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用局部、深部、温控及测温的前列腺疾病治疗仪,治疗60例症状重、手术风险大的前列腺增生病人。根据前列腺的大小,决定加热的功率、时间及深度。患者经治疗后,排尿困难明显改善。随访2个月到2年,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5%,尿流率恢复正常达86.7%,残余尿恢复正常率达72%。除术中尿道内短暂灼痛、术后3例病人发生睾丸、附睾炎外,无其它并发症。本法具有安全、简便、术后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调查离休干部医疗保健现状,探讨进一步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策.方法 采取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4102例离休干部患病种类、生活质量、门诊情况、住院情况.结果 随着离休干部年龄增长,患病增多、就医次数和医疗消耗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结论 必须针对“两高期”离休干部医疗保健需求,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改革门诊方式,改善住院条件,开展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84.
男性前列腺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癌(PC)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BPH在50~61岁占50%,80~91岁高达90。。PC在51~60岁占25.9%,61~70岁占31.9%。前列腺疾病可造成慢性泌尿系梗阻,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目前治疗PC、BPH的有效方法为手术治疗。但高龄病人往往合并其它系统的疾  相似文献   
85.
因子XⅢ缺乏症伴巨大血肿一例张玉琴,陈伟杰,陈书长患者男,57岁。间断性肌肉疼痛伴皮下瘀斑1年,以后左右肩背部肌肉疼痛,持续逐渐加重,右背部出现大片皮下隆起,近1个月不能右侧卧位。无遗传及近亲结婚史。无贫血貌,浅表淋已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伏立诺他(SAHA)抑制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迁移、侵袭作用及其与雷帕霉素(Rapa)联用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分别加入SAHA 0、2.5、5、10、20和40 μmol/L处理U-2OS细胞24和48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加入SAHA0、5、10和20μmol/L处理U-2OS细胞,采用细胞集落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情况,细胞迁移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另将U-2OS细胞分别加入SAHA 20 μmol/L、Rapa 5 μmol/L以及SAHA 20 μmol/L+Rapa 5 μmol/L联合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转录激活因子6(ATF6)和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表达水平.结果 SAH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U-2OS细胞增殖(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集落形成、细胞迁移和侵袭(P<0.05).SAHA和Rapa单用均可抑制U-2OS细胞增殖,且使ROS水平和CHOP、ATF6和XBP1的表达升高(P<0.05),两者联用上述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SAHA能够有效抑制U-2O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与Rapa联用后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ROS水平和激活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ATF6和XB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以坎地沙坦(8 mg·d-1),贝那普利(10 mg·d-1),8周后观察降压效果和降压谷峰比值(T/P).结果 坎地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62%,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压谷峰比值:坎地沙坦组SBP/DBP为0.85/0.83;贝那普利组SBP/DBP为0.68/0.6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 坎地沙坦(8 mg·d-1),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谷峰比值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究中长导管对减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静脉输液通路分为中长导管组(70例)和静脉留置针组(70例),观察不同组间患者静脉补液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静脉留置针组与中长导管组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此类影响静脉血栓形成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静脉血栓以及液体渗出在两组患者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留置针组患者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以及液体渗出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长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选用静脉输液通路时使用中长导管优于静脉留置针,中长导管能有效减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探讨格列齐特片在临床上对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门诊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经患者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给予格列齐特治疗,在治疗10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1%,差异显著(P<0.05),但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3%和7.27%,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格列齐特片治疗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切口横穿联合交叉固定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超声引导下小切口横穿联合交叉固定技术治疗2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8~49(31.3±4.5)岁;20例均为单侧;左侧15例,右侧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2.5±0.7) d。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7(15.2±4.9)个月。手术时间33~65(43.7±5.6) min。20例中1例创口局部持续渗出,经换药好转,其余均Ⅰ期愈合。术后均未出现腓肠神经激惹症状及跟腱再断裂。AOFAS评分由术前的65.2±7.4提高到术后12个月的97.7±4.7 (t=22.5,P0.01);优18例,良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切口横穿联合交叉固定技术治疗跟腱断裂,在保证小切口优势的同时,保护了腓肠神经,确保了跟腱吻合固定的质量,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