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241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优势路与传统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拟接受PKP治疗的40例OVCF患者,随机分组至传统单侧PKP组(传统组)和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组(机器人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体充填占比等指标.结果 两组单侧PKP手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和3个月时,机器人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单侧PKP,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减少切口长度(P<0.001)、透视次数(P<0.001),增加非穿刺侧骨水泥充填(P<0.001);虽然机器人组总穿刺时间显著多于传统组(P<0.001),但若仅计算机器人的单纯穿刺时间,则显著少于传统组(P<0.001).结论 机器人辅助优势路单侧PKP在术后3d及3个月后的随访获得优于传统单侧PKP的临床疗效,而在1个月时疗效相同,但具有高准确度、稳定性,减少透视暴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优势路与传统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拟接受PKP治疗的40例OVCF患者,随机分组至传统单侧PKP组(传统组)和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组(机器人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体充填占比等指标.结果 两组单侧PKP手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和3个月时,机器人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单侧PKP,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减少切口长度(P<0.001)、透视次数(P<0.001),增加非穿刺侧骨水泥充填(P<0.001);虽然机器人组总穿刺时间显著多于传统组(P<0.001),但若仅计算机器人的单纯穿刺时间,则显著少于传统组(P<0.001).结论 机器人辅助优势路单侧PKP在术后3d及3个月后的随访获得优于传统单侧PKP的临床疗效,而在1个月时疗效相同,但具有高准确度、稳定性,减少透视暴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下单侧优势路与传统单侧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拟接受PKP治疗的40例OVCF患者,随机分组至传统单侧PKP组(传统组)和机器人辅助下单侧PKP组(机器人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体充填占比等指标.结果 两组单侧PKP手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和3个月时,机器人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单侧PKP,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减少切口长度(P<0.001)、透视次数(P<0.001),增加非穿刺侧骨水泥充填(P<0.001);虽然机器人组总穿刺时间显著多于传统组(P<0.001),但若仅计算机器人的单纯穿刺时间,则显著少于传统组(P<0.001).结论 机器人辅助优势路单侧PKP在术后3d及3个月后的随访获得优于传统单侧PKP的临床疗效,而在1个月时疗效相同,但具有高准确度、稳定性,减少透视暴露.  相似文献   
14.
分离性垂直偏斜(简称DVD)亦称上隐斜。该病病因不清,治疗方法亦各不相同,临床较多采用上直肌减弱术。下斜肌止端转位术是KratZ1989年报道的一种新的DVD矫正术。近三年我们采用上直肌后徙术及下斜肌止端转位术治疗DV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16例,年龄7一月岁,男6例,女10例,合并内斜9例,合并外斜5例,Helveston综合征2例。患者术前均行视力、屈光状态、眼位、注视性质、眼底、三棱镜及同视机检查。1.2手术设计及效果DVD手术定量主要根据第一眼位用交替遮盖试验测量最大斜视程度来决定,一般在Drp影…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氯胺酮、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和依托咪酯在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 ,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旨在探讨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适合无痛人流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需做人流患者 15 0例 ,随机分成D组、K组和E组 ,每组 5 0例。D组静注异丙酚 2~ 2 5mg·kg-1,K组静注氯胺酮 0 8~ 1mg·kg-1,E组静注依托咪酯 0 2~ 0 4mg·kg-1。观察用药前后SBP、DBP、HR、RR和SPO2 的变化 ,记录麻醉起效、恢复、离院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K组、E组相比 ,D组麻醉起效、恢复及离院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 ) ,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其它无明显差异。结论 人流术用异丙酚优于氯胺酮或依托咪酯全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磁导向载体阿霉素(MTC-DOX)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Seldinger导管超选择插入肿瘤供血肝动脉,以脉冲给药的方式注入MTC-DOX,21天为一周期,连续用药2周期以上按照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共11例入组,10例可以评价疗效,治疗后NC7例,PD3例,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182天,有3例临床症状减轻,有4例生活质量改善,1年生存率达到54.5%;11例可以评价毒性,毒副反应均较轻,主要为轻中度的肝区疼痛和发热,少数患有胃肠道反应和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结论:采用磁导向载体阿霉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靶向性特别好,疗效明显,同时毒性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国产因卡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Ⅱ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评价国产因卡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 2 0 0 1年 1 2月至2 0 0 2年 1 0月 ,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 4 3例 ,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国产因卡膦酸二钠 1 0mg与帕米膦酸二钠 90mg静滴 ,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 2 3例止痛有效率 5 2 2 % ,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 4 3 5 % ,与对照组 2 0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毒副反应少见。结论 :国产因卡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钱军 《肿瘤》2003,23(4):348-349
转移是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与血管新生及肿瘤细胞的侵袭、移行有关。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基因的表达改变 ,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移行能力进行调控。KiSS 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基因 ,它编码产生 5 4个氨基酸的转移抑素 (metastin) ,具有显著的肿瘤转移抑制效应。现就转移抑素及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传导作一综述。1 转移抑素 :KiSS 1编码蛋白  1996年Lee等[1] 应用显微细胞介导法将人的 6号染色体转入具有转移潜能的人黑色素瘤细胞株C816 1和MelJuSo中 ,发现这两株细胞的转移能力较转导前至少降低 95 % ;进一步应用消…  相似文献   
19.
榄香烯乳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转移是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临床上以进行性剧烈骨痛、功能障碍及病理性骨折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皮瓣坏死为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均较高。我们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导致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为皮瓣组织细胞损伤、皮瓣张力过大、皮下积液及感染、真皮及真皮下血液循环障碍,并针对以上原因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对已发生坏死皮瓣的处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