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3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9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80例正常人与3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铜、锌、铁、镁四种元素,并探讨了这些元素与冠心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冠心病组血清锌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血清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铜/锌比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铜、镁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2.
曾慧婷  宿树兰  朱悦  谷巍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2016,47(18):3324-3331
丹参酚酸类成分为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显著而确切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随着临床及市场对丹参酚酸类物质需求量的剧增,提高丹参中酚酸类成分的量及提升利用效率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丹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丹参酚酸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与调控机制,以及丹参酚酸类成分生物转化利用现状等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丹参酚酸类物质资源的高效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蔡红蝶  宿树兰  周卫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2016,47(12):2175-2181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或同属植物的胶状树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研究表明,药用乳香效应成分主要为乳香酸类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在广泛的文献检索基础上,对乳香属药用植物中乳香酸类成分的种类、提取方法、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及其代谢转化研究进行较为系统地整理分析与归纳总结,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研究斑蝥水提液中斑蝥素与斑蝥酸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转化规律。采用UPLC-TQ-MS分别测定不同pH、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斑蝥水提液中斑蝥素与斑蝥酸的含量。结果显示,斑蝥水提液中斑蝥素的含量随pH的上升而逐渐降低,而其中斑蝥酸的含量变化则相反;斑蝥水提液于不同pH条件下,分别置于25,40℃及25℃光照90 d,定时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斑蝥素与斑蝥酸在起始的10 d内含量变化较大,具体表现为酸性溶液中斑蝥酸含量的下降与斑蝥素含量的上升,碱性溶液中斑蝥酸含量的上升与斑蝥素含量下降。此后,各条件下两者的含量基本不变。研究表明pH是影响斑蝥水提液中斑蝥素与斑蝥酸含量的主要因素,两者随溶液p H的改变而相互转化,高温与光照可加快这种转化的平衡速度。该研究结果可为以斑蝥药材为原料的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与评价麋鹿角中多糖类成分。方法:分别采用Elson-Morgan法、硫酸咔唑法及苯酚硫酸法,以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不同鹿龄及不同角部位麋鹿角样品中的氨基多糖、酸性多糖及中性多糖,并与鹿角进行比较。结果:多糖类成分含量因鹿龄和角部位不同存在较大差异。3种多糖类成分总含量以2岁龄麋鹿角为最高,其次为5岁龄,6~8岁龄,3岁龄和4岁龄。不同鹿龄麋鹿角3个角部位平均含量均以中性多糖为最高,其次是氨基多糖,酸性多糖含量相对较低。3种多糖在3个角部位中的平均含量均以2岁龄麋鹿角为最高,其中氨基多糖和中性多糖的含量与宁夏产鹿角接近,酸性多糖低于宁夏产鹿角。结论:该研究可为麋鹿角药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97.
陈毓  李锋涛  钱大玮  蒋情  段金廒 《中成药》2014,(12):2577-2582
目的分析鹿角中的无机元素,为鹿角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不同产地马鹿角及不同年龄梅花鹿角脱盘中共计29种无机元素。结果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到了21种元素,包括Ca、P、K、Na、Mg等5种人体必需宏量元素,Fe、Cu、Zn、Mn、Cr、Se、Ni、Mo、Si、Sr等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未检测到Sn、As、Co、B、Hg、V、Ti、Zr等8种元素。相关性分析显示有多种元素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马鹿角不同部位无机元素组成相似,2个不同产地马鹿角中同种元素的平均含有量差异较大。除部分元素外,不同年龄梅花鹿角脱盘样品中各元素的量差异不大。结论研究结果为鹿角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丹参花期至初秋地上嫩茎叶部位是制药或制茶的原料,研究制定其质量标准,使其资源化价值不断提升和拓展。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芦丁、异槲皮苷、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进行定性鉴别,其条件:以醋酸丁酯-甲酸-水(10∶2∶3)为展开剂,紫外灯(365 nm)下检视;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丹参茎叶药材的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芦丁、异槲皮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进行定量测定,其条件:色谱柱为Grace Apollo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5 min,10% A;5~10 min,10% A→12% A;10~20 min,12% A→14% A;20~25 min,14% A→20% A;25~60 min,20% A→30% A;60~65 min,30% A→40% A);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和256 nm。结果:薄层色谱鉴别芦丁、异槲皮苷、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10批样品中总灰分测定结果为7.14%~9.86%,酸不溶性灰分为0.06%~0.38%;HPLC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芦丁、异槲皮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进样质量分别在0.163~3.26、0.118~2.36、0.117~2.34、0.158~3.16、0.252~5.04、0.100~2.00、0.132~2.64和0.131~2.6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4~1.000 0),且分离度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1%、95.53%、100.8%、99.63%、97.48%、101.4%、98.44%和102.6%;10批样品各指标成分的含量分别在0.05%~0.11%、0.01%~0.02%、0.07%~0.23%、0.04%~0.35%、0.07%~0.20%、1.17%~4.25%、0.03%~0.16%和1.68%~5.10%之间。结论:建立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可用于客观评价丹参茎叶及其产品的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为制定丹参茎叶药材质量标准和开发利用丹参茎叶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伴随着药物代谢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和代谢组学的出现,建立基于药物体内代谢过程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和评价配伍禁忌的反药组合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揭示其致毒增毒、减效降效的可能途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科学实质,为中药科学配伍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为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00.
以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应用中药学、化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方法,通过微生物转化促进中药废弃物中功能性物质、生物质能源、营养基质等资源性物质的转化与转移,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延伸资源经济产业链,实现物尽其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产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