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调的Notch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促进肝细胞转化与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失调的Notch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作用对正常肝细胞转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Notch1、Ras的重组载体NICD-pEGFP-C1、H-Ras-pEGFP-C1,利用重组载体共转染正常肝细胞系L02,用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行体内致瘤实验了解细胞转化状况。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外源性Notch1-ICD能促进L02细胞的增殖,与癌基因ras共转染能显著增加L02细胞的增殖;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共转染的L02细胞,结果显示,随DAPT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活性呈依赖性降低;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共转染外源性的Notch1胞内结构域NICD和Ras能促进L02细胞克隆形成;体内致瘤实验显示,Ras与Notch1-ICD共同作用能促进L02细胞转化。结论:失调的Notch信号与癌基因ras共同作用促使正常肝细胞转化和增殖,从而导致肝细胞恶性转变,同时抑制Notch信号、Ras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肝癌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损伤的共同后果 ,进一步则发展为肝硬化 ,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产生和降解不平衡导致间质胶原及其它基质成分积聚。与基质降解有关的金属蛋白酶近年得到较深入研究 ,特别是 (Ma 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MMP 2初次发现于小鼠转移性肿瘤和兔骨培养中[1- 4] ,研究表明肿瘤源性Ⅳ型胶原酶和源于兔骨培养的明胶酶乃同一种酶。故MMP 2属于Ⅳ型胶原酶 ,又名明胶酶A。Ⅳ型胶原酶 /明胶酶A(72kD)在Ha ras转化的支气管上皮中被克隆出来并作…  相似文献   
3.
背景:黄芪可通过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及在细胞间的堆积、缓解Ca^2+超载、抗氧化等途径抑制凋亡的发生。目的:将黄芪用于未成熟脑缺氧缺血脑损伤的治疗,一方面检测其对海马缺氧缺血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迷宫实验观察黄芪对缺氧缺血脑损伤的成熟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基础医学院病理科。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6在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选取出生7d的同窝SD大鼠114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48只,黄芪治疗组48其。黄芪注射液由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规格为10mL/支,含生药20g。方法:模型组与黄芪治疗组建立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模。黄芪治疗组于造模后即刻及每天同一时间腹腔注射0.08mL黄芪注射液,7d后停药。模型组于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给药。黄芪治疗组及模型组在缺氧缺血后24h,5d断头取脑,假手术组于假手术后24h断头取脑。各组海马区脑损伤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的表达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反应方法进行检查,成年90d龄的大鼠进行三等分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3个实验各自独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海马区脑损伤组织病理学检测。②各组结扎侧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蚤白酶-3mRNA的表达。③三等分迷宫试验结果。结果:实验纳入大鼠11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海马区脑损伤组织病理学检测:假手术组双侧海马区组织无水肿、坏死,神经细胞形态正常。神经细胞数为(87.7&;#177;0.6)&;#215;10^3/高倍视野。模型组24h时结扎侧海马区水肿,细胞周围间隙增宽,神经细胞数减少为(68.8&;#177;3.0)&;#215;10^3/高倍视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5d时结扎侧海马体积缩小,锥状细胞层紊乱,神经细胞稀少至(48.7&;#177;2.2)&;#215;10^3/高倍视野,与假手术组及同侧24h时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黄芪治疗组24h时结扎侧海马区组织水肿较模型组明显减轻,5d时可观察到完整的海马形态,此两时间点神经细胞死亡率均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1)。②各组结扎侧海马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的表达:假手术组以低水平表达,吸光度值为0.220&;#177;0.009。模型组于缺氧缺血后逐渐升高,6h时比假手术组升高11%,至24h时mRNA水平达高峰,较假手术组约升高260%(P〈0.01),高峰持续至48h后下降,5d和7d时恢复基础水平。黄芪治疗组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似,但在24,48h两时间点时峰值降低了44%-46%,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③三等分迷宫试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治疗组达到学会标准所需训练次数明显减少[(4517&;#177;2.7),(16.1&;#177;2.5)次,P〈0.01],缺氧缺血24h后记忆保持率显著提高[(48.3&;#177;11.7),(80.0&;#177;9.0)%,P〈0.01]。结论:黄芪可以有效抑制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损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此种保护作用与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有关。同时黄芪能够明显改善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
SHZ——88大鼠乳腺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7,12—二甲基苯并蒽复制SD(sprague-Dawley)大鼠乳腺癌组织为材料作贴壁静置培养现已传代180余次,细胞生长稳定,定名为SHZ—88。 SHZ—88瘤细胞贴壁单层生长,光镜下为多边形,卵圆形,少数呈梭形并有树枝状突起,可见瘤巨细胞及多倍体细胞。电镜下细胞表面有微绒毛,核内及胞浆内假包涵体易见。130代细胞悬液2.2×10~4/ml,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见分裂指数第三天达高峰为59%。接种后第三天倍增时间为23小时。130代传代后第二天细胞制备染色体,100个中期分裂细胞染色体主流范围在55—65条(59%)。每只新生一周内大鼠右腋皮下接种2.5—5×10~5个细胞,致瘤率100%。~3H—TdR同位素参入法插测瘤细胞对塞替派和穿滤氨酸等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vitamin D3,Vit D3)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Vit D3组、模型组(LPS组)和治疗组(LPS+ Vit D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15 mg/kg LPS腹腔注射建立脓毒血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Vit D3组和治疗组小鼠在注射LPS后即刻(0 h)、8 h、16 h,给予Vit D3(2.5 μ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24 h后水合氯醛麻醉处死小鼠,收集小鼠的血液和肝脏用于后续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Vit D3可降低血清和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提高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肝脏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比,Vit D3降低了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水平。此外,与模型组相比,Vit D3下调了肝组织中IL?1β、TNF?α、NF?κB p65 和 NF?κB p50的表达,上调了肝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p45?relatec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的表达。结论:Vit D3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一效果可能部分是VDR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所致。  相似文献   
6.
肿瘤侵袭转移机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肿瘤侵袭转移机制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对肿瘤临床治疗极有帮助。现就肿瘤侵袭转移步骤、相关因素、防治研究现状作简要介绍。1肿瘤侵袭转移步骤目前已较清楚肿瘤侵袭转移经历如下步骤(以癌为例) ,即:(1)原发灶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2)瘤细胞在间质中移行并接触脉管;(3)瘤细胞突破血管内皮及其下基底膜进入血流,并在血中存活;(4)瘤细胞穿出血管,在组织中存活、增殖,形成转移灶。2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因素2 1基因调控: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可诱发或促进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如myc、ras、mos、raf、fes、fms、ser、fos、erb -B -2、DC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时皮质及海马中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 分假手术组和模型(HI)组。用新生7 d的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的模型,于缺氧后不同时点取脑,分别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观察双侧皮质及海马caspase-3 蛋白及mRNA表达的程度。结果: HI组皮质及海马caspase-3 mRNA 于HI后0 h出现瞬时高表达,然后下降,6 h可检测到mRNA和蛋白同时升高,表达峰值于HI后24-48 h出现,然后下降。结论: Caspase-3参与未成熟脑HIBD后皮质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进程。在其表达峰值出现以前,即HI后24-48 h之前,抑制caspase-3的表达,应是治疗脑损伤的适宜时机。  相似文献   
8.
TUNEL法原位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是当今较为流行的一类定量凋亡细胞评判方法,以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 介导的核苷酸(dUTP) 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 )应用最为广泛.在对各种组织进行凋亡研究时,多数采用从各种试剂公司购买的试剂盒.虽然试剂盒使用方便,但是有时结果并不理想,如非特异性染色过多,背景染色深.对动物组织的研究更是如此.我们在TUNEL染色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试剂盒,在避免假阳性、消除非特异性反应、降低背景染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进,获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骨肿瘤增殖、凋亡与生物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侵袭性骨肿瘤增殖、凋亡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石蜡包埋组织内c-myc、Bcl-2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凋亡小体数(HE染色)进行检测。结果:c-myc、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凋亡小体数均以骨肉瘤为最高,软骨肉瘤次之,骨巨细胞瘤最低;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亦以骨肉瘤为最高,但骨巨细胞瘤次之,软骨肉瘤最低。结论:凋亡相关指标与3种骨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虽能客观反映肿瘤的增殖程度,但与它们各自的生物学行为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0.
陈露露  邓红  李群  李懿萍  陈平圣  李海浪 《江苏医药》2007,33(7):649-651,757
目的 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产生活性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的影响及茶多酚(TPs)的干预作用.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TPs对照组和TPs干预组.培养0、6、12、24 h后,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含量,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细胞内EMMPRIN的变化.结果 高糖导致内皮细胞GSH-ST活性下降和MPO含量升高,下调EMMPRIN表达,其变化随时间延长更为明显.TPs干预可拮抗高糖时内皮细胞的上述改变.结论 高糖能引起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影响细胞外基质降解,TPs可以抑制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