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癌前期病变发生发展的干预效果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将80只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癌前病变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低、高剂量组,每组20只,以喂饲100μg/mLMNNG溶液的方法制备大鼠胃黏膜癌前期病变的动物模型。在制备大鼠胃黏膜癌前期病变模型过程中采用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对治疗组进行干预(低剂量组每天0.5mg/kg,高剂量组每天1.5mg/kg),共20周。第30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结构异型指数和核腺比、血清及胃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结果与癌前病变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低、高剂量组肠化生、异型增生发生率低,结构异型指数和核腺比低于癌前病变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T-SOD活力增加而MDA含量下降(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地阻断胃黏膜癌前期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2.
国内结肠憩室病的报道较少,笔者收集上海华山医院近13年来结肠镜检出的结肠急室病127例,现就其临床特点与诊断等问题进行探讨,供同道参考。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83年1月~1995年12月用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疾患7841例(年龄3~92岁),插镜至回盲部的成功率98.6%,检出结肠憩室127例,检出率1.62%。127例中男69例.女58例;年龄23~92岁,平均591岁.40岁以上者119例(93、7%)。40岁以下、4O~59岁、60岁以上各年龄段的检出率分别为0.31%(8/2559)、1.36%(46/3381)、384%(73/1901),经/检验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3.
徐康  范钰  林庚金  钱立平  黄富春 《上海医学》2002,25(10):642-644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治疗结肠癌LoVo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四唑盐比色试验、琼脂糖凝胶电泳、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研究羟基喜树碱对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羟基喜树碱处理结肠癌细胞前后bcl-2、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羟基喜树碱对结肠癌LoVo细胞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且其凋亡一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羟基喜树碱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后,bcl-2基因表达下降,p53基因表达上升。结论 羟基喜树碱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可能与下凋bcl-2基因及升高p5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4.
我院自1972—1985年将收集到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的病历,(包括1976年成立急性心肌梗塞监护病房以来的全部病历)输入到电子计算机内,并根据现有资料对用补益药物为主,中西结合治疗的300例与单纯用西药391例进行了疗效比较。方法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入院后除用西医进行常规治疗外,无选择地、立即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每日二次,每周6剂,疗程4—6周,最短者1—2周。  相似文献   
35.
内镜—微波在消化道疾病中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立平  林庚金 《内镜》1994,11(6):343-345
  相似文献   
36.
一、我们观察了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16例患者。其中舌质以淡暗者较多,其次是舌质红者,舌苔以白苔多见,偶见剥苔及黄苔。结合临床症状多有胸疼、少气、气短,有的患者伴有烦渴、多饮、五心烦热等。因此类患者多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矛盾,并常兼有阴虚证状,故在治疗上应益气、活血、通脉、养阴之法较为适宜。二、处治方药介绍如下:气虚血瘀者主方人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丹参30克赤芍10克元胡10克生地20克玉竹10克元参10克。(一)兼有阴虚者上方加“玉液汤”加减。附  相似文献   
37.
我们观察了3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体温。升高者(37.2℃以上)226例,正常者74例。用过抗菌素218例,其中体温升高者172例,正常者46例。未用过抗菌素82例,体温升高51例,正常者31例。在用抗菌素组中,合并感染体温升高者11例,未用抗菌素组体温升高合并感染1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说明体温增高与合并感染无关。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38.
人胃癌组织MTS1基因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TS1与胃癌的关系。方法32例胃癌和30例正常胃粘膜标本提取细胞DNA、总RNA,MTS1cDNA探针采用随机引物法进行32PdATP掺入标记,MTS1与所提DNA、RNA进行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析,检测标本中有无MTS1的缺失和mRNA的不表达。结果MTS1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析结果显示,32例胃癌标本MTS1基因缺失及mRNA不表达率分别为34.4%和40.6%,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MTS1基因缺失及mRNA不表达与胃癌浸润的深度及分化程度有关,胃癌侵及肌层组MTS1基因缺失及mRNA不表达率分别为52.6%和57.9%,胃癌未侵及肌层组分别为7.7%和15.4%,高、中分化胃癌组MTS1基因缺失及mRNA不表达率分别为7.1%和14.3%,而低分化及印戒细胞胃癌组分别为55.8%和61.1%。结论胃癌的发生、发展与MTS1基因的缺失及mRNA不表达有关,检测胃癌组织中MTS1变化对胃癌的诊断,了解胃癌的生物学特征,为病人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C-erbB2基因与胃癌的关系引起人们重视,有报道认为,C-erbB2的扩增在高分化胃癌发生率高[1],且可能与胃癌的转移有关[2],但尚无定论,我们应用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的方法检测人胃癌细胞中C-erbB2的基因扩增与转...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多烯他赛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多烯他赛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后,应用四唑蓝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端粒重复扩增一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分别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结果多烯他赛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多烯他赛能够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多烯他赛抑制结肠癌细胞恶性增殖与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