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目的:探讨草乌、草乌与瓜蒌和草乌与白及配伍对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与增毒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给予2%,8%,16%浓度的含药大鼠血清作用于心肌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比较对心肌细胞毒性大小,再利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含量、Na+-K+-ATP酶活力与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率,研究增毒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大鼠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 P<0.05)。给药组LDH含量显著升高( P<0.05);Na+-K+-ATP酶活力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P<0.05);Na+-K+-ATP酶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浓度在8%,16%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草乌对心肌细胞有明显毒害作用,与瓜蒌、白及配伍后毒性增强;其增毒的机制是能显著增大心肌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能量系统,诱导细胞自身凋亡,加速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22.
腺癌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腺癌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腺癌空洞型肺转移瘤的认识。方法收集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腺癌空洞型肺转移瘤16例,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腺癌空洞型肺转移瘤中空洞的CT表现可分为小环形、泡样、不规则形和囊样空洞。16例中56.3%来源于肺腺癌,其中97.0%表现为小环形空洞;来自肺外腺癌的转移性空洞形态多样,其中以泡样空洞和小环形空洞为主。转移性空洞多分布于肺外围及胸膜下,多为直径<5mm的薄壁空洞,边缘光滑或毛糙;约7.1%空洞直径>2.0cm且具有分叶、毛刺、壁结节等恶性空洞的特征。结论腺癌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并与原发灶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四联康对糖尿病合并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糖尿病患者合并(IBS)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四联康治疗,对照组采用咯哌丁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66%),P<0.01。结论四联康对于糖尿病合并肠易激综合征(IBS)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对轻型颅脑外伤(MHI)患者临床指标和CT异常结果进行相关性及多因素分析,初步探讨适合我国成年MHI的CT检查适应证.方法 对8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外伤后24 h以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13~15分的成年MHI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把患者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CT显示的急性颅脑损伤作为因变量,利用SPSS16.0软件(检验水准α=0.05)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初步探讨MHI患者CT检查适应证.结果 与颅脑损伤相关性最强的临床指标是神经查体阳性(OR=35.079,P=0.000);敏感性为100%,能预测颅脑损伤的6项临床指标组合是:意识丧失、可疑颅骨骨折、危险的外伤机制、GCS评分<15分、年龄≥65岁、锁骨上损伤体征.以此作为MHI患者CT检查适应证,可以减少27.8%的CT检查.结论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适合我国成年MHI的CT检查适应证,此临床因素组合可以敏感地预测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CT检查.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总结跟骨距下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4例423个跟骨作了手术治疗:29个跟骨作了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自体骨移植支撑固定术;14个跟骨作了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自体移植并辅以克氏针内固定术.结果根据术后并发症、跟骨X平片上的测量、患足功能等多方面评估,初步效果较好.结论细致轻柔的操作,着重于跟骨距下后关节面、Bohler角的恢复准确的复位,简单有效的内固定是手术成功、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以葛根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共计486种,主要包括保肝保健食品、调节血脂保健食品、调节血压保健食品、调节血糖保健食品、调节免疫保健食品。在构建含葛根的保健食品配方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关联规则中Apriori算法对葛根保健食品配方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74种保肝保健食品中,原料应用最多的是枳椇子、五味子,常见的3种原料搭配组合为葛根-栀子-白芍、葛根-绞股蓝-决明子等; 91种调节血脂作用的保健食品中,原料应用最多的是决明子、绞股蓝,常见的3种原料搭配组合为葛根-决明子-菊花、葛根-泽泻-桑叶等; 41种调节血压作用的保健食品中,原料应用最多的是杜仲、丹参,常见的3种原料搭配组合为葛根-决明子-牡蛎、葛根-丹参-槐花等; 105种调节血糖的保健食品中,原料应用最多的是山药、黄芪,常见的3种原料搭配组合为葛根-三七-地骨皮、葛根-山药-茯苓、葛根-山药-地骨皮等; 75种调节免疫的保健食品中,原料应用最多的是黄芪、枸杞,常见的3种原料搭配组合为葛根-天麻-杜仲、葛根-桑椹-金银花、葛根-西洋参-山楂等。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东北铁线莲中抗肿瘤活性成分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核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苷(W2)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W2含量,通过对9种大孔树脂的吸附-洗脱能力进行考察,筛选最适宜的大孔树脂型号,对选定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动力学考察和动态梯度洗脱考察,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浓度、吸附流速、除杂溶媒用量和流速等参数对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4 g·m L-1,以1.5 BV·h-1的流速过LX-17型大孔树脂柱,加水4 BV和40%乙醇5 BV除杂,除杂流速3 BV·h-1,加80%乙醇1 BV洗脱以替换柱内液体,加80%乙醇6 BV富集W2,洗脱流速1.5 BV·h-1。浸膏中W2质量分数43.14%。结论:LX-17型大孔树脂适用于W2的的分离纯化,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得到纯度相对较高的样品,为该成分的后续药理作用研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9.
该文拟探索乳香、没药挥发油对川芎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并从皮肤血流变化角度探讨乳香、没药挥发油可能的促透机制。通过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离体的小鼠皮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测定川芎阿魏酸的累积透过量,考察乳香、没药挥发油对川芎透皮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激光多普勒法测定皮肤血流量。研究结果显示,川芎阿魏酸24 h的累积透皮量为(8.13±0.76)μg·cm~(-2),氮酮组、乳香组、没药组、乳没单提混合组、乳没混合提取组分别为(48.91±4.87),(57.80±2.86),(63.34±4.56),(54.17±4.40),(62.52±7.79)μg·cm~(-2),各组挥发油的增透倍数分别为7.68,8.26,7.26,8.28,均大于氮酮组的6.55。而且,乳香组、没药组、乳没单提混合组及乳没混合提取组大鼠分别在涂药10,20,30,10 min时,血流量相比涂药前有显著性差异,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皮肤血流量。可知,乳香、没药挥发油配伍前后对川芎均有一定的促透作用,且可能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促进药物从皮肤表皮到真皮层毛细血管的消除,从而实现促透。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微乳凝胶(TP-MBGs)外用对CIA大鼠T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究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CIA模型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基质组、TP灌胃组、TP微乳高剂量组、TPMBGs高、中、低剂量组,给药28 d后处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肤(CD1α、Ig A)、血清(IFN-γ、IL-6、TNF-α、ColⅡ、IL-10)及滑膜细胞上清液(IL-1、PGE_2、TNF-α)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肤中CD1α、血清中IFN-γ、IL-6、TNF-α和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1、PGE2、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TP-MBGs中剂量组血清中的TNF-α及IL-6、滑膜细胞上清液中的IL-1及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TP-MBGs高剂量组皮肤中CD1α、血清中的TNF-α及IFN-γ、滑膜细胞上清液中的IL-1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雷公藤甲素微乳凝胶外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功能及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起到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