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中风病证候要素与急性脑梗死大小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2013年急性脑梗死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风病证候要素采用积分法,对痰证、火证、血瘀证、热证、风证依据积分分值判定为:<7分设定为无,714分为轻度,1514分为轻度,1522分为中度,≥23分为重度。病因诊断通过网络分型系统对卒中病因做出诊断,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变量,进入有序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高血压、糖尿病、痰证积分值、火证积分值、血瘀证积分值、热证积分值、风证积分值等因素与急性脑梗死病变血管的大小相关,其χ2值和P值分别为17.111,0.047、6.847,0.036、3.0142,0.0154、2.987,0.049、5.0172,0.0364、4.087,0.0412、2.471,0.0135,有统计学差异。有序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结果:血糖水平(χ2=5.606,P=0.018)、痰证积分值(χ2=5.304,P=0.021)、血瘀证积分值(χ2=4.569,P=0.033)、热证积分值(χ2=4.098,P=0.043)、风证积分值(χ2=3.912,P=0.048)。结论:中风病急性期,血糖水平越高,以及痰证、热证和风证积分值越大,影响小血管病变的风险越大;血瘀证积分值越大,影响小血管病变的风险越小,而影响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52.
53.
痴呆前轻度认知障碍在古医籍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病名。目前描述这一异常状态的中医术语大多沿用痴呆相关词汇,为准确客观反映和记录这一阶段,进而为证候学研究以及建立辨证规范奠定基础,我们从记忆力、语言、执行能力、判断力、计算力等方面入手,经长期临床观察并结合相关古医籍整理,探讨总结痴呆前轻度认知障碍相关中医术语,力求为该病中医术语规范化做出探索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伴认知障碍的认知障碍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55例LA伴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及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等检测.结果:MMSE量表总分为(26.3±2.4)分,延迟记忆项低于3分140例(90.3%);注意和计算力项低于5分99例(63.9%);语言和视空间能力项低于9分56例(36.1%).CDT测验结果为(3.3±0.6)分,其中2分占10例(6.5%),3分94例(60.6%).男性的语言、视空间能力及MMSE总分、CDT总分较女性高,均为P<0.05.结论:LA伴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以延迟记忆为主,而且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下降及理解力下降等认知障碍.男性在语言、视空间、执行功能方面保持得较女性好.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卒中后认知损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住院的1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病例均在入院第2天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参照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制定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4.4~7.2mmol·L-1,糖化血红蛋白<6.5%)。发病第10~14天(病情稳定排除谵妄等情况)进行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测评,将MoCA评分<26分为认知损害组(64例)和MoCA≥26分为无认知损害组(39例),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现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认知损害组比较,认知损害患者年龄偏大(P=0.01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P=0.016);认知损害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无认知损害组,且血糖控制达标情况较无认知损害组差(分别P=0.001,P=0.045,P=0.006,P=0.001)。结论高龄、NIHSS评分高、空腹血糖升高及血糖水平控制达标差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糖作为可控因素,严格控制血糖可能有助于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2006年NINDS-CSN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统一标准的建议而制定相关标准,收集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55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与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结论 积极控制高血压、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可以有效预防脑白质疏松进一步发展,对于预防痴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 探讨肝达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将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恩替卡韦片,1片/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肝达康胶囊,8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水平、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和48周后,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7和IL-2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7和IL-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肝达康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98例CHB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CHB患者均行B超检查和肝脏穿刺评估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肝脏生化及血常规指标均由我院检验科检测并计算FIB-4和S指数,血清IL-33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分析IL-33与CHB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效能。结果:CHB患者血清IL-33水平同健康对照者相比显著升高(t=43.67,P<0.000),且随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F=63.547,P<0.000);CHB患者血清中IL-33表达水平与PCⅢ(r=0.214,P=0.001)、Ⅳ-C(r=0.336,P=0.001)、HA(r=0.320,P=0.002)、LN(r=0.214,P=0.001)、B超评分(r=0.538,P<0.000)、FIB-4(r=0.614,P<0.000)和S指数(r=0.629,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OC结果显示,血清IL-33、FIB-4、S指数及B超评分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951(95%CI:0.905~0.996)、0.893(95%CI:0.830~0.955)、0.889(95%CI:0.826~0.951)和0.744(95%CI:0.641~0.847),与FIB-4、S指数和B超评分相比,血清IL-33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AUC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03,Z=24.86,Z=40.21,P<0.05)。当IL-33截断值为563.52 p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4%和96.33%。结论:IL-33能准确评估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程度,IL-33可成为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