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探讨Orem自我护理模式下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术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80例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Orem自我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单用与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单用吡格列酮治疗)及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HbA 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Fin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老年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3.
正1病例男,58岁。因"失眠加重、多思多虑、坐立不安2月余"于2016年10月10日入院。患者眠差10余年,7年前开始断续服药助眠,期间获得好转。今年2月再次出现入睡困难,8月因工作压力增大,继而多思多虑、坐立不安、紧张担心等;8月24日我院门诊就诊,拟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予奥氮平5 mg/晚,文拉法辛75 mg/d,米氮平7.5 mg/晚,氯硝西泮0.5 mg/晚,服用6周后出现夜间无诱因下腹痛,入睡后下地徘徊。为调整用药于10月10日收入院。入院后行胃肠  相似文献   
34.
<正>选择我科2007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成人烟雾病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42~65岁;首发症状为TIA4例,急性脑梗死8例,脑出血3例(其中基底核同一部位2次出血者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长期慢性头昏3例,慢性头痛1例;既往体健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7例,糖尿病1  相似文献   
35.
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西医学的咽炎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咽喉为经脉循行交会之处,又是饮食呼吸之门户,故与五脏六腑有密切关系,其中与肺、脾、胃、肝、肾关系较为密切。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病程较长,症状顽固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面神经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2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风丸。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肌电图CMAP波幅、R1潜伏期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较单用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0引言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临床上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Von Recklin shausen病(NF-Ⅰ型)和双侧听神经瘤型(NF-Ⅱ型)。Von Recklin shausen病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占整个NF的90%,患病率为1/3000~1/3500。肿瘤来源于周围神经施万细胞、神经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可侵犯眼眶和眼球。眼眶神经纤维瘤又称眼眶丛状神经纤维瘤,发病率较低,现报告1例。1病例报告患者,男,4岁,因"左眼睑及面部肿物3a"就诊。病史:  相似文献   
38.
患儿女,8岁。主因学校查体视力差于2010年5月4日我院眼科就诊。患儿出生正常,无窒息,自幼纳少,生长发育迟缓,睡眠少,视物歪头,近两年症状加重。查体:体格发育矮小,匀称,身高112cm,体重20kg,智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甲状腺正常大小,  相似文献   
39.
青海野生薄荷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青海野生薄荷挥发油成分。 方法: 利用挥发油提取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了青海野生薄荷中的挥发油组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 结果: 共鉴定出42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薄荷酮(26.75%),胡椒酮(16.61%),柠檬烯(6.00%),石竹烯(4.26%),α-毕橙茄醇(4.10%),[s-(E,E)]-1-甲基-5-甲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戊烯(3.63%),6种主要成分占到总提取物的61.35%。 结论: 青海野生薄荷挥发油成分有别于内地产薄荷品种,值得进一步针对性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观察补脾益肠丸不同剂量对小鼠腹泻模型及母子分离法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的影响,评价补脾益肠丸防治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①分别采用番泻叶和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模型,观察补脾益肠丸的止泻作用。②采用母子分离法制备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观测补脾益肠丸对该模型大鼠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水平的影响。结果:①补脾益肠丸中、大剂量可显著减少给药后2h番泻叶引起的腹泻次数;补脾益肠丸中、大剂量可显著减少给药后各个时点(2h、4h、6h)蓖麻油引起的腹泻次数。②补脾益肠丸对模型大鼠血清中MTL和VIP含量无明显作用;补脾益肠丸小、大剂量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肠黏膜MTL含量,增高VIP含量,中剂量可显著增高肠黏膜VIP含量。结论:补脾益肠丸能抑制小鼠腹泻,且可对抗母子分离模型大鼠肠黏膜中紊乱的相关递质或激素水平,从而改善腹泻型IBS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