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0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们从 1995年 5月~ 1999年 7月采用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骨骨折不连接 7例 (11根 ) ,达到了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并进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材料 微型外固定器由金华科惠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的于氏微型外固定器[1] 。骨折两端均有两枚微型螺钉 ,拧入骨中把持力强 ,不易松动 ;微型支架由螺纹杆连接 ,既增强了支架的稳定性 ,又具有加压—延长作用 ,调节十分方便。1 2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11根 )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16~ 2 9岁 ,平均 2 4 7岁。受伤原因 :全部被机器轧伤 ,开放性骨折。原始骨折情况 :第一掌骨 2例 ,第二掌骨 5例 ,第三掌骨 …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索-1α(IL-α)及与白介素.11(IL-11)、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联合应用对体外诱导人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结果对照组仅有极少量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不成熟的多巴胺神经元;1L-1α组分化的多巴胺神经元较多,但细胞形态欠成熟;联合因子组分化的多巴胺神经元最多,细胞较为成熟。结论IL-α有诱导人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作用,联合应用IL-α、LIF和GDNF对人神经干细胞向成熟的多巴胺神经元分化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移植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2 d后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hUCMSCs经尾静脉移植入移植组大鼠体内,对照组大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用Longa评分、转棒实验及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检测方法,评价细胞移植后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结果:(1)自细胞移植后第7天起,移植组Long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细胞移植20 d后,移植组大鼠在转棒上停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3)细胞移植30 d后,移植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hUCMSCs可促进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4.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教学主要借助图片、模型、标本等,但一般PPT的图像仅仅限制于某一方向的观察,观察比较局限,学生在空间上面没有全方位的认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利用三维解剖软件。三维解剖软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块骨骼,肌肉,可以对人体有个全方位的认识,软件使用方法简单,学生可以自己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内容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被消化、吸收,为人体解剖学甚至其它学科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8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交互技术能够为师生之间实现教学信息及时充分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通过对基于人体解剖学网络互动平台教学组织与实施进行分析探讨网络互动平台在高校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并为利用网络互动平台进行教学的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6.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脂肪因子,具有抗炎、促进脂肪酸氧化、减轻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在酒精性肝病患者及动物模型中,脂联素水平均下降,提示脂联素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其具体作用将为酒精性肝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切割穹隆海马伞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再生过程中Lhx8的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8只。所分的4组分别为: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切割组(切割右侧穹隆海马伞),过表达组(右侧海马齿状回中注射Lenti6. 3-Lhx8慢病毒)及切割联合过表达组(右侧海马齿状回中注射Lenti6.3-Lhx8慢病毒并切割右侧穹隆海马伞)。28d后每组各取6只分别制备脑冷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测,提取海马总RNA行Real-time PCR,提取海马蛋白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切割组、过表达组和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Lhx8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以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上调最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切割组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过表达组和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ChAT mRNA显著上调,且以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上调最为显著;切割组、过表达组和切割联合过表达组中均检测到ChAT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割组、过表达组和切割联合过表达组海马齿状回门区和颗粒下层中均能检测到新生的Lhx8阳性的胆碱能神经元,且以切割联合过表达组最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上调Lhx8的表达能促进海马中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Lhx8可能与海马胆碱能神经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切割穹窿海马伞去神经支配大鼠海马内转移抑制蛋白1(metastasis suppressor 1,MTSS1)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切割穹窿海马伞后1、3、5、7、14 d组,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穹窿海马伞切割后海马内MTSS1 mRNA的表达变化和MTSS1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海马内MTSS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切割后3 d开始升高(P<0.05),5 d达到最高水平(P<0.01),7 d恢复至正常水平;(2)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TSS1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海马齿状回门区及颗粒下层中,切割后5 d MTSS1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P<0.01),7 d继续增多并达到高峰(P<0.01),14 d时开始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结合本课题组以往的工作,上述结果提示切割穹窿海马伞后MTSS1的高表达可能与海马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与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共培养环境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的变化。方法:(1)植块法分离培养hUCMSCs,以细胞免疫化学法鉴定其表面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2)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大鼠胚胎中脑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及中脑组织提取液;(3)用大鼠胚胎中脑组织提取液做培养液,将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hUCMSCs与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共培养14 d,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hUCMSCs中TH和DAT的表达。结果:HUCMSCs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和CD105,极低表达CD31和CD45。在与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共培养14 d后,hUCMSCs中TH阳性表达率为(18.06±2.29)%,DAT阳性表达率为(11.14±2.10)%。结论:用植块法可成功分离并体外培养hUCMSCs,其免疫表型符合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特征。在以大鼠胚胎中脑组织提取液作为培养液,并与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共培养的诱导条件下,hUCMSCs可部分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索能获得较多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克隆及其分化后产生较多神经元的方法。方法 :取成年SD大鼠前脑室下区(SVZ)组织 ,接种于 2 4孔培养板中 ,实验分成EGF、bFGF和EGF +bFGF三组 ,观察克隆球的形成情况。 7天后一部分克隆球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后进行BrdU标记及免疫荧光检测 ;另一部分克隆球在含血清的培养液中进行贴壁分化 ,14天后 ,分别用MAP -2和GFAP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标记。结果 :原代培养EGF组培养液中克隆球的数量少 ,克隆球直径也小 ;bFGF组和EGF +bFGF组培养液中克隆球的数量多 ,克隆球也较大。bFGF组和EGF +bFGF组MAP -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多于EGF组 ,而EGF组中可见到能产生较多的GFAP阳性细胞。结论 :bFGF较EGF更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 ,并可诱导神经干细胞较多地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