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212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591篇
预防医学   267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54篇
  1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旨在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ANXA2敲除的A549细胞,并探索ANXA2敲除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设计了3对靶向ANXA2基因外显子的特异性sgRNAs,分别将sgRNAs构建到LentiCRISPRv2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后感染A549细胞,通过嘌呤霉素压力及有限稀释法筛选ANXA2基因敲除的单克隆细胞株,用靶基因测序及Western-blot验证ANXA2的敲除效果,并通过CCK-8试验比较ANXA2敲除细胞和野生型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再分别用人流感病毒WSN(H1N1)和禽流感病毒SD98(H9N2)感染ANXA2敲除和野生型A549细胞,经TCID_(50)检测ANXA2敲除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了ANXA2敲除的A549细胞系,且与野生型A549细胞相比,细胞活力无显著差异;ANXA2敲除后WSN(H1N1)和SD98(H9N2)流感病毒的病毒滴度均升高,其中ANXA2对SD98(H9N2)流感病毒的影响要大于WSN(H1N1)。结论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ANXA2敲除的A549细胞,并发现ANXA2敲除促进了流感病毒的复制,本研究为流感病毒复制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医院分离的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鉴定仪作初步鉴定,并作16S~23SrDNA鲍氏不动杆菌特异PCR扩增检测;全部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均采用PCR法;PCR扩增产物DNA测序为Sanger法;测序结果用Chromas2.23直接作BLAST Search网上比对。结果 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4大类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性均较高,耐药率均>80.0%;检出blaTEM、blaADC、bla OXA-23群、bla OXA-51群β-内酰胺酶基因;并在国内首次检出bla ADC-17型C类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医院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类药物耐药与携带blaTEM、blaADC、bla OXA-23群、bla OXA-51群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血清PCT(血清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及APACHEⅡ(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评分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8.01~2019.12月入住我院ICU的老年患者206例,将其中99例非感染患者作为对对照组,107例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进行血清PCT、CRP检测及APACHEⅡ评分,并分析其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PCT、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两组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PCT、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P<0.05)。血清PCT、CRP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清PCT、血清CRP单一检测(P<0.05)血清PCT、CRP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相比,灵敏度高,漏诊率低(P<0.05)。结论: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血清PCT、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应用价值巨大,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比分析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80例,分为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前外侧组)和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后外侧组)。前外侧组40例,Schatzker分型:Ⅳ型9例,Ⅴ型22例,Ⅵ型9例;后外侧组40例,Schatzker分型:Ⅳ型10例,Ⅴ型20例,Ⅵ型1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TPA、内侧PA和外侧PA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前外侧组术后的TPA、内侧PA和外侧PA均显著低于后外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前外侧组术后的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后外侧组(P0.05)。前外侧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后外侧组,χ2=4.0897,P=0.04310.05。结论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以保护后外侧骨折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孤立性心房(LAF)颤动(房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孤立性房颤患者14例,将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纯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年龄、血压、心率、左房大小(LA)、体重指数(BMI)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AF组患者左房较大[(35.93±5.74)mm vs.(31.20±4.64)mm,P=0.007],体重指数(BMI;25.70±3.21 vs.23.49±2.32,P=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5±0.61)mmol/L vs.(2.23±0.31)mmol/L,P=0.038]及空腹血糖[Glu;(5.96±1.64)mmol/L vs.((4.76±0.74)mmol/L,P=0.031]均较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HDL-C;(1.14±0.21)mmol/L vs.(1.49±0.27)mmol/L,P=0.015],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A与BMI(r=0.55,P0.05)、LDL-C(r=0.85,P0.01)、Glu(r=0.81,P0.01)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0.91,P0.01)。结论 LAF在临床上并非孤立,LA、BMI、血糖、血脂均可能为孤立性房颤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气压治疗预防老年内科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wells 评分达到高度可能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间隙充气加压泵(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预防.通过比较两组间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AT-Ⅲ)指标数值的差异以及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结果 气压预防组与对照组 D-二聚体值、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AT-Ⅲ)指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压预防.气压预防组与对照组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PC能够预防老年内科患者静脉血栓(DVT),临床预防效果与低分子肝素相当.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苷D对老年膜性肾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兔抗鼠血清建立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连续腹腔注射柴胡皂苷D 30 d,观察柴胡皂苷D对实验动物尿蛋白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柴胡皂苷D可以降低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模型的尿蛋白,并对其生化指标具有改善作用。结论柴胡皂苷D对老年常见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炎)大鼠模型(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的肾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大肠癌永久结肠造口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为不同年龄段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方案。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对145例不同年龄段结肠造口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段结肠造口患者总体生命质量与常模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0岁组、50~60岁组角色、社会功能、经济困难、腹泻、气促、疲倦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岁组疼痛、50~60岁组失眠、食欲丧失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70岁组社会功能、便秘、经济困难、腹泻、气促、疲倦、食欲丧失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0~80岁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失眠、疼痛、便秘、经济困难、腹泻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状态、术后时间、排便规律性、健康教育分别为不同年龄段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躯体、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均P0.05),与角色、情感、社会功能及总体QOL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心理状态、术后时间与生命质量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采取多种措施关注直肠癌患者社会功能、腹泻症状、心理状态的恢复,重点关注≤50岁、50~60岁组角色功能恢复,50~60岁组排便规律性技巧,60~70岁组便秘症状,70~80岁组躯体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失眠、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89.
临床上常用他巴唑(甲硫咪唑)、甲基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它们的作用是抑制甲状腺的合成,即通过抑制甲状腺内无机碘转变为有机碘,阻止无机碘与酪氨酸结合,从而减少甲状腺素的合成,起到治疗作用。有一些“甲亢”患者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一些症状如心动过速、怕热、消瘦等好转了,但突眼和甲状腺肿大却反而加重。这是因为服药后血  相似文献   
90.
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