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10篇
综合类   499篇
预防医学   17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坚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139-140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最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洗胃、解毒、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护理。结果:通过积极救治,5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全部痊愈。结论:及早发现,明确诊断,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恰当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和1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冠心病(CHD)患者血浆hs-CRP水平,CHD组中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46例,三支病变2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结果hs-CRP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增高;SAP组、UAP组、AM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以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水平也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中hs-CRP浓度的升高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有着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预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刘懿  张志军  王磊  陈坚  孙旭  钟良  孙大裕 《上海医学》2008,31(4):270-274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以及信号传道通路P38MAPK、磷酸化P38MAPK、c-fos、c-jun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8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A)、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B)及干预(C)组。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 d;B、C组小鼠饮用5%DSS水溶液7 d,以产生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C组小鼠在造模开始的同时,腹腔内注射TLR4mAb,观察其干预作用。造模及干预7 d后处死小鼠,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炎症损伤评分(HP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结肠黏膜TNF-αmRNA、IFN-γmRNA、IL-1βmRNA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组结肠黏膜P38MAPK、磷酸化P38MAPK、c-fos、c-jun蛋白表达。结果①造模第8天,B组的DAI明显高于A、C组(P值均<0.01),A与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小鼠予TLR4mAb干预1周后,HPS明显小于B组(P<0.01),而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TNF-αmRNA、IFN一γmRNA和IL-1βmRNA均显著高于A和C组(P值均<0.01),而后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B组的P38MAPK蛋白、c-ju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值均<0.01)和C组(P值分别<0.01和0.05),后两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组间磷酸化P38MAPK、c-fos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LR4mAb可能通过抑制TLR4-P38MAPK-c-fos/c-jun信息传导通路,降低信号传导通路中P38MAPK、c-jun蛋白的表达,下调小鼠结肠黏膜促炎因子TNF-αmRNA、IFN-γmRNA、IL-1βmRNA表达而发挥其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37例胃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合理的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胃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治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37例胃多原发恶性癌占同期收治原发胃恶性肿瘤的0.87%,其中同时多原发胃恶性肿瘤21例,异时多原发胃恶性肿瘤16例。癌灶部位以胃窦和贲门为多,病理类型以高或中分化腺癌多见。同时性胃多原发癌和异时性胃多原发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8%和52.9%。结论提高对多原发胃恶性肿瘤的诊断率主要依靠术前全面检查,术中仔细探查及术后的密切随访。早期诊断胃多原发癌并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30例,其中MasonⅡ18例,Ⅲ型12例。术后随访时根据X线检查、活动范围及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对肘关节的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组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5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2个月。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14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6.7%。MasonⅡ型组的疗效明显优于MasonⅢ型组(P<0.05)。结论:对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获得较好的肘关节功能,内固定物应选择微型钢板,对桡骨头切除要慎重。  相似文献   
106.
经眉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为眶上锁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例成人尸头标本的鞍区和颅前窝骨性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对15例成人尸头使用手术显微镜进行经眉眶上锁孔手术入路下Willis环及其附近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额骨颧突内板到同侧前床突尖的距离最短,为(58.1±2.8)mm;到对侧后床突尖距离最长,为(75.8±2.6)mm.额骨颧突内板与同侧后床突尖的轴位水平夹角最小,为32.8°±2.1°;与对侧前床突尖的轴位水平夹角最大,为49.8°±4.4°.结论:眶上锁孔手术暴露同额下入路,可达鞍区,且是一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中期因子(midkine,MK)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MKsi RNA,转染结肠癌SW620细胞。细胞分5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和3.125nmol/L、6.25nmol/L、12.5nmol/L的si RNA干预组。于不同时间收获细胞。分别以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MK的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通过caspase-3和TUNEL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以MTT法检测100μg/L伊立替康(CPT-11)对各组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si RNA可有效抑制SW620结肠癌细胞MK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肠癌细胞caspase-3活性增高,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TUNEL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MTT结果显示:CPT-11对各组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以12.5nmol/L的最为明显,而各对照组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MKsi RNA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和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外用阴道杀微生物避孕凝胶剂的稳定性.方法:对凝胶剂中两种主药成分辛苯聚醇和聚甲酚磺醛的理化性质和含量进行测定.分别将其在(30±2)℃、相对湿度(65±5)%条件下进行加速3个月,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年和在照度(4 000±500)LX(勒克斯)下放置1,3,5,7和10 d做稳定性考察试验.结果:在上述试验条件下,3批样品中辛苯聚醇的标示量均在90%~110%,聚甲酚磺醛的标示量均在85%~115%.结论:该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9.
针刺与应激免疫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建萍  赵英侠  陈坚 《针刺研究》2000,25(2):104-105
本文为了研究针刺穴位与应激反应、免疫反应的关系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组、铁夹夹足趾组 ,根据测定的各组血浆中皮质醇含量 ,脾脏中T、B淋巴细胞的活性 ,得出针刺穴位与应激是不同的结论 ,针刺穴位可使血中皮质醇含量降低 ,免疫功能增强 ,而应激反应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的目的为获得HJCAC2的cDNA及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靶基因。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HeLa细胞中扩增出一约1.5Kb的DNA片段,全自动测序后, 组人pLexA载体,构建成pLexA-HDAC2,用醋酸锂法转化醇母菌EGY48(p8op-lacZ)。结果:结果显示,获得的1.5KB的D 段碱基序列与文献报道的HDAC2的cDNA一致。pLexA-HDAC2转化EGY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