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1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87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14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659篇
内科学   348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66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6篇
综合类   1440篇
预防医学   534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597篇
  9篇
中国医学   429篇
肿瘤学   26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血液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9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包括23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24例多发性骨髓瘤(MM)、3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化疗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肿瘤表面CD40的表达,化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CD40表达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类肿瘤患者在成熟B细胞百分率、表达CD40的成熟B细胞百分率、表达CD40的成熟B细胞荧光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NHL中未检测出幼稚B细胞,故将B-ALL与MM比较后发现,MM的浆细胞百分率、表达CD40的浆细胞百分率及浆细胞表达CD40的荧光强度与B-ALL的幼稚B细胞相应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完全缓解的B-ALL、MM、B-NHL患者,其血清sCD40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结论:CD40表达于成熟的B细胞表面,CD40可表达于B-ALL幼稚B细胞和MM浆细胞的表面,而血清sCD40水平可成为反映B-ALL、B-NHL、MM对治疗反应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某院多西他赛所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特点及临床表现,总结ADR发生时的处理措施,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多西他赛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07-2013年上报的多西他赛所致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某院发生多西他赛所致ADR的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年龄≥45岁).原患疾病以肺癌(32.26%)、乳腺癌(27.42%)及妇科肿瘤(24.19%)为主,因此女性患者较多.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及骨髓抑制居多.结论:使用多西他赛前,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使用后,一旦发生ADR,需根据ADR的类型,及时有效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93.
<正>毛囊周围纤维瘤(PFF),又称为毛囊纤维瘤或纤维性丘疹,由BURNIER和REJSEK[1]于1925年首次报告。本病是一种极少见的毛囊周围鞘的痣样增生性病变,好发于中年人,皮损多见于面部、颈部及背部,大多表现为圆顶坚实的丘疹,无自觉症状。本病临床特征不典型,主要依靠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本文报道1例毛囊周围纤维瘤,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对当代方剂治疗老年瘙痒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及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老年与瘙痒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 (1979~2016. 6),收集有效方剂,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造出置信度高的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治疗老年皮肤瘙痒方共252首,内服221首,外用31首。涉及275味中药,药物频次2712次。老年皮肤瘙痒方支持度≥50%、置信度≥0. 6的核心药对共19组,3味核心药组共3组。结论:核心药对补虚药清热药为主、以祛风止痒的药物为辅配伍,由此可知清热、补虚、祛风是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995.
闭孔疝较少见,其嵌顿发生率高,好发于消瘦型的老年女性。除肠梗阻症状外,Howship-Romberg征为其特征性表现。手术治疗是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方法以开腹手术等为主,我科收治3例并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关节盘前移位在无症状青年志愿者中发生率,并探讨其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关系。方法 根据D race标准确定无症状志愿者中关节盘前移位,并进行分组以及定点和相关数据的测量以确定盘-髁关系,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名无症状志愿者中有7人(23.33%)存在单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髁突发育异常者2人(6.67%);双侧均正常者21人(70.00%)。关节盘-髁突位置的测定数据在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共振影像检查证实在无症状青年志愿者中存在关节盘前移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全视野视网膜电图(global electroretinogram,ERG)、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及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图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RP患者组15例30眼和正常对照组15例30眼进行全视野ERG,mfERG与OCT检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P患者组全视野ERG显示b波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且b波振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mfERG各环的反应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3~5环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RP患者组OCT显示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G可有效评价RP患者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的功能,RP患者OCT断层扫描像与其已知的视网膜病变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对利奈唑胺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主要耐药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KB法及E-test法对6株利奈唑胺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PCR及测序技术对菌株主要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5株柯氏葡萄球菌PFGE分为2型,对利奈唑胺MIC介于16~64 mg/L,菌株均呈现cfr基因阳性、L3存在双位点突变; 1株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MIC为8 mg/L,耐药与23SrRNA存在G2576T点突变相关。结论 利奈唑胺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在临床的出现应引起广泛关注,为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应重视对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少弱精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众多医家对少弱精子症的治疗多从肾论治,但通过参考古今医家临床治疗经验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少弱精子症虽病位在肾,但与脾关系密切。通过益肾健脾,精血生化有源的方法,达到治病求本,提高精子质量的目的。本文从益肾健脾法治疗不育症的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及近现代临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益肾健脾法治疗少弱精子症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排查和防控武汉市大中型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风险,规范医疗机构药品全流程的管理。方法:依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湖北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定》等要求,药学专家和药品监管人员以全市56家大中型医疗机构为评估对象,对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文件管理、药库管理、药房管理、医院制剂配制管理、特药抗菌药及ADR监测管理进行药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排查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本次评估56家医疗机构的平均得分率为88.2%,评级优秀的占76.8%;药库管理是6个大项中风险最高的项目,82.1%医疗机构此项目存在风险;按子项目风险级别排序,排名前5的分别是冷链管理、临床药师配备、药库药品存放、药品养护和特药管理。三级医院药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情况优于二级医院、综合医院风险管理情况优于专科医院。结论:该市大中型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