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 以整合理念设计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实验,探索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教改方法。方法应用Klingler技术与“数字人”系统结合传统实验模式设计实验教学(试验组),与传统标本模型学习组(对照组)进行实验教学效果对比,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及专项知识测评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调查问卷中96.7%的学生表示该整合实验模式能够显著提升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在专项知识测评中,试验组成绩(29.60±0.96)分优于对照组(25.07±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整合思维引领下结合Klingler技术与“数字人”系统构建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在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实验教学中可增加实验教学多样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跖肌腱转位编织缝合联合Lindholm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09—2013-08对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采用跖肌腱转位编织缝合联合Lindholm法治疗。分别距离跟腱远、近断端约1 cm处,将跖肌腱在冠状面从跟腱穿出拉紧,再于矢状面将跖肌腱穿出固定于跟腱,用3-0无损伤线分别固定,使跖肌腱与跟腱断端呈十字交叉编织固定,再用Lindholm法加强固定。结果本组12例均获随访8~30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均未出现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无跟腱再次断裂。术后疗效采用Arner-Lindholm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3例。结论跖肌腱转位编织缝合联合Lindholm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可有效恢复短缩跟腱的长度及强度,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之间在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50例,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干预,采用欧洲卒中量表与改良Bart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欧洲卒中量表与改良Bart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均出现了升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行动研究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脑局部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与全身性低温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两年在ICU住院的病人和在神经监护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使用局部和全身性亚低温治疗,观察患者的神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电解质、凝血功能、氧合、B超颈内动静脉血流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身性低温治疗组,部分病人出现感染、心律失常、低血钾和凝血紊乱等,而脑局部低温组,疗效较满意,副作用较小。结论治疗性低温可以全身应用或局部应用。但全身性低温副作用较大,部分病人会出现感染、心律失常、低血钾和凝血紊乱等,且当整个机体的体温较低时,药物代谢、清除以及摄取受到影响。脑局部低温更适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  相似文献   
85.
洁净室的气流组织形式直接影响其性能,ISO6级洁净室气流组织形式通常有上送两侧下回风和上送单侧下回风两种气流形式,分析了两种气流形式下影响室内洁净度的因素以及它们在洁净室运行中的可行性,最终得出了两种气流组织形式的不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技术与传统提取方法对丹参提取物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重金属、有害元素及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为指标,用药典方法及HPLC法进行分析测定,以比较丹参饮片、粗粉、细粉及超微粉对重金属、有害元素及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结果:丹参超微粉碎对成分提取率明显高于饮片及粗粉,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超微粉碎技术工艺可提高丹参中成分的提取率,但应注意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测定胡芦巴树脂提取物中总黄酮和牡荆素的含量.方法 以牡荆素为对照品,采用UV法于340 nm处测定总黄酮;采用HPLC法测定牡荆素,C18色谱柱(1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6:84),检测波长340 nm.结果 总黄酮3.18~19.08μg·mL-1(r=0.9998)、牡荆素0.015~0.241μg(r=0.9998)线性关系良好;总黄酮和牡荆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100.47%;3批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16.24%、16.90%、15.95%,牡荆素含量为2.27%、2.42%、2.26%.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胡芦巴树脂提取物中总黄酮和牡荆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胃部与肠道原发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特点和中高危险度原发GIST预后间的差异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GIST病例资料。纳入初次诊断的胃部或肠道原发GIST、并行内镜或手术切除原发灶和术后经病理证实者;排除术前接受靶向治疗者。根据上述标准, 共收集1 061例原发GIST患者入组, 其中胃部和肠道原发GIST分别为794例和267例;其中360例为2014年10月本院开展一代测序检测以来, 进行基因检测的病例。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KIT外显子9、11、13和17及PDGFRΑ外显子12和18的基因突变情况。本研究观察指标为:(1)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位置、肿瘤最大径、组织学类型、核分裂象计数(/5 mm2)和危险度分级;(2)基因突变情况;(3)随访和生存及术后治疗情况;(4)中、高危险度原发GIST预后危险因素分析:包括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体生存率(OS)。结果 (1)临床病理特征:胃部和肠道原发GIST中位年龄分别为61(8~...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用于婴幼儿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方法60例行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患儿,随机分为全麻插管组(Ⅰ组30例)和非插管组(Ⅱ组30例),连续监测HR、SPO2、PETCO2。结果两组气腹时HR均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放气后逐渐恢复至气腹前水平,Ⅱ组气腹后10min PETCO2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气腹后的PETCO:高于明显Ⅰ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全麻在婴幼儿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