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分泌性中耳炎为耳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轻者为一过性,重者迁延不愈,病程可长达5年以上,容易复发.近年来,许多国内外耳科专家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研讨,但尚无统一结论,其临床治疗方法繁多,疗效也不尽相同,尚不能令人满意,在工作中每遇到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者颇感棘手.笔者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重金属镉(Cd)在有抑藻剂亚麻酸存在时对浮游藻类的生物有效性。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Cd~(2+)(0.10、0.20、0.30和0.40 mg/L)单独以及与亚麻酸(0.01 mL/L)组合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进行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条件对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藻细胞吸附和吸收镉离子作用的影响。结果单独镉和单独亚麻酸在各实验浓度下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更强,0.10和0.40 mg/L Cd~(2+)在第96 h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分别达到42.17%和67.42%,单独0.01 mL/L亚麻酸在第96 h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为39.33%,但当与镉复合存在时,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抑制效应均没有显著性改变。有亚麻酸存在时,斜生栅藻与铜绿微囊藻对镉的吸收及吸附量均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脂肪酸的羧基可能对镉离子有轻度螯合作用,从而降低了重金属镉的毒性,也减少了镉被藻细胞的吸附或吸收。  相似文献   
63.
固定化小棘青霉菌生产磷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棘青霉3149菌株的孢子经海藻酸钙包埋后用如下培养基培养:葡萄糖5.0%;蛋白胨2.0%;酵母膏0.3%;麦芽浸膏5.0%;(NH4)2SO40.1%;MgSO.7H2O0.1%;FeSO4.7H2O0.05%;NaCl0.5%(pH6.5)控制培养温度为28℃,当顺式丙烯磷酸加入量为0.3%时,振荡培养8天其转化率达40%,在同样条件下高于游离菌丝细胞。固定化孢子的代谢曲线与游离菌丝细胞相比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阐述牛磺酸的生理学作用,探讨其作为一种人体营养添加剂对不同疾病的作用。 方法 回顾近年来国内外 发表的涉及牛磺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牛磺酸缺乏所致人体病理状态,以及有关牛磺酸补充治疗的中、英文文献。 结果 牛磺酸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参与体内一系列生理学过程,如胆汁酸结合、渗透压调节、改善体内氧化 应激状态、细胞膜的稳定、细胞钙流动调节、神经营养和保护、调节糖代谢等,牛磺酸缺乏可导致人体发生多种病变及加 重原有病理状态。目前牛磺酸作为一种营养添加剂已广泛用于婴儿配方奶粉、肠内营养制剂。 结论 牛磺酸作为人体的一种 重要营养添加剂,适量补充有益于改善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调节代谢平衡,减轻病变或延缓病程进展,从而有利于临 床结局。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mTOR信号介导的自噬在褪黑素(melatonin,Mel)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褪黑素10 mg/(kg·d)处理(Mel)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组和褪黑素10 mg/(kg·d)干预I/R(Mel+I/R)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心肌I/R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LDH的含量,TUNE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I和II、Beclin1和mTOR磷酸化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LC3B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el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I/R组心肌纤维断裂明显排列紊乱,血清中LDH含量明显增加(P<0.01),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LC3II和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磷酸化mTOR的表达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C3B表达增加(P<0.01); Mel+I/R组可明显减轻心肌纤维的断裂,降低血清中LDH含量(P<0.01),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P<0.01),减少LC3II和Beclin1的表达(P<0.01),降低免疫荧光染色中LC3B的表达(P<0.01)。结论 褪黑素通过调节mTOR信号介导的自噬减轻心脏I/R损伤。  相似文献   
66.
研发一种基于艾灸治疗中热、光、烟因素的新型净烟控温灸疗器,由上筒、中筒和下筒3部分构成,集调温、集灰、吸附、防烫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各部位均可拆卸,使用便捷,便于临床治疗和保健,能够克服艾灸过程中无法调节灸疗温度、容易烫伤的问题,减少艾烟气味和烟尘对医患及诊疗环境的刺激和污染,使灸疗更加方便、高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脊髓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脊髓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世界卫生组织(WHO)3、4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期及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年龄、性别、病程, 肿瘤的部位、累及椎体节段长度、切除程度、WHO分级、H3K27M突变及术后辅助放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将上述部分指标(P<0.10)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5岁(7~63岁), 其中18~45岁者占58.3%(56例);中位病程为5.5个月(1~60个月), 其中病程≤6个月者占67.7%(65例)。肿瘤好发于脊髓的颈膨大(34.4%, 33例)和圆锥(30.2%, 29例)。肿瘤累及椎体节段的中位数为3个(1~9个)。51.3%(51例)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50%。WHO分级4者占81.3%(78例), H3K27M基因突变者占75.0%(7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0.5个月(2.7~133.0个...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旨在探讨对于左心功能受损(LVEF≤50%)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首次PCI干预后心功能早期变化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录入2010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西京医院心内科,并成功行首次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左心功能受损的ACS患者,收集其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与12个月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根据早期LVEF的变化(3个月LVEF值与基线的差值)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未恢复组(ΔLVEF≤0),轻度升高组(0<ΔLVEF≤14)和明显升高组(ΔLVEF>14)。研究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等。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心功能早期变化与长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基线LVEF和3个月时的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全因死亡率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全因再入院率未恢复组与轻度升高组明显高于升高组(P<0.01),全因再入院率中再次血运重建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脑卒中与症状复发再入院率有统计学差异。与未恢复组相比,轻度升高组和明显升高组发生M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