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总结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溴烧伤创面的I临床效果.方法:对1997年至今采用湿润暴露疗法配合耕耘技术所治疗的溴烧伤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主要统计指标为病例数、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结果:采用湿润暴露疔法治疗的溴烧伤病例共32例,均为深度烧伤,创面自行愈合29例,无功能障碍,3例因手背肌腱外露行皮瓣移植治疗.结论:湿润暴露疗法治疗深度溴烧伤,利于创面愈合,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同基因大鼠肝移植后移植物的组织学和功能变化规律。方法将51只受体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7只,分别在术后第2、7、14天处死,取肝脏标本显微镜下观察;取血检测TB、AL,T、GGT。结果A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轻;B组达高峰;C组病变明显减轻,并可见增生的肝组织。各组大鼠的各项血清生化检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移植肝在术后第2天病理损伤程度均较轻,第7天相对严重,第14天明显减轻。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病理学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2例,对照组1684例。比较两组间基线hsCRP水平,分析不同基线hsCRP水平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1.63比0.79 mg/L,P<0.01);hsCRP四分位数水平较高者(>3.07 mg/L)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风险是较低者(<0.34 mg/L)的3.73倍(95%CI2.87~4.86,P<0.01),对hsCRP以3 mg/L及以第80百分位点为临界值分组后进行统计分析,hsCRP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相关性依然存在,OR值分别为2.65(95%CI2.16~3.25),2.85(95%CI2.29~3.55)(均P<0.01)。结论基线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有预测价值,hsCRP水平较高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异黄酮对甲基-苯基-吡啶离子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葛根异黄酮溶解在培养基使终浓度为50mg·L-1、100mg·L-1和200mg·L-1。并设不加药物的阴性对照组。PC12细胞与葛根异黄酮共孵育30min后,加入含250μmol·L-1MPP+的DMEM培养基,继续孵育96h。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P53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P+组P53 mRNA表达上调(P〈0.05),各浓度的葛根异黄酮组P53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葛根异黄酮对甲基-苯基-吡啶离子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P53 mRNA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胆道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胆道恶性肿瘤组织中P-gp和GST-π的表达.结果:60例胆道恶性肿瘤组织P-gp阳性表达率为88.3%,GST-π阳性表达率为93.3%.肿瘤高、中分化组织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和86.2%,均低于低分化组织的96.8%和100.0%,P值均<0.05;局部浸润组织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和100.0%,均高于无局部浸润组织的81.3%和87.5%,P值均<0.05;淋巴转移组织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0%和100.0%,均高于无淋巴转移的77.8%和85.2%,P值均<0.05.结论:P-gp和GST-π在胆道恶性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联合检测P-gp和GST-π对指导临床化疗药物、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及心肌细胞内MDA和SOD检测,揭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HGF mRNA表达上调的可能机制及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实验组,每组20只,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对比两组间心肌HGF mRNA、MDA及SOD的含量。[结果]大鼠心电图显示冠脉结扎后ST段明显抬高,打开结扎线后ST段回落,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有效。与假手术组SOD(95.311±3.472)U/mL、MDA(18.842±1.166)μmol/g相比,再灌注组心肌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61.257±1.242)U/mL,P<0.01;MDA含量增高至(36.396±0.653)μmol/g,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肌HGF mRNA表达,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分别为0.72074±0.00067和0.53668±0.0010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HFG mRNA变化与SOD变化成正相关,与MDA呈负相关。[结论]自由基的损伤性刺激可能是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引起心肌HGF mRNA表达上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阿拓莫兰对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评价还原性谷胱甘肽制剂阿拓莫兰对肝门阻断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保护的作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40例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后辅以阿拓莫兰护肝治疗,另一组为术后不给予阿拓莫兰的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术后1,3,7 d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术后1 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拓莫兰对肝门阻断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有治疗作用,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腕管综合征是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尽管手术方法很多[1,2],但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再手术治疗。我院于1999~2003年共收治此类患者8例,现就其再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8例,均为首次手术治疗后1年症状不缓解或缓解后复发者,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38  相似文献   
19.
溴灼伤四例报告金成万,张克川,贺淑君,李晶石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33岁。致伤原因均为操作时溅染体表所致。最小的伤面积为3%,最大7%,平均5.2%,灼伤深度以Ⅱ度为主,2例有Ⅲ度灼伤,均为伤后未立即冲洗所致。深Ⅱ度创面呈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细胞治疗已应用于临床,特别在严重肝脏疾病的再生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在细胞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中成绩与问题并存,需要规范技术,加大研究力度,保持良性发展,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密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