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乳腺癌和18例乳腺增生症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TEN、PCNA的检测,其中PCNA指数作为衡量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参数.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EN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增生症(P<0.05);PTEN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相关;PTEN的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ER水平和5年生存率相关.结论:PTEN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2.
胰岛素瘤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瘤也称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肿瘤.胰岛素瘤主要是合成和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症状反复发作.由于部分症状酷似精神和神经疾患,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病、癫(癎)等.我院1977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胰岛素瘤21例,现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发现新生霉素能增强或降低某些抗癌药的细胞毒作用。 但迄今用人肿瘤细胞进行研究报告很少。 我们用两株人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CF7进行研究, 同时还从这两株细胞培育出三株新生霉素耐药细胞株T47D/NOVO1, MCF7/NOVO7和MCF7/NOVO16, 进行新生霉素的抗癌作用及调节机制探讨。 结果表明新生霉素对两株乳腺癌细胞株有抑制作用, 新生霉素对鬼臼乙叉甙的调节作用因细胞株而异。 本文结果提示新生霉素对肿瘤化疗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4.
用肿瘤疫苗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是预防和治疗肿瘤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采用不同照射方式及不同剂量的~(60)Co照射人TNF-α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BEL-7404-TNF),观察其增殖及TNF的分泌量,以便选择合适的细胞作为肝癌疫苗进行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25.
将我院418例手术吻合切除肝癌病例分为近10年组(175例)和前25年组(243例),并进行了对照分析。近10年组的主要特点是:(1)体检发现的亚临床肝癌较前25年组多(分别为26.3%,5.3%,P<0.01);(2)临床Ⅰ期病例较前25年组多(26.3%,1.6%,P<0.01);(3)手术切除病例较前25年组高(56.1%,40.4%,P<0.01);(4)手术死亡率较前25年组低(1.7%,8.6%,P<0.01);(5)局部切除较前25年组多(36.0%,0.2%,P<0.01);(6)复发癌再治疗是近10年组独有的;(7)术后1,3,5年生存率较前25年组高(80.6%,47.3%,34.9%,57.2%,30.6%,25.2%,P<0.01)。本文资料说明原发性肝癌诊治方法的变迁表现了肝癌早期治疗水平的提高,反映了肝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26.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l)基因exonll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探讨BRCAl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取105例乳腺癌标本为实验组,30例非癌乳腺组织为对照组。应用PCR—SSCP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所有标本BRCAl基因外显子11全部序列的突变情况。结果:30例非癌乳腺组织BRCAl基因外显子11未检出突变,105例乳腺癌中有10例发生基因突变,占总例数的9.5%。10例中2例为同义突变:2430T→ C,2630T→G;8例为错义突变:2532T→G,2685T→C(2例),3191C→G,3232A→G,3667A→G(2例),3876C→A。结论:BRCAl基因外显子11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对其进行检测可能对乳腺癌的患病风险评估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论述了腹诊的起源与发展,并从脏象、经络、气血津液三个方面分析了胸腹的生理、病理意义。胁腹与脏象、经络的关系,对诊腹以判断病位尤为重要,而气血津液理论可以说明证候的虚实,鉴别某些病邪性质。认为作为局部诊法的腹诊,能够反映整体功能状況及其病理变化,体现了整体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29.
3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脾切除加断流术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血小板的变化及 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用血小板结合抗体酶联免疫法(竞争法)分别对28例行脾切除加断流术前后的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的PAIgG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病人术前PAIg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Ia恙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为-0.8723,P<0.01);术后8~10dPAIgG比术前明显下降(P<0.01);血小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