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 为了更有效地监测和预防甲肝的流行,掌握我市幼儿甲肝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89年4月在全市随机抽取6个托幼园(所)的627名儿童,进行了甲肝感染情况调查。每个儿童采耳血0.1ml,分离血清后,采用唐山市卫生防疫站研制的抗-HAV试剂盒,用ELISA方法测抗-HAV。结果 627名幼儿的抗-HAV总阳性率为10.37%。不同性别的阳性率经卡方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经卡方检验,5岁以下组与5岁以上组有显著差异(x~2=6.3284,p<0.05),这与年龄大和外界接触日益增多,感染机会亦随之而增加有关。本次调查5岁以下幼儿甲  相似文献   
12.
合谷穴注射强地松龙所致手指坏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XX,女,38岁,农民,住院号7819。因左肘及前臂上段酸痛月余,于1995年3月19日经当地个体诊所给予强地松龙125mg分别在曲池、内关、合谷穴位注射治疗,当从合谷穴拔针后,立即出现心慌,掌指麻木、酸胀,指端苍白、发凉、剧痛等,随后热敷、按摩,静脉输人先锋霉素及其他药物(名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次日左手诸指指端发黑,继续上述治疗6天后转送某医院住院,给予抗感染、扩血管药物治疗9天,仍无好转,拟行截除坏死手指,因不同意于1995年4月6日住人我院。检查体温37C,脉博8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6/11kPa,神志清楚,表…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诊治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降部、水平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提高诊治水平和疗效.方法:对2001-09/2005-10收治的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降部、水平部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B超、CT、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乳头肿瘤3例,降部肿瘤2例,水平部肿瘤3例.结果:确诊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管状腺瘤及间质瘤并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各1例,中高分化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中及低分化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各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水平部间质瘤行局部肠段切除术2例,中高分化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29.1±19.7(3-51)mo,均健康生存.结论:对于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和降部良性肿瘤,以CT结合十二指肠镜检查和局部肿瘤切除为主要诊断手段和术式选择;对于原发性十二指肠水平部良性肿瘤,首选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和局部肠段切除治疗;对于原发性十二指肠乳头、降部或水平部恶性肿瘤,均应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9岁. 主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月余. 现病史:患者2007年8月因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在四川某医院行LC,术后渐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并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  相似文献   
15.
胆道梗阻59例的ERCP与MRCP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探讨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 ,ERCP)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术(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 graphy ,MRCP)对胆道梗阻患者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 0 0 0~2 0 0 2年间同时具备ERCP与MRCP资料的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资料5 9例。男34例,女2 5例;年龄34~90岁,中位年龄6 2岁。本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发热和黄疸。胆管炎2 3例,占39% ,胆源性胰腺炎2 7例,占4 6 %。胆红素8~4 2 0mmol/L(平均6 3mmol/L) ,碱性磷酸酶185~12 5 8IU/L(平均5 6 2IU/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避免胆道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11/2007-08收治的14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4例,其余均为术中诊断,根据Nagakawa分型标准,本组病例分为Ⅰ型10例,Ⅱ型2例,Ⅲ型2例,全部病例治愈出院,术后随访均未发生胆管狭窄及其他并发症.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术中需仔细探查,必要时行术中胆道造影以明确诊断,并根据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
肝脏外科的发展和手术中控制出血方法的发展密切相关,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成败及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出血量越大,并发症和死亡率越高.为减少肝脏手术中出血及简化切肝技术[1-2],笔者设计并对患者施行了一种简易的切肝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报告女,23岁。主因上腹部胀痛伴呕吐6 d、加重1 d入院。患者入院前6 d进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以中上腹为主,为持续性胀痛,无明显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吐后腹痛可稍缓解;无寒颤、发热,无腹泻、便血,无心悸、憋气、呼吸困  相似文献   
19.
利用特制的直型肝针对13例患者采用肝脏预切区域外的交锁缝扎方法行肝切除,包括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8例。左或右半肝切除3例,中肝叶切除2例,择期性手术10例,急诊手术3例(2例肝癌破裂腹腔大出血患者急诊手术)。手术出血少,平均241mL,无需输血,急诊手术也相当方便,无需阻断入肝血流,术后均恢复良好。提示该方法为一种简易,快捷的区域无血肝切除方法,容易掌握,费用低廉,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方便献血,大多数采供血机构到街头或单位现场采血,并且大多数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时不可能等待很久,同时为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和献血者的身体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快速、准确地完成献血者采血前的健康检查,这包括献血者在献血前填写健康状况征询表,接受必要的血液快速检测,符合献血要求方可献血。在采血前,对献血者进行初步的筛选,既体现了血站对志愿无偿献血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又降低了血液的报废率,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作为降低血液报废率的质控点,筛选合格献血者这一关键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其重要性、潜在问题和改进建议三个层次,对如何筛选合格献血者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