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本文对101例健康人包括中青年组(20~40岁)31例,老年前期(45~59岁)31例,老年组(≥60岁)39例分别作RP_1,RP_2、RP(2-1)、RP(μ-s)、PEP、SOD、LPO、T_3、T_4、TSH、Zn、CuA、Ig、IgG和IgM等15项衰老生物标记测定。得出SOD中青年组1323±149(sigma U/gHb),随增龄而减少至老年组1184±103(sigma U/gHb)(P<0.01),不受性别影响,可作衰老敏感标记;RP(2-1)老年组32.95±13.53(ms)较中青年组44.55±15(ms)传导时间短(P<0.01),提示随增龄血管弹性减低,阻力负荷增加,可作为心血管衰老生物标记之一;TSH虽随增龄有所提高,但性别间有差异,要排除影响因素也可作标记之一;Zn、Cu、IgA仅在男性组随年龄有改变,故尚不能作为敏感衰老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22.
23.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 ,随着药物工业的发展 ,新的降压药物不断推向临床。近年来 ,我院对赖诺普利 (国产 )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进行临床验证 ,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药物选择及给药方法 选用南京蓝本医药研究所研制的四类新药赖诺普利胶囊及上海延安制药厂生产的赖诺普利片 ,规格均为 10mg。分别作为治疗组用药及对照用药 ,给药方法 :初始剂量分别为赖诺普利胶囊 10mg ,赖诺普利片 10mg ;早晨 8时左右给药 ,2周后复查血压 ,测压当日先用停服药物 ,待测血压后再服药。并根据降压效果将剂量调整为每日 2 0mg即早、晚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5年随访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及氢氯噻嗪双盲对照对高血压疗效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方法 按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Fever研究规划,严格选择50~70岁的高血压者,经3个月用安慰剂观察期后血压在160~180/90~100mmHg之间.排除半年内心肌梗死、脑卒中、肿瘤等严重疾病.入选者按多中心双盲用非洛地平缓释片2.5~5mg/d或氢氯噻嗪12.5~25mg/d经5年随访.每例平均随访40次左右,治疗前后测坐立位血压、心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肝、尿酸、血清钾、心电图等.记录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发生.结果 200例中死亡6例,失访14例,随访率达93%.其余180例开盲后分为非洛地平缓释片组(T组)94例,氢氯噻嗪对照组(C组)86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基础收缩压、舒张压组间比较P>0.05有可比性.治疗前T组收缩压160.30±7.99mmHg、舒张压94.49±2.70 mm-Hg,治疗后降到133.54±8.32 mmHg及82.35±5.06mmHg.自身前后对照P<0.01,两组间P>0.05.TC、TG,T组治疗前5.46±0.81 mmol/L、2.10±0.89 mmol/L,治疗后降到5.07±1.07 mmol/L、1.75±0.59 mmol/L,前后和组间P均<0.01.HDL-C治疗前1.16±0.19 mmol/L,治疗后升高到1.20±0.21mmol/L,前后比P均<0.01,组间比P<0.01,差异显著.200例中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1例,T组4例,占4.26%;C组7例,占8.14%,肿瘤1例.T组比C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47.78%.C组脑卒中3例(1例脑梗塞,2例脑出血)及心肌梗死1例、不稳定心绞痛3例、肿瘤1例.T组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各1例.共死亡6例(含C组肿瘤1例):其中心脑血管事件5例,T组2例,占2.13%;C组3例,占3.49%,T组比C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死亡38.97%.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及小剂量氢氯噻嗪经5年前瞻性研究,两者均有良好降压作用,T组尚有降低TC、TG及升高HDL-C;T组比C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47.78%,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死亡38.97%,故认为T组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优于C组.  相似文献   
25.
本文将冠心病普查随访2年596例中心电图运动试验ST段有变化的66例分为冠心组(22例)及普查组(44例),各口服心得安40毫克2~3小时后再作心电图运动试验,发现ST段恢复正常者冠心组仪8例(占36%),普查组则达39例(占88.6%),差异非常显著。故认为此法对鉴别一般心电图运动试验的假阳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健延龄(含首乌、黄芪、西洋参等数种有效降脂中药)的调脂作用,将128例高脂血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随机双盲观察,3个月后健延龄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载脂蛋白B(ApoB)、ApoA/ApoB、脂蛋白(a)[Lp(a)]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认为该药有较好的调脂作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心痛康胶囊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剜.方法 9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60例,给予心痛康胶囊3粒,一日3次口服,疗程6周;对照组30例,给予肠溶性阿斯匹林7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肾功能,部分病例还检测了氧化修饰型LDL(Ox-LDL)、P选择素,及一氧化氮(NO).结果 治疗组血清TC、TG、LDL-C及Ox-LDL水平在疗程结束后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NO较治疗前升高10.9%.P选择素较治疗前下降30.1%;对照组P选择素与NO在治疗前后皆无明显变化.结论 心痛康胶囊能调节血脂,降低血清Ox-LDL及P选择素水平,促进NO合成,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肾功能,部分病例还检测了氧化修饰型LDL(Ox-LDL)、P选择素,及一氧化氮(NO).结果 治疗组血清TC、TG、LDL-C及Ox-LDL水平在疗程结束后均显著下降,而对 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NO较治疗前升高10.9%.P选择素较治疗前下降30.1%;对照组P选择素与NO在治疗前后皆无明显变化.结论 心痛康胶囊能调节血脂,降低血清Ox-LDL及P选择素水平,促进NO合成,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比观察VitE、VitC和乙酰水杨酸钠3药合用与维生素E(VitE)、维生索C(VitC)2药合用,对超氧化脂质歧化酶(SOD)及其同功酶的影响.方法将51例高血压患者、28例无合并症的冠心病患者以及30例健康人群随机抽样分为两组,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3年与5年的SOD及其同功酶的变化.结果①总SOD活力及其同功酶的活力随高血压的病情加重而明显降低,与健康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VitE和VitC合用可使SOD及其同功酶逐渐升高与服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药合用升高更明显,与2药合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服药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③服药后3年与5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药合用的抗衰老作用优于2种维生素药合用;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VitE和VitC的时间不应短于3年.  相似文献   
29.
窦房结及房室结的功能受交感及副交感神经支配的平衡机理所影响。阿托品在一般剂量时是用作解除迷走神经张力,但在小剂量时却能减慢心率。本文估价不同剂量阿托品对人体窦房结及房室结的药理作用。鉴于房室传导受心率影响,故在心房调搏控制心率的病人中,观察阿托品对房室传导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报道近10年内住院老年人心瓣膜病39例。风湿性29例占同期风心病人住院总数7.5%,梅毒性5例,老年性3例,病因不明2例;误诊5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衰和房颤。心衰二度或以上者有58.9%,慢性房颤者59.5%。18例心衰史平均9.3年。女性病人全有子女,提示病变较轻、心衰出现较晚。死亡7例,其中风心6例,梅毒性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为重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