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建立心力衰竭气虚证的病证结合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将44只昆明种(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四君子汤加减组(12.89 g·kg-1)。模型组及四君子汤加减组给予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处理,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缩窄。采用超声心动图、病理学检测对心力衰竭进行疾病模型判断及药效学评估;从宏观表征、微观生物学、方剂反证3个层面分别对小鼠的一般性体征、体质量、旷场、抓力、线粒体超微结构等宏、微观表征进行采集,并测定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表达,以判断证候类型。结果 TAC术后8周,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四君子汤加减可显著改善小鼠LVEF(P<0.05)。心脏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壁增厚,四君子加减可显著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在6~8周,相较于假手术组及四君子汤加减组,模型组小鼠出现显著的毛发不齐,毛发枯黄、活跃度降低及精神萎靡的情况。同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增长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加减组体质量增长值明显上升(P<0.05)。在6~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旷场距离及旷场速度均明显下降(P<0.05),而四君子汤加减组在第8周明显改善旷场距离及旷场速度(P<0.05)。在6~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抓力最大值明显下降(P<0.05),而四君子汤加减组TAC术后8周抓力最大值明显增加(P<0.05)。腓肠肌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肌组织基质不均匀,线粒体肿胀,体积变大,基质溶解,嵴缺失,空泡化;四君子汤加减组可改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基质空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腓肠肌分裂蛋白动力相关蛋白1(DRP1)表达显著增高(P<0.01),线粒体融合素1(MFN1)表达明显降低(P<0.05)。同时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加减组小鼠腓肠肌分裂蛋白DRP1表达明显降低(P<0.05),MFN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TAC术后小鼠6~8周出现显著的气虚证候表现,同时伴随腓肠肌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而四君子汤加减可显著改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72.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的人群也逐渐庞大。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对机体产生一种负面作用。大量研究证明,氧化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探讨氧化应激反应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及治疗心力衰竭提供新的思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3.
该文介绍了近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资源学科项目的资助与结题情况,对获资助申请人及项目依托单位情况进行了分析;按照中药资源道地药材形成机制、药用植物分类研究、药用植物育种与栽培、中药资源生态与环境适应性、中药资源品质与评价、中药有效成分生物合成与调控等研究方向,分别对部分获资助项目研究进展及取得成果进行归纳;并对中药资源学科申请项目中冷热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项目申请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丹毒、痄腮、痢疾等热毒所致疾病。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近年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药对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该研究通过检索近5年文献,对金银花、山银花、忍冬藤、连翘、黄连、栀子、穿心莲、蒲公英、玄参、白头翁、仙鹤草等11味中药的抗炎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清热解毒药主要是通过NF-κB,MAPK,JAK-STAT 3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且作用环节相似。并且,针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清热解毒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龙生蛭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组(阳性对照,0.54 mg/kg)和龙生蛭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16、1.08、0.54 g/kg),每组15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只穿线不结扎),各...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证与单核细胞(PBMC)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炎症机制。方法:复制心梗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动物术后第7天、14天、28天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IL-1β、IL-6、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模型组动物单核细胞TNFα、IL-1β、IL-6、MCP-1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动物(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心肌缺血)与单核细胞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该证候重要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WOS)建库至2022年12月2日期间关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F的文献资源。由2名作者独立完成文献提取和质量评价。根据研究是否存在异质性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对CHF患者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的影响。采用Revma...  相似文献   
78.
[目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芪参颗粒治疗心衰疗效确切,獐牙菜苷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价獐牙菜苷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衰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靶点与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过量ISO构建心衰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獐牙菜苷组。超声心动评价心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心肌病理变化、BATMAN-TCM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靶点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显著降低(P0.01),左室收缩末内径(LVIDs)显著增大(P0.01)。同模型组比,獐牙菜苷组小鼠EF值、FS值增加,LVIDs值降低(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模型组小鼠心脏左心室壁变薄、心肌纤维变细,局部心肌纤维坏死,或伴炎细胞浸润等,獐牙菜苷组心肌细胞形态较为正常。BATMAN-TCM数据库提示,钠钾ATP酶α1亚基(ATP1A1)是獐牙菜苷治疗心衰的靶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ATP1A1蛋白表达下调,獐牙菜苷可增加ATP1A1蛋白含量。[结论]本研究通过基础药理学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证明了獐牙菜苷能显著改善ISO诱导的小鼠心衰,初步证明其机制可能与增加ATP1A1蛋白表达,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环孢霉素A(CsA)联合他莫昔芬 (TAM)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肠癌的P -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筛选阳性病例同时进行骨髓微小转移测定 ,选择二者皆为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两组 ,比较CsA联合TAM加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疗效。结果 在大肠癌中P -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6 6 6 % (5 6 /84 ) ,在p糖蛋白 (P -gp)阳性病例中 ,骨髓微小转移 (BMM)阳性率为 5 7 1% (32 /5 6 )。CsA联合TAM对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有一定作用 ,加逆转剂组疗效高于不加逆转剂组 (P <0 .0 5 )。结论 CsA联合TAM对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临床应用安全 ,且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0.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对变应性鼻炎(AR)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优势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反复推敲论证形成了该建议共识。近年来AR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导致较大的疾病负担,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AR的发生并非单纯的免疫力降低或亢进,而是免疫失衡导致的,契合于中医的阴阳失调。面对如此高的患病率及患者对生活质量改善的要求,西药存在起效快但易复发、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昂等问题,而中医药治疗AR方法多样并且可用于AR的各个阶段。中医药对发作期鼻塞、流涕或嗅觉障碍等症状控制、缓解期预防复发、对经西药系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AR或类固醇抵抗型AR有一定效果和优势,尤其是针刺治疗AR已得到广泛认可,并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和指南推荐。中医药在治疗AR局部症状的同时可兼顾心身情况的调护,并易于进行慢病管理及长期随访。中西医应当整合优势,在互相借鉴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的不可忽视和替代的独有优势,形成便于学习和推广的综合诊疗方案,凝练成果,以AR为切入点,在中西医融合的视角下开展深入研究,推动AR相关的中医药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