣除本底后缺氧条件培养基组HSC-T6 MMP-2活性(12.99±2.05、14.01±2.00、29.44±3.62)均低于相应对照组,在6 h和12 h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 h=0.039,P12 h=0.007),缺氧条件培养基组HSC-T6 MMP-2 mRNA表达量(0.44±0.07、3.66±1.10、4.29±0.99)高于相应对照组(0.61±0.07、2.50±0.27、0.52±0.16),差异具有统计...  相似文献   
64.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对该专业的病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了讨论,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  相似文献   
65.
侵袭性骨肿瘤增殖,调亡与生物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侵袭性骨肿瘤增殖,凋亡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石蜡包埋组织内c-myc,Bcl-2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凋亡小体数进行检测。结果:c-cyc,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调亡小体数均以骨肉瘤为最高,软骨肉瘤次之,骨巨细胞瘤最低;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亦以骨肉瘤为最高,但骨巨细胞瘤次之,软骨肉瘤最低。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侵袭性骨肿瘤凋亡相关癌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种共124例侵袭性骨肿瘤凋亡相关癌基因蛋白(c-Myc、c-Fos、Bcl-2)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几种骨肿瘤中c-Myc和c-Fos表达较普遍,但不同骨肿瘤间c-Myc和c-Fos表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值<0.005)。Bcl-2的表达仅见于部分恶性肿瘤病例,良性骨肿瘤均不表达。恶性骨肿瘤三种癌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良性骨肿瘤,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值<0.005)。结论:凋亡相关基因c-Myc和c-Fos的异常活动在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Bcl-2的表达可作为良、恶性骨肿瘤鉴别的一个参考指征。  相似文献   
67.
利用S一180腹水瘤对利凡诺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其对腹水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小鼠体重增值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中、低剂量组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达到116%和100%。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 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DM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1)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4、第8周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检测EMMPR IN、MMP-2表达,图像分析仪分析。结果:正常大鼠EMMPR IN、MMP-2主要表达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足细胞、球囊壁层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模后4、8周时DM组大鼠EMMPR IN、MMP-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糖尿病时肾小球EMMPR IN和MMP-2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引起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9.
为将病理联系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医学生在医学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该论文论述了《尸体解剖与事故鉴定》案例研讨课的设置和实施方案,调研了6次开课的教学效果和反馈,并针对关于加强基础医学知识的整理和系统性理解、提升医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医学人文的思考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教学效果、学生反馈、课程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对该专业的病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了讨论,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