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作为一种新型靶向药物,它通过调节染色质和某些非组蛋白的乙酰化状态,调控基因的转录,并发挥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近期临床试验发现,HDACIs对某些类型肿瘤,尤其是血液恶性肿瘤有良好疗效.本文主要在血液恶性肿瘤的组蛋白去乙酰化及靶向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治疗进展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2.
郑雪萍  陈元仲 《医学综述》2009,15(10):1445-1448
败血症是临床危重症,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纤维连接蛋白是一种高分子质量多功能糖蛋白,它能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作用,在清除细菌性颗粒、激活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微粒体、胶原碎屑及免疫复合物等方面起非特异调理作用。纤维连接蛋白同时还具有维持血管通透性作用,从而发挥抗感染、抗败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CD44抗体HI44a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研究对象,以ATRA为阳性对照,以同型抗体IgG2a为阴性对照,以HI44a作为实验组,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HI44a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染色法及流式细胞学检测HI44a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HI44a处理HL-60细胞前后TGFβ1和TGFβR1基因表达变化,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HI44a处理HL-60细胞前后髓系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受体信号通路(GM-CSFRα、OPN)基因表达变化,以及DNA序列分析法检测HI44a处理HL-60细胞前后OPN异构体表达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培养上清液的OPN水平。结果经HI44a作用后,HL-60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形态变化表现为体积变大,核固缩,核浆比例降低,核仁减少,出现核分叶等特征;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5表达上调;HL-60细胞的GM-CSFRα及TGFβ1 mRNA表达水平增高,而OPN mRNA表达水平降低,TGFβR1 mR-NA表达水平无变化;OPN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I44a作用后OPN的3种异构体的组成发生改变,HI44a处理后的OPN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CD44抗体HI44a通过上调GM-CSFRα、TGFβ1及下调OPN mRNA表达水平,减少OPN的分泌,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进一步研究bcr/abl融合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作用以及探索CML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所设计、合成的针对bcr/abl融合转录本b3a2断裂点“锤头型”核酶的基因用HIndⅢ、pstⅠ酶切后克隆到pBluescriptⅡSK±质粒相应酶切位点获得pBRZ重组子。测定RZ基因序列与设计的一致。用BamHI和XhoI从pBRZ上切下RZ基因,定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得到携带RZ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RZXSN。通过脂质体介导的DNA转染法,将PLRZXSN导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通过克隆分析法、RT-PCR、流式细胞仪、DNA电泳及电镜观察等方法检测核酶对K562细胞的影响。结果(1)核酶转染48h后,K562细胞克隆抑制率达85%;(2)核酶转染72h后K562细胞P210bcr—abl蛋白表达率比未转染组低52%;(3)核酶转染48h后,K562细胞bcr/ablmRNA表达水平比未转染组低73%;(4)核酶处理的K562细胞发生凋亡,表现为核酶转染K562细胞72h后,用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明显凋亡峰,凋亡率为37.1%,而空载体及脂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及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GFβ1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应用白血病细胞集落试验测定TGFβ1对HL-60、DAMI、K562细胞增殖作用;应用ELISA方法测定3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结果:TGFβ1对HL-60、K562、DAMI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4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组由于造血干细胞突变而引起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多发生在5 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往认为MDS是一种髓系克隆性疾病 ,常以类似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标准来衡量 ,强调完全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但是MDS恶性克隆的生物学本质不同于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及  相似文献   
48.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_4)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内,是血小板的特异蛋白,随血小板的聚集或破坏而释入血中,其血浆水平可作为血小板体内活化的一个指标,血小板内βTG 和 PF_4反映此二蛋白质在贮存池的含量。本文就血小板减少症的血浆及血小板内βTG 和 PF_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一、对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Dawes 等报道血浆βTG、PF_4的正常值分别为((?)±SD,ng/ml)30.7±13.7和13.9±6。其浓度取决于它们在血浆中的进  相似文献   
49.
  【摘要】 高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治愈白血病的有效途径。与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相比,自体骨髓移植(auto-BMT)具有植活容易、无年龄限制、无需配型、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诸多优点。然而,自体移植物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是引起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从移植物中选择性清除白血病细胞是避免复发的关键。文章论述了骨髓净化的若干方法,如物理净化法、免疫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等。  相似文献   
50.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HPLC测定法,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后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药代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血浆样品加入适量HCl后用乙酸乙酯提取进行HPLC分析,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7nm。大鼠尾静脉注射100μg/kg、200μg/kg、300μg/kg的三个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后,测定血浆中不同时间点雷公藤内酯醇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在0.02~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最低检测线为0.02μg/ml,平均回收率为88.03%,日内和日间差异RSD均小于5%,峰面积与血药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三个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后,各剂量组相对应的分布相(t1/2α)半衰期分别为:0.033,0.021,0.026h,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0.753,0.630,0.574h。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雷公藤内酯醇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测定结果可为该药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