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3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昊  阎小萍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19-1620
<正>自古中医学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即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记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此处"治未病"与《黄帝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精神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骨保护素和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osteoprotegerin 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OPG/RANKL)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1-5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和住院活动期AS患者30例,予补肾强督方,每天1剂,早晚分两次口服,连续3个月;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0名。采集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将成骨细胞hFOB1.19分为患者治疗前组、治疗后组及健康人组(对照组)。各组细胞分别于含相应血清的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取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OPG/RANKL含量及mRNA表达,采用RT-PCR检测OPG/RANKL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组成骨细胞OPG含量、OPG mRNA及蛋白表达、OPG/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RANKL 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治疗前组比较,治疗后组OPG含量、OPGmRNA及蛋白表达、OPG/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RANKL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S患者血清能直接抑制成骨细胞OPG表达、促进RANKL表达、下调OPG与RANKL比率,补肾强督方治疗后的血清能直接促进成骨细胞表达OPG,抑制表达RANKL,上调OPG与RANKL比率,补肾强督方可能是通过直接上调成骨细胞OPG/RANKL而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达到促进骨生成,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93.
1999年3月~2007年5月,我院护理部先后组织了8届护士长助理竞争上岗活动,这是我院用人制度的一大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补肾强督方治疗30例符合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股骨粗隆骨密度(BMD)、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I)、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补肾强督方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有显著提高(腰椎P<0.05、股骨颈P<0.001、三角区P<0.05、股骨粗隆P<0.01);BG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PT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ESR、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 BASFI、BASDAI明显减少(P<0.001);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补肾强督方可以调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5.
陶庆文  路平  阎小萍 《中国骨伤》2007,20(7):492-493
寒痹外用方是中日友好医院阎小萍教授创立的系列外用中药制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近期我们观察了寒痹外用方对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近期止痛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来自于2005年1月-5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患者。男25例,女6例,男女之比4.17∶1;平均年龄(34.79±7.03)岁;平均起病年龄(21.77±8.56)岁(12~41岁);平均病程(6.12±3.24)年。其中5例服用慢作用药物(柳氮磺胺吡啶),11例服用解热止痛药(扶他林4例,莫比可3例,戴芬2例,芬必得2例),近3个月均未更改使用。1.2病例纳…  相似文献   
96.
脾肾相关理论在Wang痹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中药补肾舒脊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2例活动期肾虚督寒证AS患者随机分入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给予补肾舒脊颗粒,西药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疗程12周,疗效评价采用国际强直性脊柱炎评价(asessment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AS)工作组制定的ASAS20、ASAS40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50(BASDAI50)标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等指标。结果治疗后12周中药组ASAS20的达标率为63.33%(19/30),西药组为66.67%(2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05);中医证候疗效中药组为70.00%(21/30),西药组为40.00%(1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BASDA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PGA及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低于西药组。结论以补肾强督、活血通络立法处方的补肾舒脊颗粒治疗AS有良好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8.
1病例摘要 患者,男,50岁,工人,因“进行性肌无力伴全身皮疹1月”入院。 患者1个月前因食欲差,生食中药使君子20余粒,并使用使君子皮代茶饮,3天后开始出现双侧大腿、腰部、双上臂、肩部肌肉对称性疼痛、无力,继而出现双侧肘部皮肤对称性红斑伴瘙痒,未引起患者重视及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C班学生58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人,分别采用PBL教案和传统教学法完成2次中医内科学课程授课,完成116人次问卷。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两组教学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PBL教学法在在活跃课堂气氛、拓宽知识面、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三个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χ2分别为7.16、4.07、4.09,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具有优于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0.
OPG/RANKL/RANK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分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号传导通路,包括:RANKL(ligand of receptor-activator of NF-KB),或称为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c factor, ODF);其受体是位于破骨细胞细胞膜上的RANK(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是RANKL的假性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